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模糊语在商务交际中的应用英语论文 [由交际观谈语用模糊]

    时间:2018-12-27 03:33: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主要从现实交际的观点,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来研究语用模糊所产生的条件与原因,并且探讨了语用模糊实际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语用模糊 交际 语用功能
      
      人类对语言含糊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哲学家的兴趣在于挖掘导致语言含糊现象出现的物质根源;语言学家则注重对含糊语言本身的研究,为此,一个新的语言学分支――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模糊词语、模糊语法和模糊语义的研究上。此外,语言学界还有一部分学者对模糊修辞进行了研究。但无论是模糊语言学还是模糊修辞学,其对含糊语言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从不同角度作静态研究的层面上。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所以仅仅对语言现象作静态研究是不够的,还要对言语交际中使用的活的语言作动态研究。人们使用语用含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因素而对语言进行调控,并进而实现一定的交际功能的过程。
      那到底什么叫做语用模糊呢?语用模糊首先是一种交际现象,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示意或释义时出现的种种不确定特征的总称。把语用模糊放在交际范畴中来考察,是语用模糊与其他模糊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俞东明(1997 : 29) 认为“语用模糊”( Pragmatic Ambivalence) 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Thomas(1995) 认为,话语的意义不是由发话人或受话人单方面发生,我们认为,语用模糊不由交际中的任何一个单方面产生,而是在整个动态交际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只要是在交际活动中产生的模糊现象都应属语用模糊研究范畴。但我们的语用模糊观较为接近何自然的语用含糊观,他认为“语用含糊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谈语言的不确定性”,从而凸现了语用含(模) 糊的交际性和互为性。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把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现象和交际策略。我们看以下例子:
      甲:那个事你那个了没有?
      乙:那个事不容易那个。
      甲:不管好那个不好那个,你无论如何要那个。
      乙:我尽量那个,不过现在办事少不了那个。
      甲:你要多少那个我给你多少,不舍得那个还能那个?
      ――亦杰,《中国青年报》:“黑话”漫议
      这是语用含糊的典型例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语用含糊现象在交际中的普遍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语用分析,探讨其成因及语用功能。
      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的提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我们试图应用这个理论来填补对含糊现象研究中的这项空白。根据顺应论,语言都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些特性使得语言使用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语言的变异性为交际者进行语言选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可能性,商讨性保证了语言的选择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交际策略或试图达到的目的进行选择,顺应性则确保了交际者可以进行灵活的选择,以适合语境的需要,并借以达到交际的最终目的。反过来想,这三种特性实际上给我们分析一种语言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语言的顺应性提出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言使用现象?”,商讨性提出的是“这一语言现象具体是怎样产生的?”,变异性提出的是“这一语言现象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都是顺应不同的语境因素的结果,具体产生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一个有意识的操纵和控制过程,最终体现为一种语言现象的复杂表现形式。既然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具有这三种特性,语用含糊现象也不例外。受此启发,我们试图对含糊现象的成因和语用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特有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为语言的含糊现象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语用分析。
      如前所述,语用模糊首先是一个交际现象,因此本文仅从交际方面来探讨语用模糊产生的原因。交际实际上又是差异交际,这首先是因为作为交际主体的交际参与者(也即语用者) 个体之间存在着认知差异,每个个体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其对于概念的感知及经验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交际意图在表达方和理解方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认知上的差异。同样一个概念,不同的表达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个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差异交际及语用模糊。如中文的“黄牛”概念,很多人存在着概念认知误区,有人认为黄牛一定就是黄色的,也有人认为黄牛就是水牛,等等。试想,如果两个人以不同的概念认知在谈论黄牛或某只特定的黄牛时,其交际就会闹出“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来,语用模糊也随之产生。
      再者,文化的差异及语言的变化发展等因素对每个交际主体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对等的,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交际中的语用模糊。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日益丰富、跨文化交际愈来愈广的当今社会,言语行为对于交际意图的伪装性或对释义的干扰性更加突出,比如,当一个不上网的人碰到“偶、大大、plmm、gg”之类的网络语言时,他可能就会如入迷宫,不知所云。
