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新课标下职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创新设计] 思想品德自我鉴定

    时间:2018-12-27 03:33: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学情放在首位,即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着眼知识同课程资源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不是使学生为教学设计服务,而是使教学设计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学设计不应是模式化和程式化的,而应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不是僵化的静态的讲授,而是动态的生成;教学内容不是封闭的抽象的,而是开放的具体的。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创新设计?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三点出发:
      
      一、从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出发
      
      职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有明显的成人感,自尊心强;渴望摆脱束缚而独立,但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依赖感;能分辨是非,但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兴趣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片面化和绝对化。针对这些特点,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鼓励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力求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然后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师生之间要达成理解和共识,教师要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向学生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彼此诚实坦白、畅所欲言;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此外,教师要有积极的聆听与反馈技巧,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敏感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了解并且探求学生深层次的想法,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回应。
      在讲授“情绪的含义”时,我以一个问题导入:“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你精神振奋,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你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这种心理现象每个人都有,谁能举例谈谈自己具体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受领会情绪的含义,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定义,学生比较能够接受。接着让学生将颜色、事物与情绪联想在一起,如红,太阳,热情奔放;蓝,海洋,冷静平静等。然后找同感,学生观察喜怒哀乐四种不同的图片,哪张图片最像最近的自己?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找对策,学生针对自己和他人提出来的问题,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交流控制情绪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述可能与人们传统的理解有偏差,这时我们不要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这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的体验。
      
      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的形态是被动的,学习的结果是间接的。现在提倡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重要源泉,让学生追溯知识发生的过程,培养生成意识。所以,要把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相同的校本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由浅入深、由近到远地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教学。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充分的了解,观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记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学生的独到见解、科学创意、学生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等;收集可以反映学生日常情况的资料,进行创新设计。
      在教授“礼仪展风采”时,我结合学校的体育运动会入场式、入团仪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样的要求,而不是一味说教。上课时我组织学生排练了一个关于礼仪的小品,小品提到了握手礼仪、电话礼仪、个人礼仪、交谈礼仪等,小品中的三个情境本身就是学生生活场景的再现,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看完小品找错误,然后归纳出正确的礼仪方式。学生自己结合生活,自己体验、探究和领悟,最后老师的总结只需画龙点睛。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充满了理智和情趣。
      
      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差异的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重组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差异,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各不相同,在教学设计时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从差异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不但有利于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么样”,更有利于教师明确“为什么”。避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遵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性。
      在讲授“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时,对于网络的诱惑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生的认识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容易痴迷网络,有的学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在这一环节设置辩论不是想让他们最后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要他们知道网络的利弊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自己能否面对诱惑控制好自己。学生辩论的过程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不再需要教师说教式地过多分析,只需最后用简单的话总结,凝炼深化认识就可以了。在这个案例中,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利用不同学生已有的认识和能力自我重组知识结构,以此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回归共同的教学目标。
      总之,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出现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尽可能设想各种合适可行的教学策略,这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推荐访问:新课标 思想品德 职中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