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的形象_林黛玉进贾府贾母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0-02-23 07:28: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到《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贾母的形象,总会有一个统一的评价――疼爱孙辈,懂得享受,爱慕虚荣的封建老太太形象。特别是对于课文节选的其中一段,人们一直以来把此中的贾母认定为恪守封建礼教的老祖宗。笔者对此颇有异议,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一番。
      原文第一处: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原文第二处: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通过以上比较,现在的很多教参以及赏析文章坚决认为,细腻敏感的黛玉前后两次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说明她从外祖母的对话中听出了弦外之音。这话中之话有两个意思:一是《四书》作为四种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集,是男子们科举考试的入门书,走仕途经济道路的基础课程。而黛玉是应该老老实实守在闺阁之中的千金小姐,应以女红、贞德为要紧,所以在贾母看来黛玉的闺阁女儿要务失之偏颇。二是黛玉说的“只刚念了《四书》”,更是犯了大忌,女子无才便是德,认字本身就不加苛责,读《四书》已是超越身份范畴,而黛玉竟然说“只不过”,可见言辞之轻狂,所以贾母给了轻描淡写的回击。基于以上两点,贾母自然被盖上了“封建教母”的印章。
      但我在教学生这一课时,隐约感觉到这种解释的牵强。通读《红楼梦》,又读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后,我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贾母的回答是客气的实话,而黛玉的不同回答是由于缜密的角色定位。
      首先黛玉问“姊妹们”,这里因为有前面对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的简单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她们的身份,所以这里的姊妹们显然是指此三人。贾府里面的四姐妹,除了元春成为贵妃外,其他三人尚且待字闺中。姊妹四人的贴身丫鬟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们分别代表了琴、棋、书、画,而四位贴身大丫鬟的名字不仅仅是贾家诗书世家的写照,更深层代表了她们主子的特长。元春不在这里的姊妹们范围内,暂且不提。迎春人称“二木头”,虽然她下棋很拿手,但不会作诗也不去作诗,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她的诗文,甚至她连诗社也不参加,所以严格说不能算是读过书的人。
      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时候,走到探春的住处,“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很明显探春的特长是书法,学文作诗肯定是略逊一筹的,后来有钗黛湘三人为首作诗比赛,探春每次也作,但基本属中游水平,所以探春是读过书但读书不多的人。
      惜春善作画,为此曹雪芹煞费笔墨,还让宝钗为惜春画出“大观园”出谋划策。 惜春本人更是忙于作画和念佛,从不参加作文写诗此类消遣,她充其量就是只能认字的人了。
      由此可知,姊妹三人都发展了特长,而对于识文断字没有刻意钻研,所以贾母的回答有一半是实话。当然黛玉初来贾府,算是贵客,吃饭也要被让到尊位,贾母也是第一次见外孙女,自然要把对她的关照和疼爱放在首位。黛玉本人自然流露出气质风韵,可谓才气逼人,这些是一向对人明察秋毫的贾母都看在眼里的。所以贾母回答的另一半就是客气,既是对黛玉满腹才学的一种肯定,也是从和姊妹们的比对中表示一份赞赏。
      其次是黛玉的回答。黛玉在回答贾母问题的时候,只是稍微谦虚了一下,《四书》是儒家经典,后来黛玉教香菱学诗,给香菱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诗集,又和宝玉共读《西厢记》,可见她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贾家是豪门贵府,而林家是诗书世家(有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为证),两家的孩子应该从小就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况且黛玉来到贾府,发现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吃穿用度很是不俗,那么对子女的教育肯定也是相当地重视。她在这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加上她强烈的自尊和心底的自卑,也不允许过于贬低自己,所以她的回答既给姊妹们交流的空间,也给了自己三分实力的展示平台,可谓一石二鸟。
      但她在回答宝玉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是两样了,这跟贾母无关,跟宝玉的身份有关。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嫡孙,是贾家未来的希望。封建正统家庭对继承人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即便是不喜读书的“混世魔王”,同样逃不掉这一关。因此宝玉从小就在父亲的怒颜监管下攻读诗书。但贾家对女孩子们的教育相对轻松,所以贾府的女孩子才不失时机地发展了业余爱好。和男子相比,正常思维下女子肯定是相形见绌。女子读的书再多,和男子一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看来,黛玉的谦卑到极点的回答,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次是贾母本人对女孩子读书的态度,这是摘掉“封建教母”印章的关键因素。先撇开贾母本人,薛宝钗算是众姑娘中诗文出众的了,可在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黛玉的酒令里明显有《西厢记》的曲词,其他人并不理论,宝钗后来却是千小心万叮咛黛玉,应以女红为主,而不以诗文为意。这说明本身是才女的她,也坚定地认为读书写诗作文是最后的业余爱好,不应在此着意。可见当时这样的态度是封建正统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如果贾母是正统的代表,那么她无论在生活习惯还是思想观念方面,都应是极力地反对诗文词曲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回目里,鸳鸯宣牙牌令,贾母是第一个行酒令的,从酒令的风格里,可以看出贾母本人很会欣赏词曲,至少是个艺术爱好者。而之前贾母一行人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在潇湘馆中,有一处描写极能说明贾母对女孩子读书的态度。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从刘姥姥一个村妇(最能代表老百姓的价值观)的口中,我们知道当时人们对读书这件圣贤事,还是有性别上的界定和认可的。而贾母的态度却让人心生敬意。她首先是笑了,说明心中满意,后来还要补上一句“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岂止是心中满意,简直就是面上的得意了。而后来到了宝钗屋里,看到宝钗为了迎合长辈们的审美情趣,竟然屋子里面“一览无余”。贾母看到此种情境,是这样说的:
      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
      只怕这次宝钗的攻心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了。贾母很明显对黛玉和探春二人的素雅清朗的居室设置持高调欣赏和赞叹的态度。黛玉是满屋子的书,探春则是满屋子的笔墨纸砚,只有处事谨小慎微的宝钗居室是“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想隐藏自身才华的宝钗,偏偏遇上了欣赏年轻女子们才华的贾母,反倒是胸无城府暂时战胜了韬光养晦,贾母对女孩们读书的态度是相当明了的了。
      贾母并非是封建礼教顽固的捍卫者,反而在冥冥中对能走出礼教的约束、保持自身风格的晚辈们保有发自内心的喜爱。这其中包括黛玉的任性,王熙凤的泼辣,宝玉的厌恶读书,种种违背礼教的事情,她都能宽容在心。这绝非一个老顽固能接纳的。所以贾母原本是一个经历大风大浪后,处事波澜不惊,从容应对,并且多能以兼容、慈爱之心对待处于弱势的女子们的老太太。她虽生于封建礼教大家,却能以超脱礼教之外的心胸待人,真真是大家典范。

    推荐访问:林黛玉 贾母 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的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形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