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论中体西用思潮的嬗变]中体西用思潮的背景

    时间:2019-05-19 03:32: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体西用思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成熟于维新运动时期,逐渐式微于20世纪初年。它的演变与中国近代化息息相关。研究其嬗变过程,有助于全面认识这股思潮,进而帮助人们从思想史的视角来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关键词:中体西用 兴起 成熟 式微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萌生了种种思想和学说。其中,中体西用是影响较大的一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中体西用演变过程的研究仍很薄弱,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深入研究中体西用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全面地认识这股思潮,进而帮助人们从思想史的角度来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一
      中体西用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层原因。
      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环境是其产生的前提。近代以来,受到残酷压榨的人们纷纷揭竿而起,给清王朝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同时,西方国家则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一些中国人开始思考为什么堂堂的“天朝上国”竟沦落到如此境地?“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1](P.3)为了摆脱“受制于小夷”的局面,他们开始了解“小夷”,并主张学习其某些长技。中体西用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守旧派对西学的顽拒固绝,是这种思潮产生的又一条件。守旧派把西学视为“奇技淫巧”,把学习西学视为“用夷变夏”。早在清初,杨光先就放言:“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2](P.727)洋务运动时期,倭仁、张盛藻等人,以“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为辞,强烈反对“师事夷人”。[3](P.30)面对守旧派的阻挠,提倡引进西学的人,也不得不考虑西学对中学的影响。为了证明西学与中学可以相容、可以互补,他们提出了“中体西用”这样一个折衷的方案。
      先人敏锐的洞察力及无穷智慧,是这种思潮产生的主观条件。鸦片战争的失利,使林则徐等人察觉到了西方的某些长技,并提倡学习。在人们普遍排斥、仇视西学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熊月之综合分析后认为,林则徐之所以能在中西两极初逢之时,敢为天下先,迈出了解西方的第一步,是因为他“办事认真务实,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泥于习惯传统,锐意改革的精神。”[2](P.221)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睿智的与时俱进者,在学习西学又要维护中学的抉择中,提出“中体西用”的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中体西用思潮,从其肇始到低落,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
      据有学者探查,最早出现“西学”字样是在晚明。但直到乾隆末年,西学所受到的评价并不高,时人给西学的定性是“特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而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是所以为异学耳。”[4](P.78)时人对待西学的对策是“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4](P.80)这实际上是中体西用之原型。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产生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5](P.628)的思想。魏源则具体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6](P.1)一般认为,“师夷之长技”便是“西学为用”。这即是近代中体西用的萌发。
      第二次鸦片战争再一次使国人看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也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如冯桂芬就指出:“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1](P.8)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他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1](P.17)这被公认是中体西用的最初表达。
      洋务运动时期,一批洋务派官僚继承和发展了冯桂芬的“中体西用”思想。如李鸿章就认为:“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之略,有全体,有偏端,有本有末。如病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7](P.323)
      参与洋务运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也大都赞同中体西用。薛福成表示:“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8](P.74)邵作舟主张:“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9](P.182)王韬从“道”、“器”来论述:“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已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10](P.30)并认为西学“皆器也,而非道也,不得谓治国平天下之本也。夫孔之道,人道也,人类不尽,其道不变。”[8](P.80)陈炽也认为,“中不若西,不可言也”,[11](P.29)因此在倡导采西学时要求:“广储经籍,延聘师儒,以正人心,以维风俗。其同文、方言、水师、武备各馆,即可并入其中,并请洋师,兼攻西学。”[11](P.30)郑观应对中体西用的认识最为深刻。他指出:“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而已,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12](P6)至此,中体西用已基本成型,并且逐渐被人们接受。
      甲午之战,清王朝被日本打败。学习西方已二十多年,但结果却不如人意。人们纷纷反思,并在此过程中,对中体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体西用趋于成熟。
