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巧设问,增效益】 巧设悬念

    时间:2019-01-06 03:34: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背景   “减负增效”是目前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减负增效”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已不是一个新话题,吕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提出:“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1978年他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再一次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时至今日,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仍普遍存在。如何让语文教学在较少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呢?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或许“问题教学法”的优化运用可以为语文教学带来光明的明天。下面我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一案例谈谈一些感想。
      二、课题分析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隶属于必修二的“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最迫切的任务。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对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方式,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
      本文在文意上很难理解,没有清晰的情节,只有“我”在昏昏沉沉中的大段的、跳跃性非常强的内心独白,作者同时还在文中运用了蒙太奇、象征、怪诞的联想。由此,较长的篇幅,多主题的解读,现代小说的许多新手法,都使得这篇意识流性质的小说的教学设计显得困难重重。如果机械地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必然要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采用了那些方法来塑造人物?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主旨?”这些常规问题机械空泛,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思维。且鉴于本文的行文特色,这些常规问题在此文中显得难度特别大。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激情、真挚的同情真正走进文本呢?在思索中,《祝福》教学给了我灵感。对于鲁迅的小说,学生学到后来就学会了组织“标签”式的答案:对百姓愚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和思想的抨击。但真正走入文本体悟到这一点的学生很少。一次在授课过程中一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非要回到鲁镇去?天下那么大,她可以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问题出来后同学们都两眼发亮,点头称是。我在课堂上放弃原有计划,就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学生异常踊跃,课堂效果非常好。由此,一篇再难的文章,总有一个关键的思考“点”是激发学生阅读的抓手。那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思考的抓手是否仍然可以扣住“人”和“环境”的关系来进行呢?
      我以此为教学设计核心理念,在主体讨论部分,重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1.“我”值不值得同情?
      2.“我”真得值得同情吗?
      3.“我”真得不值得同情吗?
      三、教学案例反思
      实际课堂教学下来,较为成功。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课堂学习参与踊跃,每个环节推进水到渠成,尤其是学生情绪状态非常饱满,课堂撞击出了让人欣喜的思维火花。反思这堂课,我认为主要成功表现在:巧设问,增效益。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堂,应以问题研究为核心进行展开。但以“问题”为核心,并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热热闹闹,而是能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促进生生、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主体讨论部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我”值不值得同情?“我”真的值得同情吗?“我”真的不值得同情吗?这三个问题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这是问题成功的关键。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我”和产生这一个“我”的环境,这篇小说的主旨也就清晰地浮现出水面,由此实现了教学的目标,更巧妙地攻克了教学的难点。
      2.具有鲜明的递进性。《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由此可见把握学生实际、设计递进性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意蕴丰富,以递进的问题构建课堂,使问题成为为深文浅教的支点。第一问:“我”值得同情吗?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可以很快找到对应内容,如“截去双臂和右腿”等,快速解决。第二问:“我”真得值得同情吗?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细致、更深入地阅读文本。在思考比较后,能找到“主动参战,热情地讴歌炮声优雅动听,慷慨赴死”等信息,学生大多认定“我”是一个战争爱好者、侵略者。第三问:“我”真得不值得同情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我”本是个追求“美”的艺术学生,却成了一个不分是非、爱好战争的伤残士兵,产生这种巨大人生的逆转的原因在哪里呢?由此学生思考的中心由人物进入对产生这种人物的土壤――社会环境的审视,进入对“个体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回归”的主题理解。这三个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选准目标,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这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研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达成目标,实现长课短教,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设问具有探究性。王安石说:“问之不切,则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思维碰撞效果,而且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会在师生连续的问、答中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结构特点,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结构。本节课中的三个问题在环环相扣中,不断给学生造成思维逆转,使学生在不断的矛盾与困惑中萌发积极的探究的强烈欲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本节课的三个问题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
      于永正老师说得好:“简单语文就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拥有语文。它追求真实、朴实、扎实。”巧妙的设问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走入文本,进行对话和理解。在真实、朴实和扎实中提高了能力、锻炼了思维、更获得了情感的愉悦。
      
      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
      2.了解环境对于人物塑造和主题凸显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我”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德国小说《战争留下的东西》天使――魔鬼。
      二、整体感知:
      1.本篇小说中的“我”是什么人?
      艺术学生――伤残士兵
      2.小说中“我”值不值得同情?为什么?在课文中寻找依据。
      值得同情:截去双臂和右腿
      3.在学生回答交流时,引导学生关注有关内容(35小节等)
      不值得同情:
      (1)“我”是主动参战还是被动参战?
      (主动,热情地讴歌炮声优雅动听,慷慨赴死)
      (2)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多哥万岁”,是侵略战争)
      三、精读文本,深入探究:
      1.“我”到底值不值得同情?再读小说,请从下面三个角度思考:
      (1)当时的社会
      (2)生活的环境
      (3)同胞的态度
      2.引导学生分析文本
      3.小结明确小说主题:
      反对战争,批判军国主义对文明的摧残
      四、问题探究
      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说要“牛奶”?有什么寓意?
      五、联系古往今来的种种战争思考:战争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推荐访问:设问 增效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