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时间:2018-12-24 03:27: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学生参与意识的强弱是学生能否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从课前准备、课堂环境、课后实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几方面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论述了如何做好课前的参与准备;怎样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和问题情境;怎样通过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建立激励制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参与意识 积累素材 营造氛围 创设情境 小组讨论 激励机制 课后实践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老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一节好的课,应是动与静、张与弛的结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从外部向学生灌输知识,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难以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得“如痴如醉”,而台下则是“昏昏欲睡”,这就会出现“教者烦恼、学者苦恼”等现象。
      
      一、课前积累素材,诱发参与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所以,我认为在教授新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参加调查、了解、测量、收集素材等活动,获取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感性认识,为新课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实际材料。我认为这样不但能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为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做好资料准备。
      
      二、营造宽松氛围,激活参与意识
      
      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参与环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使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激活他们的参与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过程。人的感觉具有迁移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情感调控中,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将学习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热情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可以诱发学生强列的学习欲望,并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一堂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是前提。如果能把学生真正引入到教学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这里已经开始涉及问题的本质了,学生一般不知道其中的内在原因,进入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四、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参与
      
      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使每一位学生有言可发,有事可议。从心理的角度说,学生在分组讨论活动中投入的程度要比听教师讲课的投入程度高得多。在教学浙教版七年级上第六章《数据与图表》这一章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自己确定调查内容,然后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案,写统计调查报告(以上活动要课前完成),最后每组汇报调查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可围绕小组调查的结果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以上活动要在课上完成)。在整个活动中,既有课上的,又有课下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既有个体的,又有小组合作的。而教师是整个活动中的一个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活动,学生们经历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建立了统计观念,认识到“利用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作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认识主体的地位。
      
      五、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参与意识
      
      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潜能,树立新的教育观,进行常识教育。对于学生自己发现的结论、规律或提出的与众不同的解法,我在课堂上从来不吝啬赞美的语言,总要适时给予表扬;对学生多伸大拇指,不伸食指。从鼓励学生敢举手回答问题开始,哪怕说得驴唇不对马嘴,只要敢发言就是一个勇敢的人,说不对没关系,一次、两次……只要积极思考总有说对的时候。同时我在教学中还经常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等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我的做法取得了成功,课堂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局面,有时候简直难以控制。对于作业中的灵活解答,我总是不吝夸奖,让学生在班上介绍解题思路;同时还鼓舞学生勇于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变苦为乐,化难为易,通过自觉、积极、努力的学习,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对于学困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和微小的进步及时鼓励。通过榜样励志、竞争励志、表彰励志等种种方式,既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氛围,大大激励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内在积极因素,又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课后实践活动,延伸参与意识
      
      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了学习过程的两部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向课外延伸。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如在学习上浙教版八年级上《统计的初步认识》这一章后,可设计如下课外实践活动:《身高与运动》,身高与运动之间有联系吗?和你的同学一起来参加这个课题的研究吧。你们可以去图书馆或因特网上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也可以去请教医务工作者,但是,别忘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抽样调查。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创造思维成果的舞台。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获得愉快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的参与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中学数学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意识 参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