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_王澍:让传统有生气地活着

    时间:2019-04-24 03:29: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重传统”成为王澍获奖的重要理由,几乎所有评委的评价里面都有“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底蕴,又能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对此,王澍回应:“去保护传统,传统还是会消亡。所以,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如何能让传统继续有生气地活着。”
      王澍是中国“实验建筑”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曾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并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获得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其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
      神似作家
      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成长于西安。因为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一家人总是不停地乘火车搬家,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再到西安。母亲是教师,也是图书馆管理员,儿时的王澍整日泡在图书馆,翻遍了几乎所有被译成中文的世界名著。这让他比别的孩子早熟很多,并逐渐产生对同龄人的疏离感。
      报考大学时,家人不赞成王澍读美院,所以他选择了这个和绘画有些瓜葛的学科——建筑学。那时,他就开始跟各种艺术观念抗争,在班上总扮演变革的角色:同学都有睡午觉的习惯,他不睡,每天临欧阳询,和同学讨论书法;别人在教室上课,他去图书馆自习;别人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他四处寻觅后现代主义电影、后现代主义文学。
      大二时,王澍做过一个模型,灵感来自小时候有围墙的田野。随即,他就公开宣称“没人可以教我了”。大三时,拒绝画商业效果图,还带着同学到教研室谈判。现在回想起来,他还有几分得意:“关于自由表达,那可是这所学校7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开禁。”
      1989年,王澍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大型建筑作品——海宁青少年宫。建筑主体嵌入红色立方体,其构想据说来自田壮壮的影片《摇滚青年》中一群青年在故宫午门广场跳霹雳舞的画面。尽管当时王澍还远没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故宫午门的线索却也暗中注定了他的方向。
      上世纪90年代到处大兴土木,王澍拒绝了市场的诱惑。1991年,他隐居在杭州西湖附近的乡村,整天在家阅读与建筑没有任何关系的书,偶尔打些短工养家糊口。后来,王澍与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妻子:“在我们的工作室,如果没有我的话,这些设计的方案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没有她,这些设计基本上是不能变成现实的。”他们的儿子今年10岁,王澍每天一定要陪儿子玩一到两个小时。
      如今,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他喜欢教书,他同时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这在一线著名建筑师中几乎绝无仅有。因为实在太忙,他说他根本没时间打理家里的生活。至今他家里和普通中国家庭差不多,楼道里塞满了东西。不过这个房子也是他的一件作品,被人形容为迷宫,据说凡进入这个住宅的人都会感到它比实际面积大很多。
      “我觉得我若不做建筑师,首先会做一个不错的作家。”当他说到自己的建筑的时候,谈得更多的其实是文学和艺术,或许这是他与其他建筑师最大的差别。
      形似砖瓦
      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作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被誉为全球建筑界“诺贝尔奖”。在历届获奖者中,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翰·伍重,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皮尔·德·梅隆,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引来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普利兹克建筑奖给王澍的评审词是:“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以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不直接使用历史元素,却又能够唤起往昔。”
      “我有时候说,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生在17世纪,我曾经跟李渔见过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让人想到古代,但与今天各个城市中最常见的仿古建筑相比,又有种强烈的现代感。
      象山校园是王澍作品中体量最大的建筑群,墙面不抹灰,院子只造三面,使用了700万块从江浙一带收购来的不同年代的旧砖瓦,整体成本只有同等规模校园的一半。校园内有小河环绕,中部保留了几块农田,种着绿油油的蔬菜。据说,春天飞来的候鸟已经从300只增加到3000只。
      这天是王澍获奖后第一次回来,学生们为他送上了一束鲜花。此时下着小雨,雨水打在宽大的房檐上,顺着房顶的曲线有节奏地滴落下来,缓缓流进两侧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设计的水槽。远处的象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成为这个校区最完美的、自然的背景。
      王澍穿着黑色的麻布棉服,领子竖起,扣子紧紧地系到脖颈。他语调低沉,声音稍微有些喑哑。他随口背诵起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句子:“回忆也不止是某种印象,墙上的某个肌理,回忆可能包含着你开门的某个动作,你在院子里跟几个朋友聚会的那种气氛,你在某个走廊里无目的漫游的时候来来回回的变化,等等,你在隔壁的院子里听到另外一个院子里似乎非常遥远的声音,你穿过院子看到远处的人在活动,那种似乎近在眼前又甚至一个世纪遥远的目光……”
      对话主人公
      王澍建筑观之“寻找中国”
      记者:象山校园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请你先谈谈你设计象山校园的理念。
      王澍:我看过一个评论,影响中国城市未来走向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一个是北京CCTV大楼,一个就是象山校园,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我很高兴象山校园能够代表另一种方向。当时设计这座校园的想法是恢复带有中国传统书院气息的大学,一般古代书院都是在山边。一个院子,它不只是建筑,更要和它的理念有关,有导师、有学生,没有入学考试,没有毕业考试,随时可以进来,随时可以离开。就像孔子带着一群弟子流动变化,有点理想主义,但奠定了一个大学的基本气质。   记者:你设计的建筑强调中国传统,但仍有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色彩,并非传统的中国式建筑。
      王澍:这个时代的人扪心自问,我们学的西方的东西远远多于中国的东西。我们喜欢谈论中国的传统,但我们对中国的传统基本不了解,都是泛泛的。传统,你必须真的扎进去,对具体的某一件事情具体地了解,才可能开始谈论传统的问题。否则这种传统的谈论永远都是人造的、假装的、空泛的。
      王澍建筑观之“回归古典”
      记者:在东方和西方两种建筑观念之间,你是如何找到平衡点的?
