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意思 母爱似海,父爱如山

    时间:2019-03-30 03:25: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在写作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性思考  本文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颂歌,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文章没有描写父母如何爱孩子的具体画面,而是试图通过严密的说理、理性的思考,从内心深处阐明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富有理趣,是本文说理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两相比较
      作者运用比较的方式,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使二者的特征更加明晰。
      第5自然段主要讲母爱的性质: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无条件的。第7、8自然段则主要说明父爱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从孩子6岁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母爱和父爱各有利弊:母爱的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取。父爱的积极面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三、层层递进
      作者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即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层层深入,阐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转到以父亲为中心,然后最终与他们分离,并在自己心中同时拥有父母两个世界,从而达到奠定灵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础。文章第1至3小节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第4至第8小节从情感对象的角度进行阐述;第9、10两个小节是这一部分的总结。从“儿童”写到“母亲”再写到“父亲”,阐述过程如抽丝剥茧般逐层深入。
      文章的第1部分,也是按照儿童情感成长过程来阐述,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爱由最初阶段到成熟阶段的变化:(1)刚出生阶段:无爱的意识。(2)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3)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4)少年时期: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意识到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5)成熟时期: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一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的过程。
      总之,弗洛姆对于“爱”的理解,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的。他将“爱”放到人类存在的本质的高度去剖析,所以,他在文章中将爱看成是维系社会的根本所在,“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同是也将爱看成自己付出的一种回报。全文分析鞭辟入里,说理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将读者领进了他所精心建构的爱的艺术的理论大厦。

    推荐访问:父爱 母爱 如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