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对比研究】

    时间:2018-12-26 03:43: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交流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于隐喻的存在,人们的语言表达得到了丰富和润色,特定的语言表达效果也因隐喻的使用而凸显出来。在多种类型的语言表达中,习语作为人类语言的文化积淀受到长期的关注,而习语中大量存在的隐喻现象则是习语特殊语言表达效果的“润色剂”,而这一“润色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习语中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异同。本文以英汉习语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隐喻在这两种习语中的异同,以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习语中的隐喻。
      关键词: 隐喻 英汉习语 对比研究
      
      引言
      
      习语是在英汉语中经常使用、并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固定的词语搭配和习惯表达,根据维基百科全书的解释,习语具有固定结构,其意义无法通过表面义和各部分的组成而推断出来,只能由人们通常使用时所表达的意义获知。而在习语中存在着的大量隐喻现象,更是无法从其表面义获得理解。隐喻是认知语义学范畴的重要概念,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分析英汉语的隐喻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对比英汉习语中的异同。
      
      一、认知语义学对于习语意义的阐释
      
      传统意义观来自客观主义对于意义的解释,它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认知意识而存在,人的理性思维是大脑对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通过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而获得意义(张辉,1999:4),思维反映客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一理论解释深信不疑。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客观主义意义观无法解释一些语言现象,以习语为例,在语言学中,习语被广泛认为是与语义合成性原理相背的修辞格,其真实意义不是各部分的合成,但客观主义意义观未必能够完全解释清楚,如汉语中的“火冒三丈”、“心急火燎”,这两个习语分别意为非常愤怒和非常着急,来自客观世界的那部分是“火”,即人们对于火的认知来自外部世界,但人们为什么要把火与愤怒和着急联系在一起呢?愤怒和着急这两个意义也来自外部世界吗?显然,客观主义意义观在这一点上是存在缺陷的。基于此,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主义语义观,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意义”,也没有独立于人的认识以外的客观真理(赵艳芳,1995:67),意义来自于人们的认知。人们将对火的认知与愤怒和着急联系,使“火冒三丈”和“心急火燎”分别产生了愤怒和着急的意义。
      