      王澍:我的理解是,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你更要有自己鲜明的自觉性和特征,才可能在全球化当中有你的位置。你不坚持自己的文化特征,不爱护自己的文化,你就没有办法保持平衡。每种文化有它发展的脉络和源流,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贫穷落后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好,五四时期的学者普遍抱有这样的意识,这对今天流毒甚深。当我一开始明显转向中国传统的时候,也就是2007年象山校园建成的时候,很多人说这个人跟世界切断了联系。质疑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包括业界的评论,说我去探讨中国建筑,就意味着已经背叛了现代建筑的传统。但这是我的选择。
      记者:看过在象山校园你使用这些砖瓦,感觉经历了数百年,这些砖瓦都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感。
      王澍: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诗意体会,旧材料为什么被大家珍爱?它里面是有文化含义的。原来传统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丰富的多元性,光砖头,浙江省就有80多种规格。砖头瓦片全都是最简单的,我感兴趣的是它们像语言一样——没有说,语言哪个词、哪个字看不懂,但你把它们通过写作方式叠加在一起就会发生变化。当你想了很多,提笔去写的时候,它可能会帮助你找到文字的腔调,一旦开写,这里面发生的变化就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记者:在大量历史建筑被拆除的这个时代,建筑师实际上站在了保护记忆的第一线。
      王澍:是这样的。我们当年看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写的序言,对当时的保护状况已经潸然泪下。如果他们看到今天这种状况,又会如何呢?不单是传统的建筑,包括80年代以前的大量建筑遗存,按照我的观点都是要继承的传统。比如我做宁波美术馆,原来是废弃的航运大楼,我提出改造的建议,省了一半的钱,又保留了传统。
      王澍建筑观之“重返自然”
      记者:为什么一个城市里的建筑师会形成一种田园乡村的设计风格?
      王澍:因为我经常做的一些事情在当时看起来都是有点古怪的。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学习的时候,我一个人背着包按照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的路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他写过的所有村子我都去过,当时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人做这样的事情。我会临一本字帖几十年,我都觉得没有达到那个字帖原写人的精神高度和意识。我没有达到就不停止练习,很笨的人才会这样做。我可以很高兴地陪太太连续几天逛百货商场,逛到她累了为止,我兴致盎然地在观察生活,等等。我也可以在西湖边闲坐一天,看日出日落,这样也没有关系。我是一个智商不是很高,但是有点智慧的人。
      记者: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象山校园不仅是一组建筑,更是用建筑的方式对这个时代的教育模式的探索?
      王澍:我当时说,我的基本思路是来自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我觉得那就是亚洲大学的原型,你可以看到自然和人工交会的界面上如此自然的状态。我们老师有时候不喜欢我设计的教室,说太暗了,像修道院,我说你没看到那个走廊如此宽阔,你可以在走廊里上课;你看到那些像小院子一样的地方是半室外的,你可以去那里上课;屋顶可以摆凳子,你可以在屋顶上课;房子旁边有一棵大树,旁边很细心地经营出一小块地方,你可以在那棵树下上课。好的建筑实际上是可以教别人如何去使用,因为它某种程度上既回答了生活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今天生活的积淀。
      记者:最后,请谈谈你对中国建筑乃至城市规划的期望。
      王澍:我对中国建筑的理解就是它不能太强,它应该弱一点。只有当建筑弱一点的时候,自然才会出现,否则建筑那么强大,自然都是它的陪衬。实际上建筑不能过分自我,而是反向的,把整个怀抱张开,自然才会进来,否则自然会离你而去。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推荐访问:生气 活着 传统 王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