•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规划1000字

    时间:2019-01-06 03:37: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核心因素,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极为重要。本文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和结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等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述评。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 定义 结构 特点
      
      职业价值观又称为工作价值观或择业观,在西方被称为“work values”,很少被称为“occupational values”。外国学者一般把“work values”既用来指参加工作的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又用来指在校学生的择业观。西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而我国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目前职业价值观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根据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从1980年到2010年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论文有360余篇。多数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如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林院校大学生、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国防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区别。
      一、关于职业价值观定义的研究
      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职业价值观的操作性定义。其中楼静波(199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其定义强调了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和指导性。宁维卫(1991)从价值标准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在尺度。黄希庭(1994)从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需要的关系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凌文辁(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廖泉文(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余华等(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喻永红(2003)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金盛华、李雪(2005)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其定义简单明了。而总结比较全面和操作性强,并且被引用较多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是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变化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属于个性倾向范畴。
      综观看来,我国学者从更加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内涵,难以进行实验验证。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是职业价值观问题的重点。我国学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使用的是修订的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Super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分为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感、创造力、智力激发、成就感、独立性、声誉、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监督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
      赵喜顺(1984)首先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宁维卫(1991)抽取了五个价值观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和经济价值。凌文辁(1999)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三个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阴国恩(2000)对663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概括出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充分发挥能力、收入、创造性、地位和名声、稳定性和将来的保障、自主、成为领导者、同他人合作、冒险、帮助他人等十个方面。于海波(2001)探讨了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包括愉悦、自我提高、人际关系、家族、贡献、威望、物质和环境八个因素,其中家族和贡献两个因素显得比较有中国特色。王垒、马洪波等(2003)对北京四所大学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因子的结构模型,分别是经济报酬与工作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四个维度。金盛华、李雪(2005)借鉴台湾的吴铁雄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职业价值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追求地位、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后者分为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六个方面。
      纵观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发现:(1)尽管研究者从不同的深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划分,少的是两三个维度,多的则有十几个维度,但他们都倾向于将职业价值观归纳为三个大的维度:外在的、内在的和共存的或社会的;(2)国内的研究大都是翻译和修订国外的量表,在研究过程中再进行信效度检验,并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职业价值观结构。也有研究者是采用自编的量表,但大都以国外的理论为基础,而且量表都局限于某一类研究对象,缺乏广度。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研究
      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大都结合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角度针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作了许多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俞宗火等(2004)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当代硕士研究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及特征。结果发现:(1)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保健、人际交往、声望地位和自我实现四个因素;(2)在职业价值观的各因素中,当代的硕士研究生最看重自我实现因素,最看淡声望地位因素;(3)文、理科研究生对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重要性的评价无显著差异;(4)男性研究生比女性研究生更看重声望地位与自我实现两个因素。
      重庆大学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研究课题组(1997)对182名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注重职业对生活的意义;职业动机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统一;注重职业的社会环境条件及其职业理想选择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并重。
      施章清、牟丽霞(2008)通过对浙江省某重点师范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变异性”、“舒适”、“安全感”是高师大学生的首选,而“智力刺激”、“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级最低。
      吴彩星(2010)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代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因子重视程度排序为:自我发展取向、工作保障取向、家庭取向、社会关系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
      王金梅等(2010)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概括了农业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农业大学生把收入、实现个人抱负、稳定性作为选择职业的最重要的指标,而专业是否对口、能否发挥专长、社会需要等因素并不被看重。
      姚显志等(2009)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和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民族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职业理想趋于实际;认知更加理性,但期望仍不够合理;自我意识与家庭依赖相互交织。
      (二)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凌文辁、方俐洛等(1999)用自编的《Holland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实利,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健”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突出变化,就是80年代人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工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到90年代末期这些都被列入最不重要的位置。
      吴谅谅等(2001)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年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则降低了。
      喻永红(2003)通过对全国7个省13所高校的1055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评价和择业信心的特点。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主要以经济收入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主导,呈现明显的双元化特征。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水平越来越高,他们更多地希望凭借自身力量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自己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当家作主。在职业评价方面,农民被大学生排在了最应受重视人士的首位。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和看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对找到一个满意工作较有信心。
      孟续铎(2006)使用自编问卷对2006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职业价值观呈现8因子的结构模型,即工作软环境与个人发展成就、社会声望与地位、工作硬环境与职业安全、工作内在价值、成长机会与贡献、福利与保障、自由与经济报酬。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依然有新的变化。首先,经济方面的重要程度下降了,包括对收入、保险等的要求都不再是大学生最重视的职业价值观因素。其次,“人际关系”脱颖而出,成为大学生就业时最重视的因素。最后,成就感、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前途等“稳中有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素“宝刀不老”。
      殷雷(2009)利用《职业价值标准序列表》,并按照性别、工作与未工作、文科与理科三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职业的“收入和福利条件”、“发挥个人才能的可能性”、“个人素质适应性”、“稳定性”和“人际关系氛围”等。他们普遍不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
      张库存(2009)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个特点:职业价值观念自我化,趋向现实和具体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性;职业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实现价值的途径、手段的多样化。张库存的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变革年代中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4]
      (三)不同区域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
      龚惠香(1999)的《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研究认为,特区学生对“有职有权”和“晋升机会多”的选择率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学生的选择。
      罗晓等(2006)通过调查认为东西部大学生普遍重个人价值和功利价值,轻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择业目标上,东部学生侧重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公务员”,西部侧重“科研教学工作”;在择业准备上,东部学生更强调提高人际交往技巧,西部学生更强调获得更高学历和文凭。
      张库存(2009)分析了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动机、职业理想三个方面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在职业评价方面,东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西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经济收入。东、西部大学生均看重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而技术性、半技术性职业选择靠后。东、西部大学生均认为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职业是声望较低的职业。在职业选择动机方面,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几乎不存在差异。在职业理想方面,东、西部大学生均把外资或合资企业作为首选的理想职业。东、西部大学生均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创业欲望。东部大学生青睐公务员工作,西部大学生青睐科研教学工作。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统计,发现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二)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三)研究群体的范围狭窄。以大学生作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数量庞大。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女大学生、军校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都是研究对象,而对于高职专科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贫困大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
      
      参考文献:
      [1]楼静波.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0,(1).
      [2]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3]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心理学报,1999,(3).
      [4]郑伦仁,窦继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5]龚惠香,等.从两次问卷调查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
      [6]余华,黄希庭.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0,(6).
      [7]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8]张存库.九十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探索,2000,(1).
      [9]张存库.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
      [10]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
      [11]于海波,张进辅.从职业价值观中分析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12]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2).
      [13]王垒,马洪波.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
      [14]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
      [15]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16]罗晓,等.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浙江省旅游局2009年度一般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价值观 综述 我国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