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在幼小衔接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小衔接自理能力

    时间:2018-12-23 19:53: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关键词:目标 日常 巩固 任务 家园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无可选择地走向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管理自理能力,为适应小学生活树立了信心,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
      
      一、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素质所需,而且也是为培养未来人才打好基础。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对一个人立足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期正处于人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骨骼和小肌肉已较前阶段有所发展,动作也较前阶段协调,这样愈锻炼则孩子的肌肉愈发展,反之,则发展就要缓慢得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我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五到六岁的幼儿应该会自己整理书包;会自己收拾房间;清洗碗筷;会自己收拾叠放衣服等,这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都是较易完成的。对于幼儿来说,目标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让幼儿觉得很难达到,必须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二、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为老师,幼小衔接活动中应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加强以下此类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例如: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叠衣服,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教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帮老师整理教室等。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可以安排丰富有趣的晨间活动吸引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幼儿又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们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幼儿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家长经常来找教师寻找幼儿遗失的玩具等物品。在幼儿园,尚有教师来帮助幼儿保管弄丢的等外品,那到了小学,又有谁来帮助他们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小书包”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哥哥姐姐的书包与我们的书包有什么不一样?装了些什么?有什么用?怎样整理书包?并请来小学生当场示范,让幼儿认识到保管好学习用品的重要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管理自理能力,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为适应小学生活树立了信心,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还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大班幼儿竞争意识很强,针对这一特点,经常分阶段组织整理书包比赛、扫地比赛、穿衣比赛等,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
      
      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例如:我班的自然角每天由幼儿负责浇水,时间长了幼儿失去了新鲜感,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我利用我班的“小小广播站”,天天播放幼儿完成事情的情况,激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做值日生等事情,我们也是很重视,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给幼儿摆餐具,发餐巾等,让幼儿不仅能生活自理,还会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现在,我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另外,进入大班后,我会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如用每天一句话,听说新闻等,这样的作业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能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现在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这就需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园同心,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每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老师都会和家长沟通,除了在幼儿园加强锻炼以外,在家也要多请家长监督、督促,这样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将孩子培养得更优秀!教师及时分阶段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提出一些幼儿自理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物品,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擦桌子、扫地等。随着幼儿各方面知识的不断增加,他们希望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地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像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端饭、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自我服务,劳动锻炼,幼儿增强了自信心及自我服务意识。总之,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小衔接,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访问:幼小 自理 衔接 幼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