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中考热点――“嫦娥一号”题集】2018年中考时政热点题

    时间:2018-12-24 03:28: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7年10月24日,世人瞩目的“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她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进入深空探测新阶段。我们中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自豪,对“嫦娥一号”发射技术、太空环境以及月球地理环境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嫦娥一号”的考题将成为今年中考的热点。下列是与“嫦娥一号”有关的一些例题,供学生参考。
      例1从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始,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应用卫星发射阶段、载人航天飞行阶段,现已进入绕月探测阶段,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强大的航天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解析: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阶段的起步;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并安全返回;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答案:(D)。
      例2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响起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搭载曲目――《春节序曲》。已知地月之间的距离约为3.8×10 千米,则该曲目信息从卫星上发出,至少需要多久才能到达地球?(信息传播速度约为3×10 千米/秒)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路程、时间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三者的关系是s=vt,t= 。曲目传回的路程为3.8×10 千米,传播速度为3×10 千米/秒,代入数据可得:t= = =1.27秒。
      例3(1)“嫦娥一号”卫星在绕地运行过程中实施了三次变轨,10月31日,卫星在近地点600km处通过发动机短时点火,实施第三次变轨,变轨后卫星从远地点高度12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远地点高度37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直接奔向月球。成功变轨之后卫星的势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在绕月运行过程中,卫星多次实施“太空刹车”降低飞行速度,以便能被月球引力捕获从而进入绕月轨道。变轨后卫星的动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探月工程的第三期目标是发射探测器进行月面巡视勘察并采样返回地球,当返回地球时由于探测器与大气层摩擦而发热,所以要采取保护措施,这过程与陨星坠入地球大气层时相似。陨星坠落时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发生燃烧。则下落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机械能的因素及能量转化。在同一个星球表面,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变轨后的飞船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因此势能也增大。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实施“太空刹车”后的飞船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因此动能也减小。陨星坠落过程中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热(内)能。
      答案:增大 减小 机械能转化为热(内)能
      例4“嫦娥一号”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共有三级,头两级用的是常规燃料偏二甲肼,助燃剂为四氧化二氮;火箭第三级采用低温燃料液氢,助燃剂为液氧,液氢属于新一代无污染的火箭燃料。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偏二甲肼(用R表示)与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 O =3N +2CO +4H O,则R的化学式是()。
      A.C H OB.C HC.C H ND.C H N
      (2) 四氧化二氮易溶于水,如果加注四氧化二氮时发生轻微的泄漏,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是
      。(事实上在火箭发射过程安全技术极严,极少发生泄露事故)加注液氢时,为了防止结霜结冰,用稀有气体吹火箭的燃料管道接口,应选用化学性质(选填“活泼”或“不活泼”)的气体作为保护气,以确保安全。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用等式右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减去左边同类原子个数即可。氮原子:6-4=2个、碳原子:2-0=2个、氧原子:8-8=0个、氢原子:8-0=8个,因此一个R分子含碳原子2个、氢原子8个、氮原子2个,为C H N 。根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水稀释。保护气必须选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这样才不会与液氢或其他物质反应,从而确保安全。
      答案:(C) 用水稀释 不活泼
      例5 中国“嫦娥工程”主要分成“绕、落、回”三阶段,顺利实现以上三个阶段后,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届时中华儿女就能真正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请判断登上月面后宇航员能完成下列哪项事情?()。
      A.月球上万籁俱寂,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B.闲暇之余,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
      C.宇航员跳得比在地球上跳得高
      D.两宇航员可以面对面直接听对方唱歌
      解析:月球上没有大气,而声音的传播必须依赖介质,因此不可能听到脚步声,也无法面对面唱歌给对方,风筝需借助风力(空气流动)才能升空,因此无法放风筝。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小得多(是地球的1/6),在月球上跳跃会轻松得多。
      答案:(C)。
      例6阅读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探月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月球资源,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一是月球上能接受到丰富的太阳辐射,理论上可以在月球表面铺设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丰富而稳定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资源丰富,尤其是富含核燃料――氦-3,这在地球上非常缺乏。据估计月球土壤里含有大约100万吨至500万吨氦-3,10吨氦-3所发的电就可以满足我国一年的用电量。核能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所利用,目前核电站核反应堆使用铀-235作为核反应原料;太阳通过内部的核原料――氦发生核反应,从而发光发热。
      (1) 氦-3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有关氦-3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C.相对原子质量为3 D.氦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2) 核电站核反应堆中铀-235发生的核反应属于,太阳内部的核反应属于。()
      A.核聚变核裂变B.核裂变核聚变
      C.核聚变核聚变 D.核裂变 核裂变
      解析: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因此核电荷数即为质子数,核外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数与正电荷数相同,因而原子呈电中性。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之和。从元素周期表可知氦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答案:(B) (B)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热点 嫦娥 中考 题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