      虽然中体西用思想由来已久,但未有人明确提出。这一时期,沈毓桂确切地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在《万国公报》上发文指出:“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P.631)孙家鼐也指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详尽地阐释了中体西用的要义。他在《劝学篇·序》中开宗明义地说:“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这里的“本”即纲常名教,“通”即工商、学校诸事。在《外篇·会通第十三》中还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外篇·变法第七》中又说:“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在《内篇·循序第七》中进一步强调:“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摘要:中体西用思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成熟于维新运动时期,逐渐式微于20世纪初年。它的演变与中国近代化息息相关。研究其嬗变过程,有助于全面认识这股思潮,进而帮助人们从思想史的视角来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关键词:中体西用 兴起 成熟 式微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萌生了种种思想和学说。其中,中体西用是影响较大的一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中体西用演变过程的研究仍很薄弱,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深入研究中体西用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全面地认识这股思潮,进而帮助人们从思想史的角度来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一
      中体西用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层原因。
      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环境是其产生的前提。近代以来,受到残酷压榨的人们纷纷揭竿而起,给清王朝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同时,西方国家则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一些中国人开始思考为什么堂堂的“天朝上国”竟沦落到如此境地?“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1](P.3)为了摆脱“受制于小夷”的局面,他们开始了解“小夷”,并主张学习其某些长技。中体西用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守旧派对西学的顽拒固绝,是这种思潮产生的又一条件。守旧派把西学视为“奇技淫巧”,把学习西学视为“用夷变夏”。早在清初,杨光先就放言:“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2](P.727)洋务运动时期,倭仁、张盛藻等人,以“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为辞,强烈反对“师事夷人”。[3](P.30)面对守旧派的阻挠,提倡引进西学的人,也不得不考虑西学对中学的影响。为了证明西学与中学可以相容、可以互补,他们提出了“中体西用”这样一个折衷的方案。
      先人敏锐的洞察力及无穷智慧,是这种思潮产生的主观条件。鸦片战争的失利,使林则徐等人察觉到了西方的某些长技,并提倡学习。在人们普遍排斥、仇视西学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熊月之综合分析后认为,林则徐之所以能在中西两极初逢之时,敢为天下先,迈出了解西方的第一步,是因为他“办事认真务实,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泥于习惯传统,锐意改革的精神。”[2](P.221)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睿智的与时俱进者,在学习西学又要维护中学的抉择中,提出“中体西用”的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中体西用思潮,从其肇始到低落,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
      据有学者探查,最早出现“西学”字样是在晚明。但直到乾隆末年,西学所受到的评价并不高,时人给西学的定性是“特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而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是所以为异学耳。”[4](P.78)时人对待西学的对策是“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4](P.80)这实际上是中体西用之原型。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产生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5](P.628)的思想。魏源则具体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6](P.1)一般认为,“师夷之长技”便是“西学为用”。这即是近代中体西用的萌发。
      第二次鸦片战争再一次使国人看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也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如冯桂芬就指出:“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1](P.8)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他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1](P.17)这被公认是中体西用的最初表达。
      洋务运动时期,一批洋务派官僚继承和发展了冯桂芬的“中体西用”思想。如李鸿章就认为:“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之略,有全体,有偏端,有本有末。如病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7](P.323)
      参与洋务运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也大都赞同中体西用。薛福成表示:“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8](P.74)邵作舟主张:“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9](P.182)王韬从“道”、“器”来论述:“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已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10](P.30)并认为西学“皆器也,而非道也,不得谓治国平天下之本也。夫孔之道,人道也,人类不尽,其道不变。”[8](P.80)陈炽也认为,“中不若西,不可言也”,[11](P.29)因此在倡导采西学时要求:“广储经籍,延聘师儒,以正人心,以维风俗。其同文、方言、水师、武备各馆,即可并入其中,并请洋师,兼攻西学。”[11](P.30)郑观应对中体西用的认识最为深刻。他指出:“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而已,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12](P6)至此,中体西用已基本成型,并且逐渐被人们接受。
