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几点思考:惠农政策落实的意义

    时间:2019-04-15 03:20: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为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加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但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许多地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农民以真正的实惠,是当前各地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 惠农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 资金截留 资金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逐年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九年下发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真金白银”的惠农支农政策。各地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迅速作出反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中央政策相配套的地方性政策。
      当然,这些政策对农民减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城乡关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且已经产生了显著的作用,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在有些地方,情况却不尽相同,政策好但执行不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惠农政策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从其发展过程及整体构成来看,这些重大政策保持了自身连续性和稳定性,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对促进“三农”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回顾这几年的中央1 号文件,2004 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2005 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2006 年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2007 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2008年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2009年以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问题;2010年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为主题,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问题;2011年以加快水利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制约农业全局发展的薄弱环节问题;2012年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抓住了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动力问题。
      连续多年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巨大实惠,充分证明了中央关于“三农”问题大政方针的正确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农民占了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只有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繁荣稳定、农民的富裕小康,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二、惠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几年来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然而,在部分地区,惠农政策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
      (一)存在惠农资金中途被截留的现象。
      中央在实施惠农政策后,取消了农业税,而且每年还下拨大笔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那么,农民的负担是不是真的彻底减轻了?下拨的专款是不是如数发放到农民手中了呢?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情况远非如此。在一部分地区,农民负担变了样,支农资金被截留。在一些地方,农业税免征之后,合理或不合理的收费以各种面目出现,在个别村镇,农民负担比免征农业税之前还要高, 而且这也并非个案。在一些地方,对支农资金截留、缩水手段不断翻新。
      手段之一:变税为费。在农业税被取消之后,一些基层组织单位感到财力不如从前充裕,便想方设法,巧立名目,变换花样增收费用。把农业税转变为行政性专项收费,改由乡村组织集中收费为各收费机关分散收取,改面向全体农户收费为对要求办事的特定农户收费。
      手段之二: 借“集中使用”之名进行截流。一些地方干部认为,把支农资金分散给一家一户太少了,起不了多大作用,不如集中起来,或许还能派上其它大的用场。在他们看来,只要钱没装进自己的腰包,就不算什么大错。于是乎支农资金专款不能专用,而是被冠以其它美称,挪作它用。
      手段之三:搭车收费。一些非普遍性的支农项目,本该无偿资助那些够条件的农户,却往往被某些地方干部用作生财之道。比如说沼气建设补助和农机补贴,由于指标有限,便成为一些人手中奇货可居的商品,就等着老百姓托关系走后门来出价求购。
      (二)政策宣传不够,农民了解不多。
      在很多地方,农民对惠农政策不是很了解,造成政策悬空,缺乏对政策落实的监管。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原因:其一是由于农民没有知情的渠道。这是由农民的弱势地位决定的,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对时事政策兴趣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消息的渠道不多,这就造成农民对时事政策缺乏了解,或是在时间上慢了半拍。特别是贫困的偏远山区、库区,大部分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还不识字,只知道有很多惠农政策,但不清楚具体是些什么政策、为什么补贴、补贴的标准是多少、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得到补贴,这就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其二是由于宣传不够。一些地方干部忽视了惠农政策的宣传,有的甚至刻意隐藏,把本该透明的政策模糊化,担心老百姓了解政策后不好暗箱操作。于是把政策束之高阁,或是藏着掖着,农民不了解,也就相信领导说什么政策就是什么政策,红头文件变成了“口头”文件。
      (三)农资价格上涨吞噬了惠农政策的成果。
      虽然近几年农民负担减轻了,农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农民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成本,特别是农资、化肥价格上涨所致。央视《经济半小时》一则报道指出,中央财政新增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用以缓解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的影响,而中化集团与中国农资集团这两家垄断国企,单单通过钾肥涨价,就吃掉了其中百分之五六十。另外,由于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同,不少地方农资供应不足,出现了不法商贩哄抬物价、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也是农民收入难以实现真正增长的一个因素。   (四)注重资金补贴,忽视农民素质培养。
      在一些地方干部看来,能够把各种补贴发放到位,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至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那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很难取得明显成效。尽管上面有针对农民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项目,一些农户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但由于某些干部的懈怠心理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往往忽视了对农民自身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工作。这只能起到微弱的输血作用,而不能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
      (五)农民领取惠农资金成本较高。
      由于各项惠农补贴的性质不同,管理的单位也不同,如财政部门负责粮补、退耕还林、能繁母猪、油料、“家电下乡”等补贴,计生部门负责计生奖励补贴,民政部门负责低保、救助补助,卫生部门负责医疗补贴等。各项补贴发放的依据、要求各不相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补一发”,部门多头多次发放、农民多次领取的情况,这就带来了发放成本过高和领取成本不经济的问题。有的补贴仅几十元甚至几元钱,部分偏远镇(场)的农民补贴要到所在片区的中心镇(场)农村信用社领取,补贴还不够往返一趟的路费。
      三、如何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惠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要让惠农政策真正变为惠农成果,作为政策执行者的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抓住支农强农的根本动力。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
      对于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资金,要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资金的中途流失。首先,要求领导干部树立人民公仆意识,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对支农资金不伸手,不挪用,做到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尽快修订完善农民负担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做好各种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公示内容的审核、监督; 另外,要强化审查监管。不少支农资金处于少监管甚至无监管的状态,存在漏洞。必须加大审查力度,才能保证中央的惠农资金不“缩水”。
      (二)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
      注重公示公开,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监察部2011年11月21日联合下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严格落实村务、财务公开,按照村务、财务公开的要求,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的公示力度。发放惠农补贴的对象和依据、数据,村、组要严格把关,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核,经公示并且村民无异议后才能上报,补贴下拨后及时张榜公布。与此同时,各相关监督部门也要全面掌握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的种类、数额和发放标准,核实各类资金的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做到“三公开上一墙”,即公开政策标准、公开举报电话、公开受理单位,各类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在镇(场)、村两级政务公开栏上墙。对各类强农惠农资金实行阳光操作,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加强农资价格的市场调控。
      要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保障农资供应,维护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这需要多部门的齐心协力。各地要落实好扶持农资生产流通的各项政策,交通部门应全力保证农资运输,加大对化肥、农药等物资的运力倾斜。同时要加强对农资价格和质量的监督。工商行政部门要发挥市场监督的主体作用,对农资价格严格执行国家的农资进销差率和经营差率价格政策,销售的农资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对农资质量进行严格审查,严禁假冒伪劣及证照不齐的农资产品流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四)注重外部推力,更注重内部动力。
      政府补贴固然重要,且更乐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然而,领导干部,要懂得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才是农村发展的源动力这个道理。要把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落到实处,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送课下乡,送技术到田。另外,要积极扶持专业示范户,为广大的农户树立新型农民的典型。农业部今年将在3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五)注重探索创新。
      积极探索惠农政策和资金整合直通发放的路子,实现所有惠农资金“一折通”。整合补贴种类,简化合并惠农补贴的类别。同时,改革发放模式,在补贴发放的时间要求上,不能分项制定,应该统一发放。对一个地方而言,无论补贴的种类有多少,发放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总体上要围绕“整合资金、规范程序、集中打卡、社会化发放”的工作思路进行,重点是建立以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服务一站办、结算一线通、补助一折发、核算一本账为核心内容的“六个一”改革模式。通过探索创新,国家各项惠农补贴的种类、内部管理职能的分工来一次重新整合,以达到便民、便管之效。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让中央强农富农的决心,通过领导干部为民办事的真心,变成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作者:中共南昌县委党校教师,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理论研究)

    推荐访问:惠农 落实 几点思考 政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