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考试题_中澳高中外语课程标准之比较

    时间:2018-12-30 03:24: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澳大利亚几乎同时进行外语课程改革,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两国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澳大利亚高中外语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有:提高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规范和操作程序,完善评价实施。
      关键词: 中国 高中外语课程标准 比较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对语言教育格外关注。随着中澳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在澳大利亚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南威尔士州1999年发布了HSC(High School Certificate)第6学段汉语课程标准,我国2003年由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对上述两个标准进行比较,希望对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中澳课程目标比较
      
      HSC汉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HSC提出了汉语课程的五个目标[1]:为学生提供有激励作用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智能、社会观和道德的发展,尤其促进他们知识、技能、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发展合作能力,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弹性的知识框架以便为学生深造、就业、做充实有活力的合格公民等活动做准备,为升学和就业提供正式评价和鉴定;为学校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用提供课程条件。HSC制定了相应课程、教学和能力目标,以确保其总体目标的可操作性。其课程目标侧重语言的工具性功能,兼顾人文性[1]:提高学生与他人用汉语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汉语使用情境中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学习他国语言反思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能将汉语与其他语言相联系比较;获得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技巧;能够在就业、深造、培训或休闲生活中运用汉语。
      我国高中英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通过“采用活动途径”,积极“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方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2]。
      在课程目标方面,我国和HSC都较注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素养的提高。相比之下,我国课程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关于各种能力目标描述概括模糊,缺乏具体描述。能力描述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准确描述,可以清楚地说明学习者在课程结束时可以做的事情。这样的描述形式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国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的欠缺,导致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时,因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引导,难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无从确定内容讲授的深度。
      
      二、中澳课程内容比较
      
      HSC中汉语课程内容围绕个人、汉语使用社区和变化中的世界三个主题进行整合,三个主题下分别有话题和子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教师组织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文本[1]。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教育培训证书,确保顺利就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AQF许可的课程单元,包括小说、戏剧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借助字典、网络等工具进行学习。如对语法知识可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描述,采取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以句型操练为主,在学习句型过程中掌握语法知识。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学习任务也是以“话题”为中心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整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方面得到发展。我国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2]。
      根据标准中给予的话题,选择什么任务,如何将任务内容细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单位,应在标准中有所体现。我国和澳大利亚都以话题为中心开展学习任务,在任务中实现课程目标。但HSC对主题―话题―子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表述,这就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控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我国课程标准中话题范围过于宽泛,表述比较笼统。例如我国课程标准对话题内容的表述,七级和八级基本相同,都是关于个人、家庭、社会交往及日常生活的,然而对于话题没有进一步的具体界定,任务没有细化。另外,HSC有关教师可在教学中安排AQF相关课程的规定,与我国可按需要选择选修模块类似。但是不难发现,我国选修模块内容无论是技能类还是欣赏类,专业性都很强、难度系数都很大,一方面教师难以施教,另一方面学生难以接受理解。
      
      三、课程评价比较
      
      HSC将课程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方式。内部评价以分数形式呈现,反映学生的排名情况及成绩差异,其中包括口试、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为确保各校实施的统一性,对评价任务设定了范围,但范围又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外部评价包括口语测试和笔试:口试约10分钟,采取对话形式,目的是评估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话题有关学生的生活如家庭、兴趣等。笔试约3小时,有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三部分。[1]
      我国课程标准从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两方面提出了评价建议。评价原则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各级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2]。标准强调,评价不仅要笔试,还要采用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积极有效地将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澳大利亚的课程评价形式多样,我国现行评价方式设计也丰富合理。但是在标准对课程评价的表述方面,我国与澳洲存在很大差异:HSC详细描述了评价形式、评价目的、评价方式、笔试口试所占比例、考试时间等,而我国课程标准并没有具体的描述,仅仅给予“建议”,尤其在形成性评价方面,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方式建议,而且没有确立形成性评价与学业认定的关系,使得形成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其应有的实际意义,趋于形式化。
      
      四、HSC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HSC外语课程标准可操作性、计划性较强;内容广泛且具有可选择性,学生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课程评价形式丰富,效率高。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
      1.进一步使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其可行性。
      Dubin & Olshetain(1986)认为课程大纲是对教与学的实际运作内容的较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把课程目标理念体现在一系列有计划的步骤中,使其成为分级的、详细的目标。Yalden(1987)也认为大纲的特性之一就是“清楚明确”,课程目标要尽量详细。Brown提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能力表现,即学习者要能够做什么;条件,即能力表现的条件与环境;标准,即描述学习者什么样的表现是可接受的。HSC课程目标具体、可行性和操作性强,不仅使教师能把握准课程方向控制课程内容的选择,而且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要求进行课程学习。相比而言,我国目前关于能力目标的表述比较笼统,缺乏对能力表现的具体描述,唯有知识的具体罗列。同时在目标的可行性方面也有所欠缺,需要在操作难度和目标难度方面有所改进。
      2.增强内容(即学习任务)的实用性。
      课程标准应该对任务的内容作出较细致的规定,这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评价将会起到指导作用。Eliss(2003)指出,课程设计者必须决定究竟希望学习者交流什么。因此,选择适当的内容就成为任务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话题的熟悉度也是设计任务的一个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表明,话题的熟悉度是影响任务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话题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表达和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等。HSC课程任务类型丰富多样,而且实用性强,所提供的主题―话题―子话题模式使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容易把握方向、控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课程标准应增强其内容的实用性,对任务进行细化,使其成为可操作的教学单元。
      3.建立科学、可行、规范的评价操作程序,完善评价实施。
      课程评价不仅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还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还能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和课程的不断发展。HSC课程评价不仅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化,而且操作程序科学、可行、规范,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实现教学评价促进个体发展的本体性功能。我国应实行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内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听力与口试、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同时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将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1]Chinese Continuers(Stage 6)Syllabus 1999,Board of Studies NSW[S].Australia,2001:10,11-12,15-16,26-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8,9-22,39-57.
      [3]Dubin F,Olshetain E,Course Desig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35.

    推荐访问:课程标准 中澳 外语 高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