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二桃杀三士 由“二桃杀三士”谈开去

    时间:2018-12-23 19:52: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二桃杀三士”的“士”字的理解谈开去,辨析了古汉语中常见的几个意义相近的多义词,如“兵”、“卒”、“嘴”、“口”、“面”、“目”等。   关键词:古汉语 多义词 辨析
      
      1923年,北洋教育总长章士钊,在《新闻报》上写了一篇《评新文化运动》的文章,说文言文如何好,并举例说:“二桃杀三士,谱之于诗,节奏甚美。今日此于白话无当也,必曰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这里的“士”字,有“文士”、“学士”、“勇士”、“武士”、“壮士”等多种意义。在“二桃杀三士”中“士”到底是哪一义呢?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出自《晏子春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部下有三个勇士,名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皆有战功,态度骄横傲慢。见了国相晏婴也不起立致敬。晏婴认为三人必成齐患,可无人胜过他们的勇力,于是宴婴和齐景公想出一策,便赐两个桃子给三人,让他们论功分吃。公孙接、田开疆二人认为应分得桃子,便各拿一个。但实际上古冶子功劳最大,因此,古冶子要求他们二人退桃,两个闻言感到羞愧,当时就自杀了,古冶子看见二人自杀,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便也跟着自杀了。
      因此可见,“二桃杀三士”中的“士”,不是指“文士”、“学士”,即读书人,而是“武士”、“勇士”。
      李白就准确地理解了这个意思。他的《梁甫吟》中就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古汉语多单音节词。但一种语言的音节数量是有限的,而词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断发展和增加的。因此,单音节词过多,就势必产生一词兼表数义的现象。
      士:
      1.男子,《诗经・郑风・女曰》:“女曰鸡鸣,子曰昧旦。”(昧旦:黎明。)
      2.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
      3.士兵。《左传・宣公十二年》:“下军之士多从之。”
      4.读书人。《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5.执法官。《尚书・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五刑:五种刑法)。
      兵:
      1.兵器、武器。《荀子・议兵》:“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2.军事、战争。《汉书・匈奴传》:“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3.兵士。《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将,率领。)
      4.军队。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卒:
      1.步兵。《孙膑兵法篡卒》:“兵之胜在于篡卒”。(兵:军队。篡:选用。)
      2.死。《左传・僖公十六年》:“公子季友卒”。
      3.终,结束。《史记・匈奴传》:“语卒而单于大怒。”
      4.cù,通“猝”。突然,仓猝。《后汉书・仲长统传》:“军旅卒发。”
      [辨]兵、卒、士。上古这三个字的意义不相同。兵一般指武器,可以泛指军队。卒:步兵。士是战斗在战车上的战士。凡是喜欢玩中国象棋的人都明白“卒”和“士”在“战斗”中有截然不同的作用。
      课文中的例子:
      1.斩木为兵(兵器),揭竿为旗。《过秦论》
      2.收天下之兵(兵器),聚之咸阳。《过秦论》
      3.行军用兵(士兵。用兵:带兵打仗)。之道,非向时之士(谋士)。(过秦论)
      4.士大夫(主要指官僚阶层,亦指某些读书人。)之族。《师说》
      5.戍卒(士兵)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6.未及见贼而士卒(士兵)离散。《伶官传序》
      7.吾社之行为士(读书人)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8.女也不爽,士(男子)贰其行。(《诗经・卫风・氓》)
      嘴:
      孟子梁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注意:在这种意义上,古人说:“口”不说“嘴”。引申为了孔穴。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口:
      一人叫“一口”。孟子梁惠王上:“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课文中的例子:
      1.钳杨墨之口(嘴)。《孟子・梁惠王上》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口:几口人)《寡人之于国也》
      3.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口:嘴)《长亭送别》
      面:
      1.脸:《汉书张禹传》:“奇其面貌。”
      2.动词:面向,面对着,《论语》:雍也,可使南面。“(古代君主面向南而座,这是说仲弓的道德足可以为君。)”
      3.当面。如成语:“耳提面命”、“面授相宜”。
      [辨]脸与面。“脸”是晚出的字,大约是魏晋以后才产生的。“脸”初指颊,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施粉的部分。如白居易《王昭君》诗:“易销残黛脸销红。”后渐与“面”同意。
      课文中的例句: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脸)。《秋水》
      2.东面而视(面向),不见水端。《秋水》
      3.面(当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4.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与“面”同意。)《长亭送别》
      齿:
      1.排列于唇前的牙。《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引申为泛指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人的牙齿的生长与脱落,标志着年龄的增长,所以“齿”又引申为岁数、年龄。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子美之齿少于予。”(子美:苏舜钦的字。)
      2.排列、并列。《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薛国为任姓。“诸任”指薛的同姓国。)引申为同类、类别。“为人所不齿。”(不被人视为同类。)
      [辨]牙、齿。牙是牙床后部的大牙。“齿”是排列在前面的牙。所以,“唇亡齿寒”不能说成是“唇之牙寒”。齿的各种引申义“牙”是没有的。
      课文中的例子: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同类。)《师说》
      2.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摇动。(齿:排列在前面的牙。牙:牙床后部的大牙。)《祭十二郎文》
      目:
      1.眼。《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2.注视,以目示意。《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3.条目:《论语颜渊》:“颜渊曰:请问其目。”
      [辨]眼与目。为同意词,“目”字产生得早,大约在文字初创时就有了。“眼”字晚出。先秦古籍中,用“目”的多,而用“眼”的少,两汉以后的作品,用“眼”的逐渐多起来,后来在口语中,“眼”取代了“目”的“眼睛”,这一意义。“目”的其他用法是“眼”所没有的。
      课文中的例子:
      1.范增数目(以目示意),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眼)《庖丁解牛》。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就进一步了解了一词多意现象和一些词的细微区别。因此,我们在阅读成语典故和文言文时要多查工具书,不要望文生义,才可能避免闹出章士钊先生的笑话。
      
      参考文献:
      [1]王力.古汉语.第二册.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
      [3]语言漫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推荐访问:开去 二桃杀三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