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高校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浅探】高校教学方法

    时间:2019-02-11 03:31: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从知识取胜提高到思想取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主动教学
      
      传统教师观是指传统教学中关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主要观点,它是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教师观,其主要表现为“教师中心论”。传统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权威教学,即承认并维护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群体地位,教师成为话语霸权的占有者,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受到压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作为培养人才的课堂教学需要呼唤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改革就是要促使教育工作者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使学生快乐生活,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如何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笔者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粗略探讨,以供商榷。
      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综合组成部分及相互作用的主体,互为依存。课堂教学理念不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同参与与互动的“全新”过程。新课程改革则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尤其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教学互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过程不再仅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与学生互动,共同参与寻求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地位与学生的地位是等同的,师生关系是平等而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愉快而和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受益,互勉共进。“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了“要学生学”的局面。学生把听讲和做作业都看成是一种负担。原因何在?因为他不是主人。怎样把“要学生学”改为“学生要学”?关键就在于教师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把学生作为主人。“参与式”教学就是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就是要求把学生参与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参与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
      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中曾提倡采用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毫无疑问,启发式教学法比填鸭式好得多,但是本质上没有改变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的定位,所以“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正确地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要启发学生更新学习观,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正是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五个转变”: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注重心智技能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
      
      2.丰富全面的教学目标
      
      “参与式”教学是改革和消除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过分注重学生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初是表现为外部活动,但由于学生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就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从中产生出主体的发展。这种施教法核心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参与式”教学法要求促使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多方面得到整体的提高,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片面发展,这一点也决定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多样性和多层面个体体验。”这就是我们主张让学生参与教学进行性,“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力求从质上而不是量上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个体自身的不断认识与提升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与结果的再现。此外,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许多最新的教学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提升学生、促成学生自我内在自觉性和内在智慧的不断发生,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的。
      
      3.形成公正、平等的学习气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唱独角戏、一言堂,这样的课堂气氛注定是紧张沉闷的,更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参与式”教学则积极倡导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而宽松的思维状态,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现和创造的机会。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能平等地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感觉,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心情愉悦,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美国学者里德利和沃尔瑟曾说:课堂是真正体现民主化理念的场所,教师是真正落实民主化理念的执行者,学生是真正内化民主化理念的主体。只有在学生积极且有效地参与和支持下,才有可能现实地营造民主氛围的教学过程。而且,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民主参与的感觉,察觉自己对课堂所应尽的责任,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借以改进教学。当然,让学生享有一定程度的民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弃监控权,只不过是学生共同“管理”班级这个大家庭,使每个家庭成员都为家庭的有效运转努力而已。
      
      4.构造多维的评价系统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下,教师通常把学生看成管教的对象,因而不重视也不愿意向学生学习,这使教师失去了从学生眼中认识自己,发展自我的机会。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这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参与式”教学则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参与式”教学更重视考察学生学生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当然,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教学中师生间的配合默契程度。教师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平等交流者。诚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提供学生深入探讨。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理论功底、严谨的学风和教风,还要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此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唯此,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间的相互合作的程度对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因此,这项指标主要评价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组织管理,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精神及合作交流能力。这就是“参与式”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
      “参与式”的学习评价注重发挥激励功能。这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地探究。每个学生在大家的热情期待中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而“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适当表扬和鼓励,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也是“参与式”教学积极倡导的,坚持为发展而评价,采取多元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参与式”学习期待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努力探究了,在他人的帮助下进步了,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的体验,他本身才能获得发展。发展有快慢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新知识的获取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最佳途径。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制作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改变过去仅凭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学节省了时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积极地思考与探究,而且还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使抽象的概念更形象而直观地呈现,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观念的改变一定会为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带来动力。“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及其特点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学习的过程。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他们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他人,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生在与同伴、老师及社会等多种交往中,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积极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能力。教学有法,不是一蹴而就,是先得“一法”后兼及“他法”,先学“一家”后师法“百家”,然后融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像练书法一样“入格”而后“出格”。
      
      参考文献:
      [1]边霞文.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下).教育文摘.周报,1999-02-24,(6).
      [2]张倩苇.现代教育新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1999,(6).
      [3]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7]里德利,沃尔瑟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参与 高校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