      甲午之战,清王朝被日本打败。学习西方已二十多年,但结果却不如人意。人们纷纷反思,并在此过程中,对中体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体西用趋于成熟。
      虽然中体西用思想由来已久,但未有人明确提出。这一时期,沈毓桂确切地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在《万国公报》上发文指出:“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P.631)孙家鼐也指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详尽地阐释了中体西用的要义。他在《劝学篇·序》中开宗明义地说:“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这里的“本”即纲常名教,“通”即工商、学校诸事。在《外篇·会通第十三》中还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外篇·变法第七》中又说:“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在《内篇·循序第七》中进一步强调:“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存入我的阅览室   总之,中体西用思想贯穿《劝学篇》的始终。至此,中体西用在理论上达到系统化,标志着这种思想已成熟。光绪皇帝对该书大加赞赏:“该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俾得广为刊本,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更是强调“中体西用”为维新变法的政治原则。他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要求大臣们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样,中体西用作为国家大政指导方针的地位被确定下来。
      总之,甲午战后,中体西用不仅成为清朝最高统治层的政治号召,而且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中体西用思想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影响上,都达到了顶峰。
      三
      20世纪初年,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震动。很多人逐渐认识到了中体西用的局限。同时,新的社会形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思想。就这样,中体西用逐渐低落下去了。
      顽固派仍坚决反对中体西用。戊戌政变后,他们大放阙词:“近年以来,嗜西学者恐专言西学之难逃指斥也,因诡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以中学兼通西学乃为全才,此欺人之谈也。如大逆康有为等皆以中学兼通西学者,自应体用兼备,本末兼赅矣,称全才矣。乃以所通之西学,变我祖法,乱我圣道,结党谋叛,罪通于天。向使纯务中学而不通西学,世间无此种全才,焉有此种非常之祸。”[5]他们仍把中体西用视为“欺人之谈”、“非常之祸”加以坚决反对。
      洋务派的怀疑和动摇。郭嵩焘早在1875年就曾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舍富强之本图……将谓造船制器……遂可转弱为强……恐无此理。”[5]甲午之战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作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自然也就失去其生存空间了。
      早期维新派也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和责难。他们虽然都赞同中体西用,但是思想却处于困惑、矛盾之中。郑观应明确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但又赞同“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政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12]。这种自相矛盾、动摇的心理就是真实的写照。
      甲午战争的失败震撼了所有中国有识之士的心灵,他们再次反省,并从理论高度(虽也有不当之处)来批判中体西用。
      谭嗣同指出:“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耶?于人何补,于世何济,得之何益,失之何损耶?将非所谓惑世诬民异端者耶?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仍为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又何以弃道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谭嗣同深刻地批判了中体西用割裂“体用”、“道器”的谬误,从而把对中体西用的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严复也对中体西用进行了抨击:“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而一用之,斯其文义违舛,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
      20世纪初年,一直默许中体西用的清朝最高统治者,虽然仍以中体西用为改革的政治原则,但这时的改革已经不得不触及到了根本,即把封建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中体西用已经站不住脚了。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了振兴中华,他们举起了民主革命的大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至此,中体西用陷入困境,在历史的舞台上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渐渐地也就低落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卷下.广仁堂校本.
      [2] 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洋务运动[Z],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C],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5] 转引自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 魏源.海国图志[M],上卷.长沙:岳麓书社,1998.
      [7] 李鸿章全集[M],第1卷.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8]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戊戌变法[Z],第1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
      [10] 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陈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 郑观应.盛世危言[M],第1卷.上海:上海书局石印.
