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策略分析】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时间:2018-12-23 19:53: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呢?首先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朵花蕊吐露芬芳。其次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开启智慧。最后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数学 个性化 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为学习主体、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具有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中,才能不断内化、积淀良好的学习素质。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珍视学生的个性,如何在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呢?本文拟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朵花蕊吐露芬芳
      
      1.尊重生命个体,使学生敢于张扬个性。
      数学课堂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课堂上往往只有数字、符号、公式,而没有激情、缺乏生机和活力。有位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说:“有时我很想举手发言,但又怕万一讲错了,被同学和老师笑话。”一旦学生产生了这种瞻前顾后的不良心态,他的个性就难以张扬,聪明才智也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可能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使他们敢于和教师、同学平等对话,在互动交流中进行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最终在和谐的对话互动中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共享。
      2.真切关注学生学习活动前的个性差异。
      要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真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事实上,我们的学生绝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即使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现象,他们也会自觉调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而产生各不相同的认识。尽管他们的认识也许是微不足道的、错的,甚至是荒谬的,但这种认识对他们来讲却是“全新”的、弥足珍贵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组织个性化的“认识”活动,然后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以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认识。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基础上,出示3/4和3/5让他们进行比较。学生在激活思维的状态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想出了许多奇妙的比较办法。有的说:“我用画直观图的办法比较。”有的说:“根据分数的意义,我知道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因此3/4大于3/5。”思维灵活的学生甚至能在未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和通分的情况下,想到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的认识过程代替了教师的灌输,既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个体需要,体验到了不同层次成功的喜悦,又充分尊重了学生认知基础的个别差异性。
      
      二、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开启智慧
      
      1.灵活处理使用教材,把生活的源泉引入课堂。
      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积累都有差异。因此,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平台,首先要把生活的源泉引入课堂。目前有些教材设计的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脱节,有些教材只呈现知识的结果而省略了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对此,我们要开动脑筋,不失时机地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在教学“打折与成数”时,可以用城市学生熟悉的的生活素材代替原有的例题(如用学校调查的学生眼睛近视情况资料替代教材中农业生产资料来探究成数中的数学问题等)。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周长”时,首先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周长概念,接着就拿出一片树叶,问道:“怎样才能测量这片树叶的周长?如果你们想到了好办法,需要什么材料,老师可以提供。”起初学生们动用圆规、量角器、直尺等常规工具进行测量,不一会大家的脸上都渐渐露出为难的表情。然而这位教师没有越俎代庖,只是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有学生小声问:“老师,你有软的皮尺吗?”接着“老师,你有棉线吗?”“老师,我要用细的铜丝。”……学生们一声高过一声的询问,使这位教师感受到学生们发现的快乐和思维变通的兴奋,她也不由得为孩子们心智得到开启、提升而感到幸福。
      2.尊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时采取的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种种反映的总和。不同的学习个体,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稍稍留意就能发现,在同一教室里面,学生们听课方式多有不同:有的只是静静地听,偶尔作一点笔记;有的则喜欢从头到尾作笔记。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内向的喜欢独立思考,外向的则喜欢与别人讨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运用“提出问题――集体探索――定向求解――认识深化”的教学模式,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另外,做好数学课堂延伸,对优等生和学困生分别实施个别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探索作业布置的个性化:首先是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体现层次性,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布置特定的作业。
      
      三、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就一定要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提倡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呵护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性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而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能力。因此,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设计了一项综合练习:首先要求画出“××同学数学自主检测情况统计图”,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悟。一位学生写道:“前几次测试成绩起伏不定,像大海里的波涛时高时低。原因是我很粗心,没有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我想,只要再用心一点,全神贯注地努力,那么,在学习的大道上,肯定会留下我整齐的前进脚印。”
      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性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学生互评也是评价学习成果的有效组成部分。学习的小伙伴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帮助被评价者认清自己的学习现状,也可以从不同的思维方式帮助被评价者认识自己的误区。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较好的班级里,通过互评,不仅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学会倾听,更能够提供学生交流情感的机会。
      2.教师合理应用鼓励性评价
      必须看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最在乎的还是教师对自己学习的评价。教师一定要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尽可能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如一个学生板演多位数加法,忘了在百位上进位,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否定了。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这样做,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使学生建立了自信心,鼓舞了继续探究的勇气。当然,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也应该不断提高,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升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有争议、需验证的问题,可以暂缓评价,留给学生争议、思辨的空间;而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见解,则要力争做到评价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个性化 策略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