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新课程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探索初中《语文》教学新方法

    时间:2019-04-29 03:17: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初中的语文教学的方式不断地发生变化,曾经语文课上老师角色在如今也发生了转变,然而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8-02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要做到行为跟进和理念先行,而表现在教学主体上则是转变老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一贯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的一些现实情况表明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束缚着一些教师的思想,为了追求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师忽略了知识这一基本的主体,进而导致了许多教学上的问题[1]。
      一、新课改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课程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些教师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任意的放大,变成了主要的教学方式。课堂之上老师只是将一些语句、段落及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图片机械地展示出来,不加任何的引发和提问,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束之高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进而降低了课堂的效率。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也是现在中学教学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学的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摒弃,否则就会得不偿失[2,3]。
      2.教师过于注重课堂形式化。新课改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一些语文教师没能把握这一思想的内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的气氛调动的异常的活跃,将之前的语文课上的“满堂灌”彻底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满堂问”。这使得教师问题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是否对学生思考有启迪作用也不得而知,学生是实质性的参与到问题中还是形式上的应付也无人知晓了。课堂的空洞必然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从课本向其他与知识无关的东西转移,势必会对教育造成损失。
      3.课堂过于随意。很多老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些过于肤浅的认识,新课改中提到了将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许多老师把自己完全从课堂中解放了出来。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老师对课堂局面不加以任何形式的控制,而是讲台上的观望或是等待,课堂上被学生七嘴八舌和毫无秩序的讨论充满着。老师会在讨论之后予以稍加评论,没有根本性的点评和全程的有效调动[4]。
      二、探究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由于许多初中的语文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与内涵在理解上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导致了在教学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针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以下几点应对的策略: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任何情况下多媒体教学都应该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情景或者画面可以创造一种意境,给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可能[5]。再加上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对学生加以进一步的引导。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用形象的、富于激情与感染力的语言燃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增加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现状的视频或者图片,予以生动的讲解与进一步的启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所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二者可以实现各尽其能,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果。
      2.教师要施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不是说老师负责提问,而学生必须参与不停地来回问问题,将语文课堂之上的“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老师不需要对课文进行任何的讲解,没有发挥引导作用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进行课文理解和中心思想的挖掘。相反,新课改不但没有放弃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而是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解与点拨同步进行,同时做到科学与精辟共存。就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回答文章写了什么,运用了哪些基本的写作手法,并思考一下自己印象深刻的背影是谁的等等。当然学生的这些简单的回答只是对课文的一个浅层次的感性认识,这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比较针对性的精辟的讲解,以现实的环境为基础让学生亲身实践。
      3.课堂合作有序、有礼、有节。课堂之上过于随意并不是新课改所要求的,事实上,教学不一定是越是热闹越能显示出学生的参与效果,有序、有礼、有节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课堂上的学生讨论要有所筛选,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必要进行讨论的。教师要在课前充分斟酌,对于那些的确需要通过学生共同的合作与讨论进行充分的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的课文,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合作学习,共同理解;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自己理解的课程如一些记忆性或知识性的课程则完全没有课堂上讨论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所提高。而且真正的合作学习不应该把课堂弄得沸沸扬扬,一片喧哗,不是形式上的被动的参与,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思考的独立性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协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在做什么,对那些没有参与讨论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调动,并在不断的巡视之中,随时观察每一个小组的讨论状况,在讨论结束之后进行合理的点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做到讨论中主体明确。主体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形成有序、有礼、有节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冯永新.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环境和措施[J].关系教育,2009(9):41.
      [2]钟启彩.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树森.谈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J].语言教学,2011,(7):110.
      [4]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8,(4).
      [5]郑艳华.语文教学中的情趣[J].中国教育科研探索,2008,(8):73-74.

    推荐访问:新课程 新方法 语文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