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论汉语“脸”的空间隐喻_汉语隐喻的例子

    时间:2018-12-23 19:52: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空间隐喻是最基本的隐喻类型。本文运用隐喻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人体隐喻的研究,探讨汉语“脸”的空间隐喻,并提出,汉语既可以将“脸”隐喻为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又可隐喻为一维空间。
      关键词:“脸” 人体隐喻 空间隐喻
      
      1 引言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赵艳芳 2001:96)。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合作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标志着对隐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认为(1980:5),“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这里,“它类事物”即指源域,而“该类事物”即指目标域。因此,隐喻是从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结果,是建立在源域与目标域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它涉及到不同域间的映射,而这种投射是建立在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之上的。
      脸是人类身体经验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十年来,脸一直吸引着众多学科的研究目光,包括心理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和电脑科学等”(引自 Yu Ning 2001)。20世纪90年代开始,“脸”开始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Wierzbicka 1993, 2000; Yu Ning 2001; 张建理 2003; 晋小涵 2006; 向二兰 2007)。其中Yu Ning(2001),晋小涵(2006)和向二兰(2007)都运用隐喻理论对“脸”词语进行了研究。但是,我们发现还没有学者系统地对汉语“脸”的空间隐喻作过研究。
      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体隐喻的研究,探讨汉语“脸”的空间隐喻,并提出,汉语既可以将“脸”隐喻为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又可隐喻为一维空间。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表示“脸”的概念的词有“脸”和“面”。本文将聚焦于“脸”,“面”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2 人体隐喻
      
      人类由远及近,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构成人体隐喻概念,来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因此,人体隐喻实质上是一种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人体隐喻,人们可以认识和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同时,人体隐喻揭示了人体以及人类的身体经验在人们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目前有卢卫中(2003)和陈家旭(2005)等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人体隐喻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和对比研究。两位学者都认为:人体概念域与非人体概念域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即人体概念域既可以充当始源域,又可以充当目标域;人体隐喻化认知分为三种类型,即从人体概念域到非人体概念域的投射、非人体概念域反过来到人体概念域的投射、人体概念域内部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投射。
      具体到“脸”的隐喻化类型,理论上也有三种型,即从“脸”概念域到非人体概念域的投射,非人体概念域到“脸”概念域的投射和人体域内“脸”与其它器官之间的投射。本文在此只讨论非人体概念域投射到“脸”概念域所形成的空间隐喻。
      
