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在嘲笑中走向成功 在犯错中走向成功

    时间:2019-03-30 03:26: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以色列科学家,他1941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个乡村,父母都是农民。1972年,他在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由于谢赫特曼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因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就难免与他人产生磕磕碰碰。或者说,他过得不是那么如意,甚至有人嘲笑他是个疯子。
      1982年,41岁的谢赫特曼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这年4月8日,他在大学的实验室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铝锰合金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固体物质。他异常兴奋,把这种固体物质命名为“准晶体”。
      谢赫特曼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了同事,但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人相信。他不但没有得到与同事分享惊喜的欢乐,反而遭到了无情的嘲笑。因为在传统理论看来,固体物质只有两种存在形式,要么是晶体,要么是非晶体,不可能有第三种,这就是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准晶体”的存在形式。
      谢赫特曼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同事,“准晶体”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几个月过去了,一切皆是徒劳,不仅没人愿意听他的解释,反而嘲笑他是个疯子。实验室的主管走到他面前,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不屑地说:“你为什么不读读这个?你所说的新发现是完全违背科学基本常识的,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被要求离开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
      一年后,无奈的谢赫特曼返回了以色列工学院,开始与材料学专家伊兰·布勒希一道继续从事对“准晶体”的研究。可是,他依然没有摆脱被嘲笑的命运,有的人甚至指着他的鼻子说:“本想你这个疯子去了美国我们可以安静些了,没想到你还是被遣回了。”
      1984年,谢赫特曼、布勒希二人同美国科学家约翰·卡恩、法国晶体学家丹尼斯·格拉蒂亚斯合作撰写了论文,详细地描述了制出“准晶体”的具体方法。争取发表这篇论文的过程很不顺利,众多的科学杂志都拒绝了它。一些编辑甚至嘲笑说:“我们不需要如此无聊的论文,更不需要违背‘科学常识’的论文。”
      经过不懈的努力,这篇论文总算在一家小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发表后,立即在化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学术权威公开站出来质疑谢赫特曼的新发现,美国著名化学家、两届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嘲笑说:“谢赫特曼是在胡言乱语,世界上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一些高校的老师还以这篇论文为例,教育学生要尊重“科学常识”,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做不学无术的“伪科学家”。显而易见,这篇论文根本没有改变科学家们对“准晶体”理论的否定态度。
      实践检验真理,时间解决问题。在经受了近30年的嘲笑后,“准晶体”理论终于得到了全世界最权威科学家们的一致认可。“准晶体”材料硬度很高,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加上具有无黏着力和导热性较差的特性,适合制造眼外科手术用的微细针头、刀具等,还适合制造不粘锅具、柴油发动机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活。谢赫特曼也因此成为了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一人独享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的奖金。
      2011年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拉尔斯·特兰德等人在解释谢赫特曼获奖原因时说:“他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了一种‘反常理’的现象——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他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争议,为了维护自己的发现,他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科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美国化学协会主席纳西·杰克逊说:“他的发现勇敢地挑战了当时的权威体系,是科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有自信就不怕嘲笑,已是古稀之年的谢赫特曼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科学需要质疑,任何新事物的发现,难免要遭受误解甚至嘲笑,经受住嘲笑而笑到最后也就成功了。”
      从根本上说,这个世界并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能够经受住嘲笑且勇往直前者的手中。

    推荐访问:嘲笑 走向成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