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提问有度,,课堂精彩] 精彩课堂

    时间:2019-02-03 03:25: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提问是古老的教学技能,只要上课总要提问,不过提问必须适度,恰到好处,课堂教学才能满堂生辉,否则提问则往往流于形式或画蛇添足。主要表现为:①杂,把好端端的文本“问”得支离破碎;②高,高高在上,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令人望而生畏;③散,漫不经心,问问答答,随心所欲,问题间缺少层次性,没有逻辑性;④泛,漫无边际,大而无当,令人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就是提问无度,无度则失衡、失效,有度则精当、精彩。那么如何把握提问的适度,所“适”的又是何“度”呢?
      一、角度――基于学生立场
      提问应该也必须从学生立场出发,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欲望、祈求,教学才不是多余的。否则目无学生,提问再振聋发聩,也是徒劳无益。优质的提问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质疑或发问,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应该是“代生立言”。通常教师需要思考:
      ①兴趣: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②参与: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的观点成为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沉浸: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承担对学习的责任?
      ④内化: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创造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机会反思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个人想法、感觉、态度、观点、经验和价值观。
      ⑤解释: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表达对个体主观世界、同伴的想法、中心思想三者关系的理解?我们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自身新的理解中形成新的问题?
      ⑥评价: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在不同媒介中检验新思维?
      二、高度――把握整体结构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提问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进行探索。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与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也就是说,问与不问一个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明确研读的大方向,纵览全局,感悟全篇,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做到一“问”立骨,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许嫣娜老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获得特等奖,高林生老师如此评价:“这节课整个的教学流程综合、高效。特别是对第3、4、5、6小节的理解,许老师以‘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为核心话题,统领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优秀教师用实践又一次证明了:精心设计的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三、梯度――合理安排顺序
      问题是研读的线索,每个问题都可以看成是研读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梯级。问题设计应该统筹全局,具有方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进,达到高潮,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比如《钓鱼的启示》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就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对文章哲理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以上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使学生研读文本的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更能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四、效度――立足学科本质
      王尚文先生说:“把全部都聚集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工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所以,语文课设置问题要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语言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效果,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提问,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精读课文,品味词句,联系具体语境和设身处地的体验,增进对文本的理解。更要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细节提问,引导学生弄懂深层道理,探究言外之意。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爱如茉莉》,着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使学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字词的“冷暖”。
      师:描述感人的画面与情景,哪个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没有表示)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探”字有温度吗?
      (师板书:“探”)
      生:应该是有的,因为阳光充满了温情。
      师:“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拟人的写法。
      师: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这样写比较轻……
      生:改了别的字就不是拟人了。
      (师生笑)
      师:完了吗?
      生: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打扰这幅画面。
      师:也像做儿女的一样,不愿意打破这样的画面。这些景语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温度的。同学们再读一读。
      (学生齐读)
      这个案例中薛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让学生既感受到“探”的独特,又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五、敏度――把握生成契机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穷尽动态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中突然出现的“意外”高度敏感,适时地捕捉转瞬即逝的契机,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鼓励学生挖掘所隐含的知识点,凸显思维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周益民老师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课堂实境并未如他所预设地进行:一位学生读课文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周老师也觉得这是个“问题”,就干脆抛弃了原先预设的方案,立足于课堂上学生即兴生成的这个问题,表扬学生“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参阅这则寓言的古文,就这个问题小小组讨论讨论”,指导学生“想象要符合事物的物性特点”。周老师以学生的问题为生长点,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进而完善了教材,让学生体验到了思考、品析、交流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活动中,课堂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虽然最后并未形成一个“标准答案”,但它起始于学生的真实问题,结束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在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学的使命――让学生学会探究。
      语文教学就对话意义而言,其实就是问答交流。提问就是引领,引领适度,效率提高。多思考提问设计的维度,课堂教学必然精彩纷呈。

    推荐访问:有度 提问 课堂 精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