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当前高等学校学风现状及对策] 学风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1-13 03:29: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黄金时期。而这些都需要有良好学风的保障。学风是包括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等内在品格的外部反映。古人对为学不乏论述,其中《礼记・中庸》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精辟地概括了学习的方法、态度和规律,从博览群书到虚心求教,再到慎于思辨,最终归于踏踏实实地实践,反映了学习中的方方面面。
      
      学风建设的意义和当前高校学风的现状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高校来讲,学风问题将影响其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从学生来讲,学风问题将影响其自身的学习绩效,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学风建设既是学校育才的需要,也是学生成才的需要,两者的利益密切相关,互相一致。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它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优良的学风是一种动力,能让学生感到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它也是一种约束力,能制止不良行为习惯和风气的产生与发展。因此,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学风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校学生都勤奋学习,学风最好。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受“全民经商”的影响,学风滑坡。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期至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有比较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在大学学习的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积极上进,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诚信为先,健康成长,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但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受多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感到困惑、迷茫,学风也因之存在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
      1.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色彩。部分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装门面”,部分学生则只看重学习成绩,把学习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还有的学生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对为什么而学和怎样学习都茫然不知所措。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现象。部分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用。部分学生则片面地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基础的训练,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能力”,结果真正的能力没有增强,反倒荒废了学业。同时,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影响,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沉醉于大学的自由,放任自己,缺乏理想抱负,追求生活潇洒,谈情说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泡吧聊天和玩电脑游戏上。
      2.学习纪律松懈、纪律观念淡薄。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下降、精力分散、不能严于律己,学习纪律松懈,作风疲沓。学生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现象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同学采取“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的态度,或打瞌睡、或看其他书籍、或交头接耳、或听音乐、或玩手机、或浮想联翩,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师教学情绪。因平时放松学习,部分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等抄袭现象严重。专业课结业考试临时抱佛脚,有的甚至存有侥幸心理,铤而走险,采用作弊的方式企图以抄袭通过结业考试。
      3.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正常学习。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承受来自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压力也对在校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等,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立性较差,心理脆弱,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从而给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等带来不利,影响到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受不住一些刺激和意外打击、不肯出头露面、不愿与人交往、经常游离于集体之外,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人际关系,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由此形成了学习能力不强和生活上不适应等问题,一些人对未来茫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彻底放弃努力学习。这些因素往往会对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
      
      当前高等学校学风存在问题的根源
      
      高等学校存在不良学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既有主观因素,亦有客观因素,不能简单归结到某个领域或某个群体。除前文所说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外,教师的教风、师风也是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观因素。教师是系统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忽视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课堂管理和学习过程要求不严是学风不正的催化剂。在教学原则中,教学的教育性是首要原则,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管好学生,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那么,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客观因素有那些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生源质量下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生源质量下降是近几年来高校招生不争的事实,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生的质量和高校的学风呈明显下降趋势。高校入学新生层次参差不齐,高考文化成绩相差较大,高考分数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生综合素质的差异,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很多学生基本素质较低,接受专业知识吃力,又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导致厌学。
      2.社会现象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诸如追求单一的物质利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客观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知识分子待遇较低等现实状况更为大学生耳闻目睹。各行各业减员增效政策的执行,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增大,难以避免地使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感到就业“前景暗淡”,心灰意冷,不思进取,以为学无所用不如享乐。此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冲击着高校,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以为不努力学习,通过各路“关系”一样可以侥幸毕业,这类思想导致学风的衰退。当然,这和高校教学管理者以及任课教师的师德密切相关。
      3.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影响学风。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合理或有漏洞以及有些制度执行不严格、考核和评价体系不科学等也是造成学风不正的客观原因。表现为课程设置和修读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管理不严、课程考核的考风和考纪不严等。这些问题反映了高校对学风的建设缺乏力度,而学生甚至教师也愿意钻学校制度方面的空子,放弃严谨求实的学风,鼓吹务虚和投机取巧。可见缺乏制度和管理上的保障,也是导致学风涣散的原因。
      
      加强和改进当前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着问题,就对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全盘否定。首要的任务是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以避免学风继续涣散下去。
      1.领导重视、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学风建设。高等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信息化及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多样化,高度重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明的纪律和科学合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请假纪律和考试纪律等。同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就等于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大学生理应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受到纪律的约束。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领导重视和严格管理,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2.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对加强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因此,我们要着重地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确保实效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正理想与现实、立志成才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增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报效祖国人民的统一,努力解决影响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端正校风,促进学风建设。好的学风源于好的教风,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师德师风的最高境界,高尚的师德师风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高校要像抓教学科研一样抓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把师德师风建设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广大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和良好的学风。通过师德师风的建设端正校风,校风正,学风自然正。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三者互为因果。
      4.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高校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咨询选修课,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正确处理心理发育中的新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综上,高等学校优良的学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品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可靠保证。当前高校的学生工作只有围绕学风建设,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活动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创建优良学风,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到学校工作的重心。

    推荐访问:学风 高等学校 对策 现状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