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实施内容和途径_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分数

    时间:2019-01-15 03:31: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单纯个体的手工技艺提高已不能满足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创新的需要。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整体文化水平亟待提高,知识更新和拓展迫在眉睫,文章从现状、必要性、实施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对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继续教育;必要性;实施内容;实施途径��
      �
      收稿日期:2007―2―15�
      作者简介:吴博,(1980―)男,汉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高职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研究。
      
      一、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知识需求的现状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现状�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李铁映认为我国工艺美术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是脱离市场,没有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2)是脱离科技,过于沿袭传统手法,现代科技含量较低;(3)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水准的人才质量不高,数量不够;(4)是观念和体制落后,技艺交流不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健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在制度和政策上采取相应措施之外,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应该是一条有效途径。�
      近代以前,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人地位相对低下,手工艺只是一种聊以生存的手段。在技艺的流传上基本是师徒相承、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摹仿,忽略了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属性,这与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很大关系。以传统工艺美术苏州市为例,据统计工艺美术学会从事传统技艺的会员中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占总数20%,高中占40%,高中以下的占40%,整个队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二)必要性�
      1.从整体上来看,开展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整个工艺美术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使然。正如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所说,“如果一个国家要实现高教大众化,那么就非要发展短期的教育不可”,而短期的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终身学习”趋势下,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继续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2.从个体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艺美术企业基本上完成了由全民、集体所有,向民营研究所和个人工作室的转化。这种转化反映到继续教育方面,呈现的态势为:原来从事创作设计的人员,现在则需兼顾设计、生产甚至销售环节,不再有整块时间脱产学习,而对知识需要的范围在扩大,量也在增多;过去的管理与销售人员很多未接受过专业院校学习,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深感到知识的重要性,渴望学习;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希望在实践中继续学习。�
      
      二、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遵循的原则�
      
      首先,从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需遵循以下原则:(1)实施内容的多元化,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求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从业人员各方面的知识需求;(2)实施方式的创新,采取开放的实践教育方式,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和实地教学相结合,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其次,施教模式上需遵循按岗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因工种的不同和自身水平的差异,对知识的需求并不完全一样。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因岗施教,因人而教,切不可一概而论。�
      最后,对于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 应该视传承为第一位,它是行业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创新是第二位的,它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传承,只有传承好了才有可能作进一步的创新。理清二者关系,在继续教育实践中方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
      
      三、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内容和途径�
      
       “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立三年来,系统地开展了继续教育工作,分别举办了刺绣、紫砂、雕刻、红木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等专修班和高研班,培训人数近300名,很多学员已成长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
      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我们紧密结合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实际需求,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以及实施途径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继续教育的实施内容�
      1.理论知识的补充和美术基础能力的系统训练。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高等美术教育,对从事领域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对理论知识的需求成为整个继续教育的基础。需要从整体上了解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和设计史,进行专门史的学习,比如紫砂行业要注重陶瓷工艺史的了解,苏绣则要加强织绣工艺史的学习。要加强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开发和探讨。造型基础方面的训练是打好美术基础的关键。根据各门类来制定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陶艺和雕刻,在素描课程中侧重结构方面的练习和速写能力的提高,有意增加立体造型能力的训练;而刺绣的素描课程则注重线的运用,构成课程则比较注重平面、色彩的感觉体验和练习。�
      2.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会贯通。我国现存的大量传世工艺美术精品,其诞生和发展无不体现了当时先进的制作工艺和设计者的“匠心独运”。景泰蓝、陶瓷、苏绣、雕刻等工艺美术品类均包含了无机化学、材料学和金属加工等门类知识。一件精彩绝伦的工艺美术精品,较完整地体现了材料美、工艺美和形式美。正如《考工记》所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设计史和科技发展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从事工艺美术的人不了解现代科学技术与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水平,从事科学技术的人士又不知工艺美术对其技术与工艺的要求”。高新技术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同样促使工艺美术制作技术的提高。因此,增加设计创意思维与表达方面的训练将有助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理念的更新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3.技艺的交流和专业视野的开拓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就是保护它的技艺。解放前,绝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人受财力、精力等原因制约,往往是“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对行业的发展情况根本无暇顾及,也忽略了同行之间技艺的交流。这对个人技艺的提高和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如今,国内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深入人心,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也给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政府有关部门和协会团体可以组织从业人员到国外参观学习,参加作品展览和国际学术研讨,既可让他们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同时也能反观自身,知己知彼,更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求得进步。 �
      4.一定科研能力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要身怀绝技,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要安排专门教师指导学员收集材料、确定选题、列出提纲、展开成文,并对文章进行点评。实际创作实践和科学研究是互相促进的,在实践中归纳理论,反过来,理论又指导着实践,为设计和创作明确方向。�
      5.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了解。作为技艺和文化的传人,广大从业人员对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往往有着深厚的感情。文化积淀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从对传统的崇敬中汲取养分,依此激发培育他们的创作灵感,否则技艺可能会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实地考察,这是一种最直观的视觉体验,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6.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从业人员中大多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知识,对专业设计软件的了解和掌握几乎是零。对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包括基本操作、设计初步等内容的软件。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可以查阅信息、交流技艺、营销产品、宣传自己。�
      (二)继续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具体的措施和实施途径方面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尝试:(1)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各工艺门类的专修班和高级研修班,为合格者颁发相应的继续教育证书,并作为职称评定的条件。(2)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和讲座,促进技艺交流。(3)针对从业人员学历不高的实际,可以试行开办学历教育的课程班,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和适当的考核办法,合格者颁发成人教育大专文凭。(4)通过短期的职业培训,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者颁发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以上措施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针对特殊门类,政府还应当提供专门的继续教育补贴经费。�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明确提出了“资助研究,培养人才” 的政策,《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也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研究和培训机构正式成立并落户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全国重点建设中职师资培训培养基地的运行,提供了培训交流和研究的平台,相信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李涵.传承与再生-对吴地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上海工艺美术,2006,(03).

    推荐访问:继续教育 必要性 工艺美术 从业人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