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以扬州为例,浅析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扬州城市道路视频

    时间:2019-04-29 03:33: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中小城市的交通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并上升为城市管理的热点和难点。以扬州市为例,主要针对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与道路交通管理相对滞后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对如何改善道路交通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扬州市;城市交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19-03
      
       引言
       城市交通是城市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然而,许多城市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忽略了城市交通的发展问题,道路交通现况明显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步调。以扬州为例,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苏北门户”之称,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对其交通问题的探究有着特殊的意义。近几年,扬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道路建设强力推进,再加上政府积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扬州的路网结构得到了较大的优化,城市道路长度、路网密度、道路面积密度,尤其是许多人均指标有了大幅提高。然而,在城市交通总体上不断发展的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车辆的迅猛增加,日益庞大的人流、物流、车流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交通矛盾日益加剧。为此,我们对扬州交通状况展开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5份。调查主要面向扬州市区居民,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均有涉足。主要以扬州三大地区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为中心,分别在重要地段随机采访不同市民,同时,与广陵区公安交警支队取得联系、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获得有效讯息。在对以上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得出了目前扬州交通的发展状况。面对当前城市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城市交通畅通、安全、有序,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扬州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扬州依托老城区采用紧凑的单中心圆心圈发展模式,老城区承载了大量的城市功能,行政机关、学校、医院、商业设施等公共设施十分密集,使得城市交通大量向老城区集中,尤其是文昌阁附近的交通状况已经有恶化的趋势,再加上道路网络的不合理、红绿灯设置存在的弊端、政府部门、交通部门的管理问题以及市民自身安全意识的缺乏,堵车甚至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交通基础建设相对落后的矛盾较大
       目前,扬州市区面积已达2 3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229.1万人,城市人均出行次数也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城区作为全市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流动人口数目逐年增加,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强度加大,使得城市内部道路难以承受沉重的交通压力。同时,这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旧城市向周边延伸发展的新城区,旧城市的道路面积率增加不大,难以满足旧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在旧城区出现堵车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虽然近年来扬州市城市路网建设速度加快,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市民认为扬州市公交车设置的缺口十分严重,公交线路设置的不足、晚班车的缺乏以及车辆班次过少(见图1),给交通高峰阶段的调车造成极大的困难,且公交车所存在的准时性差、线路不合理、乘车不方便等问题使得城市交通压力急剧上升。同时,有大约91.5%的市民表示扬州市的红绿灯设置不够合理,其中有约26.2%的人认为红绿灯相隔太近,有23.1%的市民认为红绿灯没有计时器是最该改善的问题,有20%的市民认为交通红绿灯和人行道的红绿灯不协调。由此可见,扬州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亟待完善。
      图1
       (二)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流量分布不均匀,交通拥堵地段和时间较为集中
       长期以来,扬州依托老城区采用向心交通模式,城市交通大量向老城区集中,老城区承载了大量的城市功能,这些路段通常是传统的城镇经济核心,商业网点比较集中,社会事业单位分布较多,每天过往人辆频繁,且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学及上下班期间,给交通带来严重挑战。再加之受制于文化古城的历史责任和有限资源,老城区的道路建设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更加剧了道路拥堵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大约42%的市民认为老城区的交通状况最为严峻,尤其是商业圈文昌阁附近的交通问题最为突出;另有34%的市民认为维扬区的交通问题比较突出(见图2)。
       图2
       根据调查情况看,扬州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较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2)时间规律性。发生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三)城区“停车难”问题突出,停车场地的缺口较大且分布不均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开进了千家万户。扬州目前私家车的总量将近20万辆,而且数量还在节节攀升。就2009年一年而言,扬州就有27 000多辆私家车上了牌照,平均每天为73辆。私家车的井喷式发展在体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停车问题日趋严重。调查显示,最易堵的停车地段以时代广场南门最为严重。此外,旧城区停车设施严重欠缺。机动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路边停车挤占道路资源,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同时,缺少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的停车场地,摩托车、非机动车大多占用城区道路停放,使得本已脆弱的城市交通更加艰难。从调查结果来看,停车问题最突出的场所是商业区,其次为旅游景点和居住区;而停车泊位建设滞后、停车场布点不合理是市区停车设施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区交通发展不平衡,缺乏战略性规划
       扬州的商业区、公共基础设施集中于老城区,使得大量的车流向市区商业中心(文昌商圈)涌进。市区人口已经向西迁移,但学校却仍固守东边居多,因此每天上学、放学时分,形成固定的、大规模的交通流量在学校附近移进、移出,此外,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的规划布局不合理,对停车场、停车泊位的规划建设认识不够,停车场所严重欠缺,造成城市人流流量不均,从而导致部分路段和场所的交通秩序较乱。
       (二)政府对交通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大
       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缺乏对交通发展的重视,交通基础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交通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各种交通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大大降低了道路利用率。有不少市民表示,政府不应一味地搞形象工程,应真正落实利民的公共交通系统。在每年的大型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一方面,要考虑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交叉,避免同时施工;另一方面,要对正在施工的路段备有其他平行路段这样可以分流车辆,或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开辟公交专用通道,避免城市交通环境在短期内严重恶化而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
