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浑身是谜的海蛇]海蛇

    时间:2019-03-29 03:31: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陆生蛇类的种种秘密已足够迷人,而与人类距离更大的、生活在海洋中的蛇类,就更富有魅力了。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700种,我国有173种。其中,海蛇的种数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全世界仅49种,我国占到了15种。可是,别看海蛇种数少,它们身上却充满着奇趣迭出的神秘之谜呢!
      在一些海外奇谈中,有些涉及海蛇中的“巨无霸”,非常惊人。一幅十六世纪的铜版画中,就描画了一条袭击船只的大海蛇,体长超过了船身,吞起人来简直像老虎吃个小兔子。类似的画面,在国外书籍上有不少记载,有的还正式记入某些航海日志 (如1848年8月6日英国巡洋舰“达达露斯”号的航海日志) 中。时至今日,关于长达几百米甚至千米左右的巨型海蛇的传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可是,尽管人们对巨型海蛇说得有枝有叶、活灵活现,却始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更别提展示实物让大家一饱眼福了。
      根据目前的资料,一般的海蛇长为1米左右,要是有3米左右,已属十分稀罕的了。
      不错,海洋中是有些像海蛇的怪鱼,如,有人就在澳大利亚海面捕到过这样的鱼,并且公布了照片。根据照片上鱼与人的体长比例来推测,那条像蛇的鱼也就只有4米左右。显然,即使这条鱼真是海蛇,也很难达到巨型海蛇的标准。
      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根据目前的资料,掀起巨型海蛇传说之“浪”的,很可能是下面的一些“风”。
      一是,太平洋中有一种巨藻,最长可达300米~400米,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藤,身侧满挂小旗般的片状物,浮卧于海面,不时晃动,忽隐忽现。
      二是,大群浮游于水面的海蛇景象。专家在广东沿海调查中获悉,渔民在捕鱼时,偶尔会遇到成群海蛇追捕群鱼的情景。更惊人的是,大概因为处于交配季节,有人竟然在马六甲海峡观察到宽数十米、长数千米的大群海蛇,真是浩浩荡荡呢。
      三是,活跃于海洋中十多米长的大王乌贼。
      以上所说的虽然不是结论,但是,如果只是片面地观察,然后赋予想象,确实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从而幻想出巨型海蛇来。凡是经过渲染的东西,一旦披上“目击实录”之类的外衣,其迷惑力将会被放大很多倍。这个米粉们以后可要当心了。
      虽然不少陆生的蛇也很擅长游泳、戏水,如眼镜蛇、银环蛇等的游泳本领就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陆蛇的水上功夫不可能是海蛇的对手。海蛇不仅可以长时间在水里游泳,有些还可以潜水长达数小时。
      单看外貌,海蛇很像鳗鲡;不过按照血缘关系,海蛇和眼镜蛇家族的成员是很亲近的。海蛇的祖先原本也是陆地“居民”,因为陆地上的自然环境剧变,终于被迫返回“生命的摇篮”——大海之中,从而披挂起一身适应海中生活的特殊装备,以至于在形象上与眼镜蛇等截然不同。
      海蛇具有船桨似的侧扁尾巴,既可划游,又可当舵,这就跟眼镜蛇那条圆柱状的细长尾巴相差很大了。
      更奇妙的是,海蛇的一对鼻孔不像陆生蛇类那样长在头部的两侧,而是朝天长在吻背。鼻孔有海绵状的组织垫和瓣膜,可以开关。这样一来,当它悠哉游哉地在海面游泳时,只需把头翘着,就不必担心海水呛入鼻子了。在“无风三尺浪”的海洋中,有了随时可以开关的瓣膜,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海蛇是用肺呼吸的,可是为什么潜水功夫却那么惊人呢?原来,另一套天生的装置为它提供了条件。它的肺脏像一只长袋,一直伸展到体腔的后部,可以贮藏更多的空气,就像携带着一个氧气罐。而它的皮肤,还具有吸收一些溶于水中的氧气的功能。