      另外,交际者在具体交际中其理性状态呈不对称性。语用学的许多原则包括交际关联原则对交际双方状态的设定往往是理性化的,但实际的交际情况却并不然。“在社会互动中,人不是总是处于充分的理性状态”(徐盛桓,2002 : 8) ,很容易受冲动、无意识和失控等非理性因素干扰,从而影响交际效果。所以即便是认知能力和思维结构相差不多的两个人,由于交际中理性状态的不稳定性,都可能导致交际的不对称性和差异性,语用模糊也就在所难免。
      Vershueren(2000 : 55 - 63) 的顺应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和人类生活中的认知、社会及文化因素紧密相关。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选择”包含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顺应性(adaptability)。由此来看,交际过程应该是一个策略选择的认知过程,也是语境成分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策略选择意味着发话人有时在某种具体语境中不便直言其意,而需采用语用模糊手段(如间接言语行为) 来实现其交际意图的传递。
      他(悄悄地):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她(羞得低下了头):我笨,又不漂亮。
      男女双方谈了一定时间的恋爱,男方提出结婚要求,这确实让女方很难直接答复。总之,出于矛盾或怕羞心理,女方不便直言其意,最终她巧妙地选择了语用模糊策略,使其意图在这里既表现为不确定性又存在着隐蔽性。从话语来看她的原意,可以有多种释义,如:1)婉拒;2)抱怨(自己的相貌);3)考验(对方的诚意),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际意图往往呈多层次性和顺应性,也即意图被分为若干个子集,视交际的发展分阶段一步步实施,从而使交际存在意义潜势并使意图具有可取消性。我们假设例(2)中女方最终意图为“许可”,而其交际意图则表现为“考验对方”,那么,这场交际就会非常含蓄不定且呈顺应性发展。因为此时她的内心想法可能很矛盾:喜欢对方但又不便轻许终身,想答应但又顾虑重重。所以她需要首先了解对方到底喜欢她哪一点,以最后确定她的许可。这时,就要看男方的反馈了,如果他的应答能使她满意,那么,两人的婚姻也就不远了;反之,她就可能会延迟乃至最终取消她的“许可”意图。交际的顺应性使交际意图由于语用模糊而呈可变性和可取消性。由此可见,语用模糊是一种交际现象,也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
      明确了语用模糊是交际过程的产物,我们现在就要看看语用模糊的功能。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说话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选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在言语交际中,每一种交际策略都有自己特有的语用功能。语用含糊是说话人通过技巧性或策略性地使用含糊语言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现象和交际策略,含糊语言自身的特点使得语用含糊这一交际策略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其功能也主要从语用交际着眼。大体有以下几个功能:
      1.话语委婉。例如:Would you like to come in and sit down?根据不同的语境,这句话的话语之力可以按邀请、请求或命令来进行解释,或者将其看成处于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或对他人表示礼貌的需要,说话人的话语之力经常是模糊的,但其话语的言外之的只有一个,即让听话人进来坐下。J.Thomas 认为,语用模糊源于说话人不愿意明确表示与其话语相关的言外价值,而让听话人来推测、决定、解释其话语之力的意图。通过使用模糊话语,说话人可以避免与听话人之间产生对抗的风险或因遭听话人拒绝而引起的尴尬。例如,“Is that the phone?”可以是直接提问,也可以是间接请求。它的话语之力有赖于听话人的理解:如根据字面意义将其理解为提问,听话人可以作出“Yes,it is.”的回答,但不接电话;如将其理解为间接的请求,听话人就会去接电话。因此,说话人话语意图的实现依赖于听话人对话语之力的理解,在对话双方关系不甚明确的情况下,话语之力是通过对话双方的商榷讨论来实现的,这就是话语之力的可协商性,使话语显得更委婉。
      2.创造幽默的氛围。例如:“爸爸,我哪也不去,就去公安局。”“好小子,胆不小。人家怕进公安局,你却志愿进公安局。”老子跟儿子逗趣哩。“进公安局”可以是指去工作,也可以指因触犯刑法而被传唤或逮捕。儿子用的是进公安局工作的语义,而身为公安局长但不徇私情的老子却有意利用另一合理解释岔开话题,既风趣又表明自己的态度。
      3.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语用模糊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策略,经常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对话中,它也同样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性格。例如《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对白:黛玉问宝钗:“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顺势用戏名来影射不久前宝玉向黛玉赔不是之事,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又来赔不是。”当宝玉奇怪为什么他竟不知道这出戏名叫“负荆请罪”时,宝钗笑道:“原来叫‘负荆请罪’。你们通古博今,知道什么叫‘负荆请罪’,我可不知道什么叫‘负荆请罪’。”宝钗这层话的表层的话语之力是对黛玉提问的回答与解释,言外之的转变为一种讽刺,源于黛玉与宝玉发生口角,宝玉向她“负荆请罪”一事。黛玉与宝玉当然听懂了她的话语的意图,因而“早把脸羞红了”。这段话体现了宝钗对语用模糊策略驾轻就熟的应用,对宝钗深藏不露的心机刻画得入木三分。
      4.暗示作用。说话人对听话人与旁观者说同一句话,施行两种不同的言外行为,其言外之意的目的是通过暗示传达,在话语意义层面上不露任何痕迹。例如:宝钗在滴翠厅外无意中听到小红与坠儿私下谈及贾云还帕之事,怕被他们知道了此事,便使了“金蝉脱壳”的法子,对虚设的听话人黛玉大声说道:“颦儿! 我看你往哪里藏!”宝钗使用的语用模糊就是让小红、坠儿知道自己刚到,不可能听到她们私下的谈话,同时暗示:黛玉可能会听到他们的谈话。宝钗在此使用语用模糊策略,为求保全自己,不惜嫁祸于人。
      总之,语用模糊产生的条件多种多样,若恰当地使用语用模糊,不仅不会产生误解,而且会使文章增添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榕培.浅谈英语中的标记现象[C].大学外语研究.
      [2]Thomas.J.A.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
      [3]凌德祥.语境与语用歧义[J].解放军外语学报,1997,(4).
      [4]项成东.歧义的功能[J].外语教学,2001,(3).
      [5]陈治安,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1):65-72.
      [7]赵英玲.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语体中的语用功能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1999,(1).

    推荐访问:交际 模糊 观谈语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