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科举制度对现代人才测评的启示_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时间:2018-12-24 03:27: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兴亡史对现代人才测评无论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还是方法原则上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鉴古可以知今,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的人才测评特点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考察,揭示出其历史贡献与局限性,以期为现代人才测评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科举制度 人才 测评 启示
      
      人才测评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社会各类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工作技能、个性特征和发展潜力实施测量和评价的活动。它是一门融现代心理学、测量学、社会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秦时的军功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的考绩制,无一不体现了人才测评的精神。现代人才测评是当代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事管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和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前提。
      
      一、科举制度的人才测评特点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它以公开、平等、公正的人才测评思想得到了世人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同时,科举制度本身带有的许多弊端以及历史局限性,使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在近代被彻底废止。分析与总结科举制度在人才测评方面的主要特点,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从测评目标来说,科举制度注重知识智能本位,以才学为选材标准。
      科举考试虽各朝的具体内容不同,但以儒家经典为主。如唐代为《五经正义》;元代依《四书》出题,并以朱熹之注说为主,《诗经》、《易经》也以程朱之学为主;明代考试专取《四书学》及《易》、《书》、《诗》、《礼》、《春秋》、《礼记》命题。此外,明代考制艺,用八股文体;清代考“经义”,文即时文,其次是考策论、试贴诗等。科举考试从选拔治国人才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精通儒家经典,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议,又要具有相当的文采和文学艺术修养。因此,科举考试注重考生的政治见解,行政工作能力和文学艺术独创能力的考察,将知识智能作为主要测评目标,取代科举制度以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首重品德测评的人才测评方式,以满足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需要。
      (二)从测评方法来看,科举制度的人才测评方法呈现多元化倾向。
      在科举制度中,常采用的测评方法有好几种,如贴经,是主考官任取经书的一页,将左右两边遮盖,中间只露出一行,另一纸贴三到五字不等,要考生将所贴的字填出来,有点类似今天的填充法;墨义,是由考官出几十条问题,让被试者回答,既可笔试,也可口试,完全类似于今天的问答法;策问,是要求被试者对现实问题(如政治、吏治、教化、生产等)提出建议;诗赋,则要求被试者当场撰写诗词,以考察其文化修养和文学才能。即使是口试,也有三种形式:一是主考询问式的;二是根据命题准备好答案提纲,再逐个口答问题;三是考生主动进行讲演,让主考和听众进行评议。这些测评形式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唐代科举及第后还要参加吏部铨选,合格后才能授予官职,这种将学业考试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更能选拔出真正的合格人才。科举考试使用多种人才测评方法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测评人才的素质,对现代人才测评方法的吸收引用和改革创新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从测评的计量方式看,科举制度对人的知识和能力测评以定性考察为主。
      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不可能孕育先进的人才测评技术,生产实践主要是靠经验进行,客观上没有发展人才测评技术的社会基础,加上中国传统文化重善轻真,崇尚价值理性,鄙夷科学技术,工具理性不发达,一切技术发明均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由于这种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人才测评只可能是以定性测评为主的计量方式。
      当然,科举考试中也含有将人才测评量化的成份。如将考生以成绩高下分出等第,宋宁宗时的太学考试已普遍实行十分制,规定太学考试以八分为优等。但是这些仅属于朴素的量化思想,没有严格的量化指标和明确的标准,还不是科学准确的定量考核。
      (四)从人才测评的规程来说,科举制度有一套严密的规范与程式。
      科举制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规范化的进程,包括科目的设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组织及实施等方面都有一套严密有效的规范化操作程式。隋唐时期科目多而繁复,宋代则不断变化与调整,至元、明、清则逐渐单一而简明,进士科目逐渐成为唯一的考试科目,考试范围和标准更加简明、规范,明经类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基本上包括在十三部儒家经典之内,元代变化为《四书》、《五经》,明代进而发展为《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实用类科目大致有史学、礼仪法律和术技三个方面,进士科则始终围绕经学、文学和时务三大主干内容进行。考试方式上,先有标准化的贴经,之后逐渐摸索出口义、墨义、经义等方法,最后定格为高度程式化的八股文。科举考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分级考试制度的确立,是科举制度规范化和正规化的重要方面,将考试由低到高划分为不同级别,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也有利于考试的组织。另外,科场管理分工细致、组织严密,整个考试过程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和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违纪惩罚措施。
      
      二、科举制度对现代人才测评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包含了丰富的人才测评思想,无论是在内容程序上还是在方法原则上对我们今天的人才测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而更好地指导现代的人才测评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现代人才测评应建立全面的素质测评结构,全方位、多角度测评人才。
      人才素质是多方面的,既有认知方面,也有非认知方面的,既包括品德、能力,又包括个性,如兴趣、爱好、意志力、价值观等。总的来讲,主要有两方面,即德和才。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和才的复合即人才素质的整体,要做到人才测评的全面性,必须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因此,根据特定测评目的实施的人才测评工作要对测评对象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全方面的透视和鉴定,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
      (二)现代人才测评需要运用多种测评技术综合测评人才。
      由于人是由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因而其功能表现为多层次、多角度、多序列的特点,要想全面客观地测评人各方面的素质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人才测评是测量科学中难度最大的,也是人类所有测量实践中最高级的测量活动。尽管测量专家研究并设计出了许多有效的测评方法,比如工作考绩、心理测量、情景模拟、个别谈话等等,但是每一种测评方法又不能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获得全方位的了解,单独使用只能获得某些方面的信息。因此,人才测评必须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多种方法并用可以提高人才测评的效度。目前,人才测评效度较高的评价中心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综合运用了多种人才测评技术,把受评者置于一系列模拟的工作情景中,让他们进行某些规定的活动,从而考察受评者是否胜任某项拟任的工作并预测其各项能力或潜能,使各种测评技术之间相互弥补,扬长避短,从而使测评结果比较客观有效。
      (三)现代人才测评应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计量方式,以提高人才测评效度。
      科举制度以定性考察为主来测量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够的,相比而言,定量考核内容具体,标准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随意性,提高了准确性。但是定量考核比较复杂,评价工具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单独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适合一切素质要素的评定,只有把定性和定量考核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才能保证人才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随着现代科技以及心理测量等学科的发展,人才测评的定量研究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我们可以在考核过程中,运用量化指标对人才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地分析测评,并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考核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
      (四)现代人才测评要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测评工作的众多环节都必须设计合理、操作规范。
      人才测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众多的工作环节,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实施。首先,测评要素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包括职务分析、修改完善;编制测评标准、内容必须全面确切,科学合理,同时要具有针对性,做到因岗而异;测评的组织和实施遵照逻辑顺序按步骤进行,不容前后颠倒或任意调整。总之,人才测评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倚赖于测评过程各个环节的科学设计与规范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人才测评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人才知识手册》编辑委员会.人才知识手册[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2]本书编写组.人才测评[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3]刘海峰等.考试发展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推荐访问:科举 启示 人才测评 制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