      二、英汉习语隐喻的分类
      
      隐喻在英汉习语中普遍存在,根据认知语义学理论对于隐喻的解释,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几乎每种语言都有隐喻,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和隐喻紧密联系在一起。隐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本体、喻体,以及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共性特质,即喻义。按照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习语中的隐喻分为以下几类:生物隐喻、颜色隐喻、战争隐喻、自然现象隐喻等。生物隐喻在英汉习语中出现的比例非常高,它是人类认知意识中较为古老而悠久的概念,主要包括人体隐喻、动物隐喻和植物隐喻。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认为颜色域是基本域之一,颜色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元素,颜色隐喻在习语中更是广泛出现。战争隐喻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战争联系而来产生的意义,在习语中,尤其是表示某人境遇和状态的习语中较为常见。人类的进步总是在与自然现象抗争和相处的交织中取得的,自然现象对于人类感知世界,并由此在习语中产生意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自然现象隐喻在英汉习语中均有体现。
      三、英汉习语中的隐喻对比分析
      上文所提及的生物隐喻、颜色隐喻、战争隐喻和自然现象隐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异同,在英汉习语中的表现形式和喻义也存在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隐喻完全一致
      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人们在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因而在许多方面,人们的认知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对于隐喻喻体的使用及其喻义表达都完全吻合。比如,英语习语中的生物隐喻“walls have ears”和汉语习语中的生物隐喻“隔墙有耳”,都使用了相同的喻体来表达相同的喻义。这说明英汉国家人们均赋予了“墙”相同的隐喻概念,对“墙”的隐喻理解是完全一致的。颜色隐喻中也有类似情况,如英语中的“black heart”和汉语中的“黑心肠”,都用黑色来表示人的心地不善,非常邪恶。这说明黑色在两种语言里都是带有负面隐喻含义的。这种情形在战争隐喻中也很普遍,如英语中说“burn one’s boat”,汉语中为“破釜沉舟”,均用战争时发生的情况来喻指下定决心做成某事,这表明人们在战争这样一种共同体验中所获得的隐喻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在自然现象隐喻中,这样的趋同性是最为多见的,因为自然现象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在世界各地其表现形式大多相同,因此自然现象在多数英汉语国家人们的认知概念中是相同的,如英语中的“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在汉语中对应为“滴水穿石”,都表示做事坚持不懈,有恒心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再比如,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自然界食物链的现象,在两种语言中均表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规律);Still waters run deep.(水深流静)(指静静流淌的水是最深的。其隐喻义是赞赏一种人生态度,认为人应保持一种谦虚好学的进取心、虚怀若谷的胸怀和丰富深沉的人生内涵);Don’t go against the tide!(不要逆潮流而动)(逆潮流而行会很困难,并可能被潮流冲垮,如果顺潮流而动则会很顺利,喻指因顺应大趋势),等等。
      (二)隐喻不完全一致
      英汉习语中的部分隐喻是不完全相同的,它们或者是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或者是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
      1.喻体同,喻义不同。
      英汉很多习语有时使用同一个喻体,但所表达的含义却是大不相同,甚至是相反和抵触的,这在生物隐喻中出现的很多。如,对于狗的看法,英语国家采取的是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将狗视为best friend,因此有lucky dog(幸运儿),gay dog(快乐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样一些习语出现。而在汉语习语中,狗带有贬义,因此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是带有负面含义的,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等。(王玉昕,2007:46)pepper在英语中是胡椒、辣椒之意,salt and pepper这一固定习语搭配有时却表示灰白之意,如The old man’s hair is salt and pepper.(这位老者的头发灰白)。这是因为胡椒和盐混在一起有一种斑白的效果,就像人的头发灰白一样。而汉语习语中,辣椒有其不同的含义,如“小辣椒”或“辣妹子”是比喻性格泼辣的姑娘;“心狠手辣”和“辣手摧花”中比喻狠毒;“姜还是老的辣”中比喻有经验。(刘炳淑,2008:44)
      2.喻体不同,喻义同。
      通过比较分析英汉习语不难发现,英汉语中不同喻体往往表达出相同喻义,这在自然现象隐喻、生物隐喻和颜色隐喻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生物隐喻中,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壮如牛)所表达的汉英习语喻义相同,但所使用的动物喻体却不同。再比如,live a dog’s l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breaking a butterfly on a wheel(杀鸡用牛刀),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stubborn as a donkey/mule(犟得像头牛),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等。汉英语对于动物喻体使用的不同理解,往往与人们的特定生活环境、习惯和地理位置有关,如英语国家经常使用马作为搬运工具,而在中国古代犁田的工具多为牛,这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关于力量的基本隐喻就出现了差别。某些自然现象隐喻中,喻体也不尽相同,如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英语国家用烟和火作喻体,中国则用风和浪喻指相同含义,这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再如,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花独放不是春),春天到时,不同地区人们观察春天的角度不同,由此出现了对于喻体的偏好,英语国家使用麻雀,中国使用花。颜色隐喻中这样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表示没有经验,英语用绿色来表示,如green hand(新手),as green as grass(少不更事),而汉语中要表达相同的喻义则用黄色来表示,如黄毛丫头、黄花闺女;英语中表示嫉妒可以用green-eyed,汉语中则用红眼来表示。这是由于人们在不同文化中对于颜色的认知偏好是不一样的,人们在习语中也会有所倾向。另外的例子还有,如brown sugar(红糖),black tea(红茶),green pepper(青椒),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等。(赵征,2007:99)
      
      结语
      
      习语在英汉语中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它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交流,使得传情达意的效果更加生动自如。而习语的这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习语中广泛出现的隐喻现象,若没有隐喻,很多习语无法产生预期的表达效果,甚至不能因此而成为习语,广为流传和使用。对于英汉习语隐喻的比较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透析了隐喻的成因及在英汉习语中的异同,这一分析将对隐喻和习语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玉昕.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对比及其文化内涵[J].考试周刊,2007,(39):46.
      [2]张辉.认知语义学述评[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2):4.
      [3]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7.
      [4]赵征.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应用差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4):99.
      [5]刘炳淑,高艳丽.汉语中的饮食隐喻[J].美中外语,2008,(6):44.

    推荐访问:隐喻 英汉 习语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