       (三)交管部门管理方式单一低效,交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在管理方式上仍基本采用警力、交通灯等形式,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较低,较多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子眼,形成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各部门的交通执法力量分散,管理的合力不足,管理手段仍以罚款为主,过于单一。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受访的王先生就提出,“罚款本是一种监管手段,但假如罚了那么多钱,交通还是一塌糊涂,那是不是应该采取更全面更有效的监管方式?再者,假如罚款真变成了谋利,那这个管理就严重变味了。”此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也相对较弱,一般性的宣传和短期行为较多,缺乏广度和深度,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全方位的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四)市民安全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薄弱
       从总体上看,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广大市民参与交通比较随意,无证驾驶、无牌、闯红灯、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载超速行驶、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显见性交通违法现象仍十分严重。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有大约23.12%的受访者将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行人素质不高、交通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文昌阁等交通繁忙路段,行人对红灯视若不见的现象屡有发生,乱穿马路不走斑马线更是屡见不鲜。有大约25.04%的人表示无车通行时自己也会闯红灯、不走人行道,不过41.67%的人还是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表示极度反感,主张严惩不惜。
      图3
       三、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好城市规划,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是解决扬州城市性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扬州市的交通流量相比较苏南及其他大中城市的车流量并不大,但向心交通的不合理是导致文昌商圈堵车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完善公、铁、水的交通对外体系,使得扬州城区的交通流量在空间上进一步向外位移,在交通混行程度上进一步降低,是解决扬州城市性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1.加快城市市区环城公路建设,将越来越多的车流分流到环线,减轻市中心路段的拥堵状况。
       2.不断完善公用交通建设,加速建设市区道路中的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一些道路中的主、次干道变成机动车专用道后改造断面,其外侧作为公交专用道。
       3.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架设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减少行人穿行道路中间绿化带、人行横道时给道路机动车带来的行驶压力。
       4.妥善解决城市非交通占道问题,做好城市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工作,将停车场由地面向地下和空间发展,开辟地下停车场,新建高层停车场,逐步将车引离道路,从而提高道路利用率。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用高科技“武装”公交车辆
       市公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与市规划、交通、建设、财政、旅游、公安交警、城建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协商制度,形成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涉及城市交通方面的问题。大力推行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并继续长期坚持实施这一战略,为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1]。
       针对扬州市人口比较密集、道路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系统结构是解决城市交通易堵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应鼓励市民搭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行驶在路的车辆,并适当降低城市公交车乘车费用,特别是对中小学学生、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的给予更加适当的优惠,引导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
       此外,应进一步将技术手段应用于公交车辆,合理配置公交车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在城区主干道交叉路口配置感应信号系统,通过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设置公交车辆专用信号[2]等措施,减少公交车在交叉口的停留时间,保证其道路优先通行权。对干扰公交车优先通行的社会车辆依法查处。积极推进公交技术创新,加快推广采用GPS应用技术,开发各类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公交运营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公交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充分发挥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改善传统管理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扩大宣传范围
       罚款是治标而不治本的,交通秩序的根本改善应依托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参照新加坡等国的经验 [3],我们建议交通管理的教育方式为:(1)现场教育。就是对违规人员进行现场教育,本着对其负责的精神对说服教育;(2)集中教育。就是对一些严重违规或不服从管教者进行传唤集中教育。找个空闲时间比如周末对这些违规人员进行集中教育;(3)陪同教育。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所以更要加大对学生的教育,让其在小的时候或年轻的时候就树立交通法制观念、具有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交管部门对他们可以实行陪同教育的方式,即让其老师或家长陪同接受教育。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建立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4)罚款也不能少,但其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更要注意罚款的力度。
       同时,应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使更广泛的市民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新闻媒体要加大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交通行为要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利用舆论来加大宣传力度,将舆论宣传作为重要的辅助性手段。
       结语
       机动化阶段是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事实和必然趋势,这种转变所产生的结果优点与缺点并存,对我们来讲,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城市交通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中小城市因其自身的规模、性质、功能以及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其面临的交通问题也十分紧迫,因此,必须要从长远上规划,从现实上入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中小城市所面临的交通问题,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科学规划 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N].扬子晚报,2007-04-10.
      [2] 陈光勤.快速公共车辆平面交叉信号优先实现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6,34,(1).
      [3] 新加坡的交通政策及启示[EB/OL].中国行业研究网,2005-04-19.
       [责任编辑 柯 黎]

    推荐访问:扬州 中小城市 为例 浅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