      3 汉语对“脸”的多维空间隐喻
      
      所谓空间隐喻就是空间域向非空间域的映射在语言形式中的表现。空间隐喻是语言中最普遍的隐喻类型,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中,人类许多的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构建出来的(吴云 2003)。
      3.1 “脸”的空间隐喻分析
      3.1.1“脸”的三维空间隐喻分析
      容器隐喻属于典型的三维空间隐喻。容器隐喻是人们将日常生活中对容器的体验映射到其它领域而形成的隐喻。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它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赵艳芳 2001:109)。在汉语里,“脸”经常被隐喻为容器,如:
      (1) 就这样李峻长到了18岁,外表看起来还算俊朗,长期的体力劳动使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显强壮些,黝黑的脸上装满了他这种年龄不该拥有的沧桑。
      (2) 我挂着笑容的脸里藏着流泪的心。
      (3) 走呀走呀,前面隐隐出现一片竹林,竹荫幽幽,她更加害怕,这时竹下走出一个年轻的书生,满脸微笑地向她招手。
      (4) 黄泉回过神时,藏马已在自己跟前站定,脸上盛满盈盈的笑意,眸子深处却涌动着某些他永远无法猜度的情愫。
      (5) 她望着我,点点头,脸上溢出了憧憬和向往的神态。
      (6) 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钱钟书《围城》)
      从例句中,我门可以看出,“脸”是一个可以装满、可以盛满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容器。有时容器里没有情绪,变成了“空脸”;有时情绪过多,有可能会溢出容器。
      3.1.2 “脸”的二维空间隐喻分析
      汉语在将“脸”认知为三维空间的同时,也常常把它概念化为一个二维空间,即一个平面。“脸”可以是一张纸,可以是一个湖面,也可以是一片田地。
      3.1.2.1 “脸”是纸
      造纸术是古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以“张”计算的,有厚有薄,有新有旧;人们可以在纸上写东西,也可以撕破它,甚至可以造它。我们发现,这些用于描述“脸”的概念的词在汉语里很多都可以用于描述“脸”。我们有诸如“一张脸”、“脸厚心黑”、“把表情写在脸上”、“新脸”、“废脸”、“撕破脸”等表达法。甚至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造脸”,并掌握了“造脸术”。例如:
      (7) 他一张脸通红,心跳得厉害,他想伸出手去抓她,或者大声唤她。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做,她同那个男人走进前面一家新开的漂亮的咖啡店去了。(巴金《寒夜》)
      (8) 说到这儿,江珊笑容可掬,幸福写在脸上。
      (9) 把寂寞写在脸上,却怕别人看见,所以,躲在自己的房子里,一个人悄悄看。
      (10) 这次我就要为10块钱撕破脸。
      (11) 谁说地产商脸厚心黑?
      (12) 26日上午9时30分,众人瞩目之下,长沙读者看了8年的湖南图书城揭去面纱,露出了新脸。
      (13) 据悉,这是世界上首宗以一整块皮肤替患者进行"造脸"的手术,手术的成功给面部整容技术带来了重大的突破。
      3.1.2.2 “脸”是湖面
      “脸”除了经常被隐喻为平面状的纸张之外,还经常被隐喻为湖面。例如:
      (14) 然而他那缺少表情的脸上这时忽然浮起了一个真正可说是正规的笑容来了,他放下怀里的小女儿,伸手到衣袋里拿出他那早就计划好了要造成一个意外惊喜的那包东西来,高高举起一晃,大声说道:“当真,瞧,这是什么?油,糖,这里全有了!”(《茅盾选集》)
      (15) 老船夫怯怯的望了年轻人一眼,一个微笑在脸上漾开。(《沈从文作品集》)
      (16) 老赵那张缺少表情的脸上于是漾起一些相当于微笑的皱纹了。(《茅盾选集》)
      (17) 伍次友脸上也泛出了欣慰之色。(二月河《康熙大帝》)
      从“漾起”、“浮起”、“漾开”和“泛起”可以看出“脸”被视为“水面”或“湖面”,即一个二维空间。
      3.1.2.3 “脸”是地面
      “脸”除了被隐喻为纸张和湖面外,还会被隐喻为地面。例如:
      (18) 朱娘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跟着家人走到外面,满脸堆笑地走到老者的桌旁。
      (19) 从眼中垂下似是泪水一样的一滴绿珠,瞬又渗入脸中不见了。
      (20) 我的脸上长了很多小疙瘩,凹凸不平的,怎么办啊?
      (21) 章子怡朴素亮相脸冒痘痘。
      (22) 9月5日,章子怡携男友出席纽约时装周,一身便装亮相的章子怡看上去略显朴素,脸上长了一些痘痘。
      从句(18)可以看出“脸”上可以堆满笑容,很明显,此处“脸”被隐喻为地面,这是“堆”和“脸”构成合理搭配的必要语义预设。同样,句(19)中“渗入”与“脸”的搭配,也体现了“脸”被隐喻化为地面。句(20)表明,由于某些原因,“脸”跟地面一样,也会变得凹凸不平。句(21)和句(22)中,“脸”被看作是“肥沃的田野”,在其上能长出或冒出东西。
      3.1.3 “脸”的一维空间隐喻分析
      汉语在将“脸”隐喻为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的同时,还会将“脸”概念化为一维空间。即如同“一条线”或“一根弦”。“弦”可以绷紧,“线”可以被拉长。当“脸”被隐喻为“线”或“弦”时,“脸”就具有了它们的特征。但“脸”所体现的一维空间隐喻远不如二维和三维丰富。有例句如下:
      (23) 突然队长的脸又绷紧了,还用脚跺一下。(《茅盾选集》)
      (24) 鳌拜率先起身接过笔,不假思索地在左手心一挥而就,绷着脸坐下,接着几个人也都次第写了。(二月河《康熙大帝》)
      (25) 在人前我装模做样的笑,一转头我就拉长脸。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脸”可以被隐喻为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而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隐喻又要比一维空间隐喻丰富。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认知原因值得我们精心研究。我们猜测二维与三维空间隐喻之所以丰富与“脸”的生理结构有关,因为“脸”是人体一个可触的部位,人们的手触及到的脸部肌肤给人以“平坦”的感觉,产生左右半脸各为一个“平面”的心理可及性,而平面是二维空间,因此二维空间隐喻在“脸”的空间隐喻中占主要地位是有其认知基础的。“脸”还是显著的可视部位,各种表情变化都能在脸上体现,被看作是装着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容器”。而容器是典型的三维空间,所以三维空间隐喻在“脸”的空间隐喻中也占据着主要地位。
      
      4 结语
      
      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分析了汉语“脸”的空间隐喻。目前学界在运用隐喻理论对人体词研究,特别是“心”词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脸”词语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认为研究人体词时,要认识到不同人体隐喻化类型,否则就不能清晰、系统、透彻进行分析和探讨。因此,本文对汉语“脸”的研究立足于非人体概念域投射到“脸”概念域形成的空间隐喻,提出汉语既可以将“脸”隐喻为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又可隐喻为一维空间。文中的观点可能有不成熟之处,本文作者在此斗胆抛砖,以期引玉。
      
      注:文中未注明出处的例句均来自国际互联网。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nh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Wierzbicka, A. Reading Human Faces: Emotion Components and Universal Semantics. Pragmatics & Cognition 1993,(1):1- 23.
      [3]Wierzbicka, A. The Semantics of 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Pragmatics & Cognition 2000,(8):147-183.
      [4]Yu, Ning. What does Our Face Mean to Us? [J].Pragmatics & Cognition 2001,(9):1-36.
      [5]陈家旭.英汉人体隐喻化认知对比[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9-91.
      [6]晋小涵.英汉“脸”、“面”词语的认知阐释[MA].华北电力大学,2006:12.
      [7]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11).
      [8]吴云.认知框架下的空间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4):24-28.
      [9]向二兰.“脸”的隐喻意义探源[J].外语学刊,2007,(3):28-34.
      [10]张建理.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J].外国语,2003,(4):54-58.
      [1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汉语 隐喻 空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