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数学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

    时间:2018-12-23 19:53: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新课标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敢疑敢问的精神就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质疑问难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明确地写入了基本理念之中。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题又是创造的基础,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唤起学生质疑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乐于质疑问难,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
      
      一、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敢疑敢问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教师总认为课堂教学讲是最重要的,学生完全处在被动地位,因而学生一般不敢向教师提出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更容易对教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尤其是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会担心提的问题不合适,会招人笑话而不敢提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及时矫正,对问题产生的模糊认识不能及时消除,长期下去问题成堆,以致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首先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杜绝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位教育家曾说:“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数学理解或数学解题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启发,循循诱导;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当讥讽,更不能惩罚,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学生一起来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质疑时,一些学生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对学生学习上的优点和点滴进步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宽松、活跃、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学生敢问教师奠定基础。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勇气。
      
      二、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李政道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们说:“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
      当我们教师上完一堂课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偶尔提出了问题,也质量不高。分析起来,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积极思考。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你今天得了多少分?”只局限于用分数的高低衡量学习的好坏。在美国,家长往往是问孩子:“你今天向教师提出了几个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这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学生主动去探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给学生质疑的一般方法。
      1.推敲法:数学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表达中常有一些关键字、词,一字之误,差之千里,值得仔细推敲。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书本的叙述是否正确?有无片面不确切之处?理论和实际是否一致?都要认真去推敲。
      2.因果法:在解数学题时,有时做对了,有时又做错了;有时解得很繁,有时却很难简化;有的思路可得到正确的结果,有的思路却导致了错误的结论,等等,都值得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变化法:如果改变条件,结论如何?一题能否多解或多证?
      4.反问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定理成立,它的逆定理成立吗?直接证法难行通,能否采用间接证法?正向思维受阻,能否采用逆向思维?
      5.推广法:在特殊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还能成立吗?平面几何中的有关性质推广到立体几何中来还能成立吗?实数集中的有关性质能否推广到复数集中?
      6.转化法:复杂的问题能否转化为简单的?一般(特殊)的问题能否转化为特殊(一般)的?综合的问题能否转化为单一的?隐晦的问题能否转化为明显的?高维(低维)的问题能否转化为低维(高维)的?正面的问题能否转化为反面的问题等等。
      要使学生会问、善问,还要求我们教师巧布疑陈,创设一定的质疑情境。情境是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及其所造成的气氛的总和。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下头脑好用,思维敏捷,在紧张的气氛下头脑常常判断失误,思维呆板。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巧布疑陈,创设质疑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巧布疑陈,创设质疑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精力主动探求,在情境中深思,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测性“质疑”。
      
      三、培养问难习惯,提高质疑能力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进矣。”这说明疑问是长进之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难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问。激疑启发的要点就是“无疑处生疑”,使一堂课沿着“无疑――有疑――无疑”波浪式的思维路线前进。
      (一)可以通过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给学生讲清质疑的重要性。如:牛顿从质疑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等等。另外还可举些身边的例子说明,为学生提供榜样。
      (二)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把哪怕问的问题再简单、再奇怪,教师都要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或是课后给予作答。
      (三)学生质疑,学生析疑。让学生质疑成为教学的引线,教师因势利导及时组织讨论。教学是师生信息相互传递的可控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随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释疑、解惑,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难是学习的开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的气氛中学习、成长,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推荐访问:质疑问难 中学生 数学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