      作者简介:张楠(197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贵州历史与文化   总之,中体西用思想贯穿《劝学篇》的始终。至此,中体西用在理论上达到系统化,标志着这种思想已成熟。光绪皇帝对该书大加赞赏:“该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俾得广为刊本,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更是强调“中体西用”为维新变法的政治原则。他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要求大臣们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样,中体西用作为国家大政指导方针的地位被确定下来。
      总之,甲午战后,中体西用不仅成为清朝最高统治层的政治号召,而且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中体西用思想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影响上,都达到了顶峰。
      三
      20世纪初年,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震动。很多人逐渐认识到了中体西用的局限。同时,新的社会形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思想。就这样,中体西用逐渐低落下去了。
      顽固派仍坚决反对中体西用。戊戌政变后,他们大放阙词:“近年以来,嗜西学者恐专言西学之难逃指斥也,因诡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以中学兼通西学乃为全才,此欺人之谈也。如大逆康有为等皆以中学兼通西学者,自应体用兼备,本末兼赅矣,称全才矣。乃以所通之西学,变我祖法,乱我圣道,结党谋叛,罪通于天。向使纯务中学而不通西学,世间无此种全才,焉有此种非常之祸。”[5]他们仍把中体西用视为“欺人之谈”、“非常之祸”加以坚决反对。
      洋务派的怀疑和动摇。郭嵩焘早在1875年就曾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舍富强之本图……将谓造船制器……遂可转弱为强……恐无此理。”[5]甲午之战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作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自然也就失去其生存空间了。
      早期维新派也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和责难。他们虽然都赞同中体西用,但是思想却处于困惑、矛盾之中。郑观应明确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但又赞同“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政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12]。这种自相矛盾、动摇的心理就是真实的写照。
      甲午战争的失败震撼了所有中国有识之士的心灵,他们再次反省,并从理论高度(虽也有不当之处)来批判中体西用。
      谭嗣同指出:“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耶?于人何补,于世何济,得之何益,失之何损耶?将非所谓惑世诬民异端者耶?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仍为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又何以弃道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谭嗣同深刻地批判了中体西用割裂“体用”、“道器”的谬误,从而把对中体西用的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严复也对中体西用进行了抨击:“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而一用之,斯其文义违舛,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
      20世纪初年,一直默许中体西用的清朝最高统治者,虽然仍以中体西用为改革的政治原则,但这时的改革已经不得不触及到了根本,即把封建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中体西用已经站不住脚了。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了振兴中华,他们举起了民主革命的大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至此,中体西用陷入困境,在历史的舞台上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渐渐地也就低落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卷下.广仁堂校本.
      [2] 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洋务运动[Z],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C],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5] 转引自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 魏源.海国图志[M],上卷.长沙:岳麓书社,1998.
      [7] 李鸿章全集[M],第1卷.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8]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戊戌变法[Z],第1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
      [10] 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陈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 郑观应.盛世危言[M],第1卷.上海:上海书局石印.
      作者简介:张楠(197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贵州历史与文化 存入我的阅览室   总之,中体西用思想贯穿《劝学篇》的始终。至此,中体西用在理论上达到系统化,标志着这种思想已成熟。光绪皇帝对该书大加赞赏:“该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俾得广为刊本,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更是强调“中体西用”为维新变法的政治原则。他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要求大臣们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样,中体西用作为国家大政指导方针的地位被确定下来。
      总之,甲午战后,中体西用不仅成为清朝最高统治层的政治号召,而且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中体西用思想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影响上,都达到了顶峰。
      三
      20世纪初年,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震动。很多人逐渐认识到了中体西用的局限。同时,新的社会形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思想。就这样,中体西用逐渐低落下去了。
      顽固派仍坚决反对中体西用。戊戌政变后,他们大放阙词:“近年以来,嗜西学者恐专言西学之难逃指斥也,因诡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以中学兼通西学乃为全才,此欺人之谈也。如大逆康有为等皆以中学兼通西学者,自应体用兼备,本末兼赅矣,称全才矣。乃以所通之西学,变我祖法,乱我圣道,结党谋叛,罪通于天。向使纯务中学而不通西学,世间无此种全才,焉有此种非常之祸。”[5]他们仍把中体西用视为“欺人之谈”、“非常之祸”加以坚决反对。
      洋务派的怀疑和动摇。郭嵩焘早在1875年就曾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舍富强之本图……将谓造船制器……遂可转弱为强……恐无此理。”[5]甲午之战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作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自然也就失去其生存空间了。
      早期维新派也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和责难。他们虽然都赞同中体西用,但是思想却处于困惑、矛盾之中。郑观应明确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但又赞同“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政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12]。这种自相矛盾、动摇的心理就是真实的写照。
      甲午战争的失败震撼了所有中国有识之士的心灵,他们再次反省,并从理论高度(虽也有不当之处)来批判中体西用。
      谭嗣同指出:“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耶?于人何补,于世何济,得之何益,失之何损耶?将非所谓惑世诬民异端者耶?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仍为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又何以弃道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谭嗣同深刻地批判了中体西用割裂“体用”、“道器”的谬误,从而把对中体西用的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严复也对中体西用进行了抨击:“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而一用之,斯其文义违舛,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
      20世纪初年,一直默许中体西用的清朝最高统治者,虽然仍以中体西用为改革的政治原则,但这时的改革已经不得不触及到了根本,即把封建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中体西用已经站不住脚了。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了振兴中华,他们举起了民主革命的大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至此,中体西用陷入困境,在历史的舞台上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渐渐地也就低落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卷下.广仁堂校本.
