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浅探|美国初中数学教学法

    时间:2018-12-27 03:37: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年来,新课改在本省各地取得巨大进展,新教材、新要求也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初中数学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择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也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几年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阶梯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下面简介该教法的一些原理与做法:
      
      一、原理及原则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如下“两条原理”和“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1.两条原理
      (1)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数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谓为积极进取,以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2.三个原则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2)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都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
      (3)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即遵循认识与时间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渗透于教法之中。
      
      二、基本做法
      
      激励式阶梯教法的基本作法包括四个方面。
      1.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阶级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做到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备足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后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2.分阶梯授课
      (1)备课设阶梯。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阶梯,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阶梯,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以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A组习题为主的起码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及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讲课沿阶梯。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要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学生能自己获取知识。
      3.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于是,我采取了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问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2)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的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4.激励跨梯
      学生分级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跨梯条件日趋成熟。这时我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跨梯条件(如超级提问、超级作业),引导他们向上一级过渡。同时,鼓励学生自觉申报跨梯。对部分不能升级,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级的学生,我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级和降级措施。这种定期升级教育活动,一学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级。调级后,教师订出新的目标(如各组的最低分数),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及完善,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自信心及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良性竞争和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这也将激励着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力争更大的教学成就。

    推荐访问:教学法 阶梯 激励 初中数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