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字正腔圆把书读 大大方方口语表】 字正腔圆怎么读

    时间:2018-12-26 03:40: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千呼万唤中,琅琅书声已慢慢走进中学语文课堂。然而,在重视了一个方面,又出现了忽视另一方面――说的训练,即口头表达训练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我们中学教师的片面认识:认为“口头表达”是幼儿班的讲故事,初中生无需这样太“幼稚”练习说,平时已经说得够多了。但是,我们不知注意到了没有,学生课后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一到给话题的正规的“口头表达”时,则是辞不达意或缄口不语,变得“笨嘴拙舌”。这种现象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下,其现状令人堪忧。
      其实,在新课标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中已把“表达与交流”作为必修课程的要点:要求学生“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口头表达”恰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表达思想方式之一。它一改教学中由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也来做课堂的主宰者,大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加强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有目的地加强朗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集腋成裘、熟能生巧的过程。初中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原则。而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朗读的“转换”有现成材料,有文字依托,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生开口。口语表达训练,从朗读训练开始,确实是一条节时省功、收效甚快的捷径。
      (一)朗读训练有利于增强初中生语言规范的意识。
      中学是语言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朗读训练是口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时要求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学生在朗读任何一篇作品时,首先要阅读作品,这是朗读准备工作重要的一步。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首先解决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等问题。朗读时要忠实于原作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要读得连贯自然,不结巴、不重复。
      (二)朗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即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叶圣陶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口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经验揭示了学语言一定要多朗读,多背诵。
      成功的朗读是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表达技巧的完美结合,朗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吟咏、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等方法的训练指导,引导学生把握“以情运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这一朗读要旨。
      (三)朗读训练有利于初中生审美性情的陶冶
      如果仅仅认为朗读就是为了记忆、储存一些优美的词句,或是茶余的消遣,那朗读的作用就显得太狭窄了,朗读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张颂在《朗读学》中说:“在朗读中,伴随着声音的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纯真的心灵,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这充分说明朗读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审美过程。
      假如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作品的情趣,并在朗读中洞察人情事理,那么朗读将不再是学习生活的点缀,而是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利用课堂,给学生提供展示口头表达能力的平台
      
      课前三分钟就是给学生提供展示口头表达能力最好的平台。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回到课堂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但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对下课时间情有独钟,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其中,乐不思蜀。如果我们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页……那么,课堂就难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要想在极短的时间把他们拉回课堂还是比较困难的,而课前语文活动却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自课改活动开展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做到能说会道,我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利用这三分钟呢?
      首先,教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要求学生: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楚。而且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必须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不得不勇往直前了。
      其次,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应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我最初确定的形式便是演讲,刚开始,他们很是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这精彩一刻,他们在课前都竭尽所能,想在同学们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虽然刚开始我心里并不认可他们的表现,上台后表情的不自然,语言的吞吞吐吐,声音也是低如蚊虫,总不能尽如我意,于是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尽力,我的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可是后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得知,他们是如何为这次的演讲废寝忘食,又是如何一遍遍地操练,甚至于已经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却在台上大脑一片空白,下台后很是失落,感慨万千。我很是感动,甚至为自己曾经的想法而羞愧,从此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慢慢地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外语文生活,培养了其收集归纳材料的能力,还锻炼了胆识,增强了自信,的确也涌现了很多好的作品。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兴趣是最容易转移的,再精彩的东西,天天接触也就乏味了,而且同学们演讲的内容有些大家早已读过,不再有新鲜感,同学们逐渐变得懒散,再也没了开始的激情。怎么办?放弃?我实在不甘心,既然这条路不通了,那么“变则通”,这如一道闪光,使我豁然开朗。我又积极去寻找新的途径,让课前的三分钟变得丰富多彩,我充分发动集体的智慧,让他们提供方案,形式不限,只要求能提高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快又被调动起来,各种方案如潮水般涌入我的案头,或讲故事、或即兴表演,还有每日一诗、今日名言、成语故事、辩论会等等,甚至于把焦点访谈、新闻联播都搬到了教室,学生所讲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形式丰富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浓了,他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是理解,是表达交流,是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养成了学生看报的习惯;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养成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我们教师只要做到了读与说的和谐,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必定会通过朗读训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没有人会时时监督着你,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们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说什么。愿我们行动起来,加强读说训练,用爱心浇灌那些美丽的花朵。

    推荐访问:字正腔圆 大大方方 口语 把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