      [2] 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洋务运动[Z],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C],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5] 转引自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 魏源.海国图志[M],上卷.长沙:岳麓书社,1998.
      [7] 李鸿章全集[M],第1卷.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8]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戊戌变法[Z],第1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
      [10] 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陈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 郑观应.盛世危言[M],第1卷.上海:上海书局石印.
      作者简介:张楠(197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贵州历史与文化   总之,中体西用思想贯穿《劝学篇》的始终。至此,中体西用在理论上达到系统化,标志着这种思想已成熟。光绪皇帝对该书大加赞赏:“该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俾得广为刊本,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更是强调“中体西用”为维新变法的政治原则。他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要求大臣们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样,中体西用作为国家大政指导方针的地位被确定下来。
      总之,甲午战后,中体西用不仅成为清朝最高统治层的政治号召,而且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中体西用思想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影响上,都达到了顶峰。
      三
      20世纪初年,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震动。很多人逐渐认识到了中体西用的局限。同时,新的社会形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思想。就这样,中体西用逐渐低落下去了。
      顽固派仍坚决反对中体西用。戊戌政变后,他们大放阙词:“近年以来,嗜西学者恐专言西学之难逃指斥也,因诡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以中学兼通西学乃为全才,此欺人之谈也。如大逆康有为等皆以中学兼通西学者,自应体用兼备,本末兼赅矣,称全才矣。乃以所通之西学,变我祖法,乱我圣道,结党谋叛,罪通于天。向使纯务中学而不通西学,世间无此种全才,焉有此种非常之祸。”[5]他们仍把中体西用视为“欺人之谈”、“非常之祸”加以坚决反对。
      洋务派的怀疑和动摇。郭嵩焘早在1875年就曾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舍富强之本图……将谓造船制器……遂可转弱为强……恐无此理。”[5]甲午之战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作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自然也就失去其生存空间了。
      早期维新派也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和责难。他们虽然都赞同中体西用,但是思想却处于困惑、矛盾之中。郑观应明确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但又赞同“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政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12]。这种自相矛盾、动摇的心理就是真实的写照。
      甲午战争的失败震撼了所有中国有识之士的心灵,他们再次反省,并从理论高度(虽也有不当之处)来批判中体西用。
      谭嗣同指出:“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耶?于人何补,于世何济,得之何益,失之何损耶?将非所谓惑世诬民异端者耶?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仍为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又何以弃道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谭嗣同深刻地批判了中体西用割裂“体用”、“道器”的谬误,从而把对中体西用的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严复也对中体西用进行了抨击:“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而一用之,斯其文义违舛,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
      20世纪初年,一直默许中体西用的清朝最高统治者,虽然仍以中体西用为改革的政治原则,但这时的改革已经不得不触及到了根本,即把封建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中体西用已经站不住脚了。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了振兴中华,他们举起了民主革命的大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至此,中体西用陷入困境,在历史的舞台上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渐渐地也就低落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卷下.广仁堂校本.
      [2] 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洋务运动[Z],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C],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5] 转引自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 魏源.海国图志[M],上卷.长沙:岳麓书社,1998.
      [7] 李鸿章全集[M],第1卷.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8]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戊戌变法[Z],第1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
      [10] 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陈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 郑观应.盛世危言[M],第1卷.上海:上海书局石印.
      作者简介:张楠(197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贵州历史与文化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嬗变 思潮 中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