      海水咸得可怕,要是海蛇对海水中的盐分来个“照单全收”,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命呜呼。但实际上,海蛇体内的含盐量,和眼镜蛇等相比是不相上下的。那么,它是怎样保持体内较低的含盐量的呢?虽然说,覆盖体表的密密细鳞以及较厚的皮肤,筑起了抵挡海水的第一道屏障,但是,随着张嘴捕食时涌进体内的盐分仍然远远超出自身的需要。这时,一种专门分泌盐分的腺体——盐腺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有的海蛇,其盐腺位于口腔底部的舌鞘之中,只需将舌头伸出口外,就可以把盐分浓度比海水高很多的分泌物吐出去。
      陆地上的蛇类,不时地吞吐着的那两条长长的“蛇须”,很令人惊奇。这两条“蛇须”是蛇的舌头,也叫蛇信子,不过,它是味觉器官,是用来粘捕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分子的,相当于嗅觉器官。而海蛇生活在海中,生活方式不同于它那些“陆上兄弟”,所以舌头的功能已经退化,舌头也就变得较短了。这是“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的反映。
      陆生蛇类中出现两头蛇的事件,偶尔也有报道。这些两头蛇真是怪得有趣:有的确实有两个头,整个身躯像一个“丫”字,但因为它是某些蛇的怪胎,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畸形,所以并不是真正的两头蛇。还有一些蛇虽然只有一个头,但是倒退时仿佛是另一端(尾端)在引领着躯体前进,看着就像有两个头一样。尽管这种蛇的一个“头”是假的,可是动物学家却管它叫两头蛇。不过,其中有一种两头蛇不仅倒退起来十分自如,连头尾的形状和色斑也很相似呢。
      近年来,广东沿海经常有两头海蛇的事件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后经专家调查研究,发现所谓的两头海蛇是长吻海蛇。长吻海蛇的倒退动作跟前进一样利索,跟陆地上的两头蛇非常相似。原来,渔民们之所以叫它作海中的两头蛇,正是参考了陆上两头蛇的运动习性。
      据世界医学界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蛇口的约有4万人。海蛇都具有剧毒,但是,被海蛇咬死的人却不算多。当然,这和人们接触海蛇的机会不多有关。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据渔民反映,海蛇生性温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且咬人一般并不会致人死命。
      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攻击习性来说,犹如陆上剧毒的银环蛇不会主动攻击人一样,海蛇确实是比较温驯的。有的游泳者在海水中遇上游动的海蛇也平安无事。当然,一旦触痛了它,被咬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如果把海蛇养上一段时间,它的毒性会变得极强。可是,刚捕捉到的海蛇的毒性却比较弱。这可能是因为海蛇的大量毒液在捕猎食物中消耗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海蛇的毒液无一例外地都是神经毒素。因为这些毒素主要作用于横纹肌,所以又叫肌肉毒。有些国家利用海蛇毒作原料,免疫动物后取血,提炼出一种治疗海蛇咬伤的特效药,即海蛇抗毒素。
      在捕食鱼类上,海蛇是够拿手的。它们的食谱上有鱼、乌贼、虾等。
      然而,这种既有剧毒的利器,又善于吞食动物的海蛇,也会有大规模惨遭毒手的时候。有一次,许多海蛇尸体漂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湾的大浮标上,内脏已被很多海鸟啄出来吃掉了。
      可是,这许多海蛇浮尸究竟来自哪里呢?
      遭遇猛禽捕猎可能是一种原因。有人曾发现,海蛇被海鹰叼到半空中,由于仍然与海鹰顽强斗争,最终挣脱而跌落下来。
      除海鹰等猛禽外,鲨鱼也是海蛇的大敌。鳗鱼是海蛇的食物之一,不过,有时它们也会相互吞食,展开一场激烈的肉搏战。
      不过,这些生物间小规模的生存斗争,按理是不会造成大规模的伤亡的,但印度尼西亚万隆湾大浮标上的大量海蛇浮尸事件,至今仍然是一个无解的谜。

    推荐访问:海蛇 浑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