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及成因]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答案

    时间:2019-02-09 03:28: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我国古代文论家历来崇尚诗词的含蓄之美。本文重点谈了含蓄之美的呈现方式及其形成的原因。呈现形式主要有:化实为虚;言在此意在彼;借古喻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崇尚含蓄美,主要有两个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悟。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含蓄美 成因
      
      我国古代文论家历来崇尚诗词的含蓄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根抵筹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这里强调的都是诗词的含蓄之美。严羽、叶燮、王夫之更是把诗词的含蓄之美作为诗词创作的最高审美追求:“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1]“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2]“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3]
      那么诗词的含蓄美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是如何呈现的呢?中国的古典诗词为什么追求含蓄之美?原因是什么?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含蓄美的呈现形式
      (一)化实为虚。
      化实为虚的要点在于“化景物为情思”,也就是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志熔铸在一起,景中寓情,托物言志,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无穷意味的幽远境界。
      宋范�文在《对床夜语》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实”是指诗词中的景、形、人、事等;“虚”既指在“实”的基础上因联想而产生的情、意和感悟,又指“实”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作从实境写起:昔日热闹的朱雀桥边如今荒凉冷落,桥边长满了野草,开满了野花;昔日集中了王导、谢安等巍峨豪华宅第的乌衣巷,如今只有一片寻常的民居沐浴在夕阳的斜晖里;唯有那不解人间世事更迭的燕子在平民百姓的庭院里飞来飞去。这是诗歌所提供的实境。面对此情此景,有鉴赏力的读者眼前会马上浮现出历史的画面,东晋时南京的繁华和王谢家族的崇高地位如过眼烟云,眼前的一切都会增加你的历史沧桑感,不知不觉地陷入对历史的沉思和人生的思考。这就是诗的虚境。我们知道,诗人作为一位政治家曾和柳宗元一起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后来革新失败,诗人遭贬。面对严峻的现实,诗人有一种大厦将倾的预感。越是有这种预感,越有一种报国无门的痛苦。这首诗也许暗含着这样涵义:大唐如果不励精图治,未来的大唐也将像东晋一样,成为一片废墟。
      (二)言在此意在彼。
      含蓄美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言在此意在彼。
      叶燮在《原诗》说:“诗之至处,妙住含蓄无垠,思致邀缈,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4]如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在这首词中借自然界的风波暗写政治风波。如果联系作者的经历来分析,就能够理解作品的言外之意了。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因作诗指斥时政,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翌年二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了解了这种背景,这首词的寓意就很明显了。自然界的风雨会给迎风冒雨赶路者以折磨和考验,况且没有雨具,又天气尚寒,如此镇定自若,已经很难得。而政治领域的“风雨”常伴着血泪、牢狱与死亡,其残酷有胜于自然界的风雨不知多少倍。由于对王安石变法持异议,苏轼屡遭打击;由于“乌台诗案”,他遭受诬陷,处于落魄潦倒之中。尽管如此,他仍豁达自在,处变不惊,苦中作乐,不沮丧消极,实乃可敬可佩。此词颇能见出作者乐观、超脱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
      巧用双关也是言在此意在彼的常见表现。如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了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三)借古喻今。
      所谓借古喻今,就是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即借古人之杯酒浇心中之块垒,这也是含蓄之美常用的手法。如李纲的《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丞民,周雅何曾专美。
      这首词的上片写淝水之战的地理环境和东晋方面的运筹准备情况。词的下片着重写淝水战役中的“奇伟”场面。词中“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的描写,宏伟壮阔,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势;而“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两句,生动描绘了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丧胆情景,反衬了晋军出奇制胜,取得历史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曾担任高宗宰相的李纲,迫切希望自己能像谢安那样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可惜当时他没有机会。这首词,意在以古鉴今,阐明少可胜多,弱能胜强,强敌不足畏的道理,申述其磊落光明的抗金志向,讽喻高宗理应痛下决心,北伐中原,收复失地。
      (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对“含蓄”的描述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己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周振甫先生这样解释:“既要写文,怎么能不着一字呢这大概指言外之意不说,所以不着一字。虽不说,已含蓄在所说的话内,所以尽得风流。”[5]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诗人写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只是运用简炼而传神的生花妙笔书写人物行动及环境氛围,就将常年被禁锢的深宫怨女的忧愁苦闷心情跃然纸上。全诗虽不见“怨”字,但字字写“怨”,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五)运用象征书写意蕴。
      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牡丹象征富贵,等等。
      象征手法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如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显得含蓄隽永并意味深长。
      再如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在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
      二、含蓄美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受儒家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性格具有女性化倾向。
      学术界普遍认为,儒家思想具有内倾的倾向。强调“修身”、“求诸己”、“尽其在我”,“内敛”“内秀”,不要“露才扬己”。在艺术上,则主张“温柔敦厚”。金元浦说:“由于中国民族性格的女性化偏向,内倾情感性重含蓄而不外露;恬静随和,自制力、忍耐力较强而善于‘克己’,因此,‘怨’的悲剧类型在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6]《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只要是不符合这一美思想,即使像《离骚》这样的鸿篇巨制,也被班固斥为“露才扬己”。
      (二)“悟”――中国人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
      中国诗词追求含蓄之美,与中国人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有关。
      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在审美体验中,西方人首先关注的是“美是什么”,这是一种知识型的追问,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关系。因此,理性在西方美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正是以思为中心的西方理性哲学的具体体现。这种以“思”为主要方式的审美要求,看重的是真切而明晰的概念。但是,在中国,人们探求的不是美是什么,而是“什么是美”,我们偏重的是直觉的感悟。
      “悟”起源于中国佛教,是佛教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使“悟”成为一种独特的个体感受和直观体会,一种“既非刻意追求,又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溟灭思虑,又非念念不忘;即所谓‘在不在中又常住’和无所谓‘住不住’中以获得‘忽然省悟’”。[7]这种思维方式正是艺术的思维方式,艺术和审美既不是逻辑思维又不是理性认识,而是建筑在个体的感性领悟之上的。其实“悟”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也有较早的表述:庄子的“神遇”已包含有“悟”的意思,所谓“目击而道存”,其实就是“悟”,“物无道,正容以悟之”则直接使用了“悟”这个词。魏晋时的玄言诗也有“悟”思维参与。唐宋以来,“以禅喻诗”、“通禅于诗”蔚然成风。宋末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说:“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语。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8]这里,严羽把“悟”放到艺术灵魂的高度来表述,使“悟”成为诗的关键。
      我认为,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含蓄之美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
      
      参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
      [2][4]叶燮.原诗.
      [3]王夫之.姜斋诗话.
      [5]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2:130.
      [6]金元浦.文艺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6.
      [7]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360.
      [8]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0.

    推荐访问:成因 含蓄 中国古典 诗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