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美国文化的欧洲渊源【中国协商民主文化渊源初探】

    时间:2019-05-19 03:32: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作为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其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和民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朝议制度和谏议制度。
      关键词:协商民主 文化渊源
      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不同的民主模式,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理念,那就是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和对民本主义的追求。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也有很多包含协商思想的制度设计,比如朝议制度、谏议制度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和合”文化和民本思想
      (1)、“和合”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和”、“合”。“和”、“合”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特征,并且自先秦以来贯穿于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发展的始终,协商民主与这种和合政治文化相契合,沉淀于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合”强调的是主客体一致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二者统一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和谐中。中国这种以和谐为主导价值的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和”、“合”,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崇尚和合,注重兼容,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观念和民族政治文化。
      (2)、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自周公在战胜殷商的过程中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这种对民意的眷注构成了中华政治文明长河中的一条“民本主义”主线,是中国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目标和执政之基。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记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了人民是邦国的基础,只有民才能立邦、兴邦、固邦,可谓社稷之基也。“民本主义”强调政治的协商,主张君主应善于纳谏,善于听取民间的声音,善于接受人民的建议和批评。
      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思想成为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主体经验。孔子在总结统治者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治国思想,把君民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孔子集注·易者》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对白:子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子曰:“商知之也”。孔子从统治阶级的角度精辟概括了君民关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从爱民、富民等角度丰富了民本思想体系,奠定了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协商要素:朝议制度和谏议制度
      专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在这种制度下,王权是绝对的、世袭的、永恒的,一切权力机构都是皇权的办事机构或派出机构,一切都是“家天下”。但统治者为了长久统治,也需要对权力进行监督以便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和得到民心。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就形成了带有协商性质的制度设计:朝议制度、谏议制度等。
      (1)、朝议制度
      朝议制度,也可称之为朝会制度,是指为解决事关国家或民族的重大问题而协商的决策机制,也是指皇帝临朝听政与朝会的制度,是我国传统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决策制度之一。
      朝议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时的氏族会议发展而来的。氏族会议是由各氏族的首领或族长组成的。在氏族会议内部,对于部落中的诸如部落间的战争与和平、推选本部落首领等重大事项,都必须实行成员之间一律平等,采取民主协商讨论的方式来决定。
      即使是以极权专制著称的秦始皇不但没有将之废弃而是将之发展。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实行分封制度还是郡县制度、“焚书坑儒”和统一度量衡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大臣们讨论,最后由他来裁决。
      朝议制度不仅有效地限制了皇帝的专制,而且还有利于皇帝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尽管这种朝议制度对君主专制的制约作用可能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利于我国这种朴素的协商民主意识的发展。
      (2)、谏议制度
      谏议制度也可称为谏官制度,谏又称为谏诤、谏议、直谏、规谏,谏的独特含义就是对皇权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谏官又称为言官或垣官,其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其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通俗地讲,也就是谏官应辅佐君王为国家管理提出看法、观点和建设性意见。这种制度虽然设立的初衷是为监督王权,但是谏官可以对政治决策提出批评、监督和建议,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协商的一面。
      谏议制度的设置,在某种程度弥补了在中国专制统治中决策的随意性,提高了皇权决策的合理性。它一方面有利于王朝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事关人民利益决策的科学性。当然,在本质上谏议制度仍然是一种咨询式协商,属于君主主权的专制政治形态,它无法改变人民在这个国家的地位,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也取决于皇帝是否是明君和善于纳谏。但这其中蕴含的政治需要协商的思想,无疑是我们发展协商民主需所要传承的。
      参考文献:
      [1] 论语·子路[M].程昌明译注.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6.
      [2] 荀子[M].孙安邦,马银华译注.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89.
      [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2.
      作者简介:戴宝(1979— ),男,湖北武汉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助教,新疆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推荐访问:初探 渊源 中国 协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