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学”命运刍议] 多元文化

    时间:2019-01-12 03:3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一个国家内部,“多元文化教育”指对多民族的教育,以及在教育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融合;置于国际背景上,它表现为教育中的对世界各种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吸收。多元文化教育是在保持一个国家或民族固有的文化教育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以认同、理解、融合不同文化为特征,但这并非意味着摒弃自己原有的主流文化,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在保持其固有文化特征基础上的认同与融合。另外,应该强调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倡振兴“国学”,不是要固守“国学”,阻止外来文化的进入与渗透,而是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国学,赋予它时代的内涵和新内容,使之得到发展。
      
      一、国学的“内涵”及其历史命运简析
      
      1.对“国学”的解读。“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义理、考据、辞章、经世、科技等广泛的内容。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为有别于西洋文明,故有“国学”之名兴起。从其含义看,“国学”具有广阔性、复杂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国学的历史命运简析。“国学”的近代历史大致如下:①清末至1920年,国学的初兴时期。最早标明使用“国学”的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刘师培。章太炎是清末的国粹派代表人物,革命和非孔是他们提倡国学的两个基本特点。鸦片战争失败,使得有志之士第一次反省,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导致中国割地赔款,使得他们第二次反省,复辟浪潮使得他们第三次反省,他们将现实问题根源于国学的沦丧,两个基本的特点是痛诋西学和尊孔复古。②1920年至1930年,国学兴盛时期。国学运动此起彼伏,按态度和目的划分为弘扬和整理两派。弘扬派以章太炎、章士钊、宋教仁等为首,他们提倡国学的主要特点是反对新文化运动,尊孔复古。整理派以蔡元培、胡适、沈兼士、钱玄同、周树人、周作人等为代表人物,以对国学的新界定和研究目的为特点。他们认为,国学是“国固学”的简称,而“国故学”既包括国粹,也包括国渣。他们提倡研究国学的目的,是为了“打鬼”。③1930年至1940年,国学走向衰落时期。这期间阶级斗争复杂,部分爱国人士如竺可桢、马一浮、钱穆等人致力于挖掘传统精神资源以服务于抗战。另一部分人提倡尊孔复古,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服务。④1966年至1976年,国学饱受摧残时期。文革摧毁了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同时又使其糟粕膨胀到了极点。⑤1976年至1990年,国学逐步走出绝境。这时期形成了三个基本派别:西化派、儒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派。西化派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文化融合;儒学派着重对国学的深入研究,致力于国学向现代文化的转换;马克思主义派遵循“洋为中用、古今贯通”的原则,主张在此基础上整合中西文化,建构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化结构。⑥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学重新崛起。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利益不同,目的不同,各时期各学派提倡或反对的“国学”各不相同;第二,“功利性”是各个时期的共性,国学实现其功利性的特征:潜移默化的而非立竿见影的,长期耳濡目染而非几次运动、几声呐喊就可以完成的;第三,“国学”始终是少数人的国学;第四,“国学”一直没有一个较为长久的安定祥和的时期,多舛的命运是由动荡不安的社会所决定的。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政局稳定,国际地位提高,是发展国学的绝好时机。
      
      二、“国学”的现状
      
      目前我们的“国学”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还是用案例来说话吧:
      2005年5月11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期间,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了一幅书法家张仃的小篆,书写的内容是清末外交官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首诗《赠梁任父同年》。然而,当顾校长念到“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时,竟然被卡住了。顾校长还把宋楚瑜向清华赠送的礼物(琉璃工艺品《同心合意》)说成“捐赠”,如此不懂礼数,斯文扫地,舆论哗然。更糟糕的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永江教授随后在央视《宋楚瑜大陆行》节目中又一次为清华丢脸,居然把“侉”念成“瓜”,把“小篆”说成“小隶”。如果说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出错可以谅解,那么以文科见长的北京大学呢?4月29日上午,当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赴北大演讲时,北大师生打出一条横幅“连哥,您让中国人感动!”――可能是考虑到台湾同胞一直使用繁体的缘故,所以横幅是用繁体字写的,可是北大师生却把“让”字写成了一个不简不繁的错字――左边是繁体的“言”字,右边是简体“上”字,不知连战主席是否认得……
      可喜的是去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国学班”正式开课了。与此同时,复兴国学的民间运动也如雨后春笋。现在兴起的“国学热”,其实是产生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正在丧失的尴尬,产生于道德滑坡和人文沦丧的社会生活,来自于社会底层民族性的觉醒和现实焦虑。
      
      三、重振国学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传统学术首先作为“国故”,失去鲜活的创生能力。今天,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日益提高,世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重建国学就是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
      第二,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国学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为手段,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了解和熟悉本国文化经典,是国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国民能够从国学教育和普及中了解到,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孔孟的严谨刚毅,又有老庄的逍遥豁达。传统文化也是开放的,《周易》尚变,赞“日新之谓盛德”。传统文化可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更多的人生启迪。
      第三,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助于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文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即大规模移植西方学术,把基于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的学术类型和文化类型当作普遍形态,当作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化的典范。这种情况对于中国人文学术的影响是复杂的。没有看到作为西方人文学术根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的限度,忽略了中国人文学术自身的经验、问题和语境,从而使中国人文学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依据自己的资源,针对本土经验,不断创生新的文化理论的生命活力。
      第四,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的一种尝试。国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学科,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因新式教育学科体系的分类而被消解,分别归属于中文、历史、哲学等学科。重振国学,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有助于拆除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壁垒,探索建立新型的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
      
      四、振兴国学的构想
      
      国学研究应走出单纯的书斋,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去,才能使国学传承拥有深厚的公众基础并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亟待从基础教育抓起的“国学”教育。首先,从幼儿园抓起,我国历来重视幼儿教育。传统文化中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很多,如《三字经》、《百家姓》等,以尊老爱幼、谦虚谨慎、互帮互助、宽厚仁慈等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为主,又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剪纸、中国卡通、山水字画等,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好素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缺少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只能称为种族。教师要善于从中选择符合当地实际和幼儿实际的内容,培养幼儿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情结;其次,在小学和中学开设经书诵读班等“国学课”,开发符合当地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门旨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课程,容量大、传承性强、目标生成性强、切入点多,发散和延伸思维的功能很强,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深厚的民族底蕴。搞得好,可以成为将各种教育目标熔于一炉、含金量极高,并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拳头”和“名牌”课程。教学形式应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用现代化教学赋予古老的国学更多内容和新形式。应大胆尝试,将语文课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为“国学课”,解决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问题,也解决思想品德课假、大、空问题,以及分设文科课程造成的重复交叉问题。
      第二,对人民大众进行基础的“国学”知识普及。通过三个方式可以实现:首先,逢年过节和周末的时候,在居民社区举办各种“国学”知识竞赛,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其次,在有条件的工作单位定期开设适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戏剧”欣赏活动;再次,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传媒对大众进行“国学”熏陶。
      第三,国家加大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开设“国学研究院”。首先,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其次,大学应设立严格的“国学”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再次,“国学大师”们应兢兢业业、不负众望培养名副其实的“国学”人才。
       如此,假以时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推荐访问:刍议 国学 命运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