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述评|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解

    时间:2019-03-31 03:33: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十六大以来,尽管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在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视野匮乏、话语权利的暴力特征以及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的简单单一;对目前农村文化实践中出现的诸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以及农民自办文化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才刚刚开始,亟待深入展开。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74 — 03
      一、十六大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回顾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农村文化建设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既有通俗读物、经验总结、资料汇编,也有学术专著、理论文章、学位论文。
      通俗读物类成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对于面向基层、普及农村文化建设很有必要。经验总结类的书籍主要是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及相关政策文件汇编,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编写,这类成果偏重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反思,目的在于推广交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
      学术专著类成果偏重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决策研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论村落文化》(高占祥)、《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百村”调查纪实》(成汉昌)、《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浙江实践的研究》(陈立旭)、《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肖剑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叶敬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王伟光)、《当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调查》(吴理财)以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课题组编著的《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等。这类著作既有文化社会学、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学、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等广阔的学科视野,又紧密联系农村文化建设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梳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概括了农村文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农村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是进一步开展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基础。
      此外,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还有200多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文章。综观以上研究成果,学者们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研究者主要运用理论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考察,强调农村文化对于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支撑作用和保障作用。陈立旭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四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新型农民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雒树刚认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徐学庆认为,“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3〕丁建芳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村庄的内在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4〕石学峰将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和谐社会视阈下考察,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有力保证”和 “重要举措”。〔5〕
      2.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内容
      该研究主要在党和政府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框架内进行,研究者所形成的结论和观点与国家文化治理和农村文化建设政策保持一致,区别仅在于不同研究者强调的重点略有不同。徐学庆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1)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2)重在建设,(3)两手抓、两手都要硬,(4)古为今用、洋为中用,(5)两个效益并重,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6〕雒树刚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概括为四个坚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7〕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雒树刚也将之概括为四个方面:(1)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2)扎实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3)着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8〕
      以上研究以国家文化治理和文化政策为依据,通过对国家文化政策的解读,使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内容更加清晰化,对于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工作思路、工作重点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不足之处是理论视野相对匮乏,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3.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研究者普遍认为,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农村文化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9〕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农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强烈,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更加迫切。同时,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人口构成、生产经营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农村的荒芜化、空心化严重,道德失范、封建迷信沉渣泛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迫在眉睫。〔10〕〔11〕刘本峰认为,在营造文明乡风过程中存在着“认识” 、“思想” 、“硬件” 、“人才”四大瓶颈,要破除些“瓶颈”,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三个统筹发展: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统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统筹乡风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 〔12〕周小毛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五新”上下功夫,即培育新观念、树立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创造新生活、构筑新载体。〔13〕郑风田指出,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供需失衡的矛盾突出。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平台,以合作社文化为抓手,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14〕吴理财认为:农村文化现状是农民私性文化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衰微;农村文化服务的财政支持状态为非均衡的低度投入。 “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不能重走老路——依靠强制性集体生产来维持——而应该更主要地依赖新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在享受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 〔15〕一些研究者认为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6〕〔17〕

    推荐访问:述评 新农村 文化建设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