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精心设疑,数学教学更精彩

    时间:2019-01-06 03:29: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所谓设疑,就是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在编制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编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
      一、设疑于新课伊始时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兴趣。这种设疑使学生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受这种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为讲授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现行教材中注意这种疑问的设置,每一节新课的引入,大都设计一些诸如操作、讨论、实例等情景,都是一种设疑。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常常还要补充设置一些障碍性的问题。
      二、设疑于知识重难点处
      要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就要在教学重难点上有突破,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只有在重难点处设疑,才能产生波澜,才能使学生认识矛盾,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中,大多数学生通过预习、自制教学具演示就可以得到结论,然后我接着问:“你能说明得到的结论吗?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说明你的结论?”同学们都很好奇,议论纷纷,进而开始探究。这种悬念的设置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设疑于解题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落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教师应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时常出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1)x-2x+5=-2x
      (2)(x+2)(x-1)=(x+2)(x+3)
      (3)(x+1)(x+3)=3
      (4)x+3x+7=3x
      (5)x-5
      (6)ax+bx+c=0(a、b、c都是常数)
      学生很容易判定成(1)(2)(3)(4)(6)是一元二次方程,忽略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的内涵条件。这时教师的点拨只需打个“?”,引导学生再思考,看定义,作比较。
      四、设疑于貌似无疑处
      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不仅要在重点、难点处设疑,而且要善于在看似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因为此时学生往往因粗心大意或未发现问题而表现出漫不经心,思维处于“低谷”状态。这时教师应投石击水、巧妙设疑,再次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进他们进一步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无路可循时,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因势利导,可起到“吹皱一池春水”的功效。所以在课堂中即使是无疑的地方也要设疑,有些知识貌似无疑,但却蕴涵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学生往往自以为“无疑”,实际上,他们未必对这一概念中的关键字有深刻理解。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使学生搞清概念含义,可以这样问学生:这里的“有”能不能换成“只有”呢?这一问,就会引出学生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们可以不立即下结论,而是继续发问:“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通过这样的反问,学生经过思考,两种意见就能够很快得到统一,最后通过小结,指出“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唯一性,应搞清概念,不能随意乱用。
      五、设疑于枯燥讲解处
      教材中某些概念、原理知识,既枯燥乏味又属重要知识。如果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容易使自己口干舌燥,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如果教师在此设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活”教材,可于平淡中见神奇,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争论。教师再循循善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设疑于结尾处
      一堂好课,既要有好的开头,中间有一两次高潮,又应有好的结尾。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例如在教学“锐角的正弦”一节时,在小结了“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一个定值”后,我提出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定值呢?还有那些比值是一个定值呢?”这样,就为下堂课的内容抹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促进学生去思考、去研究,盼望着下节课的到来。有些学生甚至打开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促进预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贵在设疑,方式方法有多种,但无论怎样都应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情况,千万不可千篇一律,更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满堂问”,也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平淡无奇,也不能偏难或过易,更不能批评责难。
      总之,设疑要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使感知、深化、迁移三者紧密衔接起来,设疑的效果应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思维的浪花,荡起智慧的涟漪。这样才能引起全体学生高度的注意,增强听课的效果,进而积极思维,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艺术指津.四川教育出版社.
      [2]于漪.在探索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阅农,杨永厚.教育改革新视野.西安市教育协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数学教学 精心 精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