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从接受美学看中国古典诗歌中模糊性的传达:创作现代诗歌大全

    时间:2019-02-12 03:34: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高度凝练,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并提供了美的享受。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观点出发,通过对《天净沙・秋思》四种译文的分析,揭示了接受美学在中国古典诗歌模糊性传达中的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接受美学 中国古典诗歌 模糊性
      
      前言
      
      中国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诗歌王国,尤其是古典诗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更是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古典诗歌内涵丰富,有很大的模糊性,那么怎样才能在翻译中把诗歌的模糊性及由此产生的美感在英语中得以再现呢?本文将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着重剖析古诗英译中模糊性的处理。
      
      一、诗歌的模糊性与接受美学
      
      1. 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在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美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姚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lser)为代表的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通过对以往文艺理论的考察与反思,指出传统的文学的外部研究(以作家为中心的研究)或内部研究(以作品为中心的研究)都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割断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联系,没有考虑读者的能动的参与作用,由此他们提出了读者中心论的理论观点。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决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因素,相反,作品的意义正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即作品本身包含有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只有在读者进行阅读的具体化活动中,这些“空白”或“未定点”才能得以填补或说明。但是,由于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价值体验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即有不同的“期待视野”。
      2. 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
      汉语言内涵构成要素模棱含糊,语言涵义具有发散性、联想性,因而诗人易于在创作中直接利用汉语言这一物质材料构筑出含蓄、委婉的美的境界。另外,与西方文化偏于体用为二、灵肉相分的二元化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人则是体用不二、灵肉合一的一元化思维,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宏观的、整体的把握事物。因此,中国古代诗人就讲究“诗贵含蓄”,往往“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此外,中国传统美学所提倡的虚实观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的创作,使其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宋代的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就直接讲到虚写的重要:“炼字下语最是紧要,如说桃,不可直接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如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接受美学中所提到的概念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竟有些相通之处。如接受理论中指出一部优秀的作品本身充满着“不确定的点”和“空白”,这些不确定的点和空白也就是诗歌的模糊性。另外,接受理论指出要以读者为中心,这与中国古代所倡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观点颇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提倡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便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细细揣摩、品味。
      二、《天净沙・秋思》中模糊性的体现及翻译
      元小令《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之一,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全文如下:
      〔越调〕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原文中处处洋溢着模糊的笔触,每个人读完之后的感受和在脑中形成的画面必然不尽相同,因此就出现了理解和风格各具特色的译文。
      译文一Autumn
      Crows hang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翁显良)
      译文二Tune: 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m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
      译文三: Sky-clear Sand(Tien-ching sha)
      Autumn Thought
      Withered vines, old trees, crows at dusk;
      A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a few houses;
      An ancient road, a lean horse in the west wind;
      The evening sun sinking in the west,
      A heartbroken traveler still at world’s end. (Sherwin S. S. Fu)
      1. 词语模糊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千世界里,要用有限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发生的事情,语言的模糊性在所难免。和英语相比,汉语的内涵界限模糊,比较笼统,成发散性。其中一条就是英语中有明确的人称、数、时态等的变化,而汉语却没有。在这首小令中,有很多模糊的词语,“枯藤”中何为“枯”?“老树”中何为“老”?这里我们着重看一下三位译者对小令中“断肠人”的翻译。他们的翻译分别是:“the traveler”, “the lovesick traveler”, “a heartbroken traveler”。译文三处理得很好,用英语中表示伤心的惯用语来表达,比较贴切且保留原文中“断肠”的模糊性;而译文一只用了“traveler”一词,完全没有把原文中作者所赋予的情感表达出来;译文二把原文中内涵丰富的“断肠”二字仅限于“情”字,使译文读者丧失了他们本该享有的想象空间,这正是接受美学要求极力避免的。
      2. 句法模糊
      句法的模糊性是指句子结构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达和限定。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主轴而展开,尤其是诗歌更是主张以意统形。在这首小令中,前两句作者只是罗列了六个事物,中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词,其中的关系完全靠读者自己想象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模糊的艺术魅力。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在翻译中,译者要尽量保持原文中的这种模糊性,避免使原文中的画面变得单调、具体,从而剥夺译语读者想象力的发挥,使原文中深邃、朦胧和动感的意境在译文中荡然无存。通过对三种译文的比较,可以看出译文三较多地保留了原文的形式,把意象罗列起来,较好地保持了原文的模糊性。译文一首先在形式上采用了与原文不同的散文体,可以说改变了原文的整体印象。另外,译文一把译者自己对事物位置关系的理解明确地表达了出来,使原文中故意留下的许多“空白”都具体化了,刚好犯了接受美学中的大忌。译文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3. 意象模糊
      众所周知,中国诗人在作诗时,不喜欢直接表达感情,而是喜欢借助于意象。所谓“意象”,是指作家有了生活积累,经虚静深思后,由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的高度契合的产物。它使客观对象审美物化,犹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它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以象取意,以象尽意,要求有“象外之思”的韵致。在这首小令中,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也并非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它们身上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虽然简单,却含蓄、模糊,留下了无限的“空白”和“不确定的点”,让读者透过自己的“期待视野”去品味和联想。三种译文在移植这些意象时都用了不同的词语,足可以看出译者首先作为一位读者,对原作有不同的理解。
      
      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模糊性作为诗歌的内在属性,确实是诗歌创作的魅力所在。模糊性主要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故意留下的意义“空白”和许多“不确定的点”,通过读者运用想象去赋予它新的内涵,从而原作的价值才能得以延伸。译者们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不能把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美,一种若隐若离、朦朦胧胧、动态的画面变成千篇一律的静止的画面,而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自己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把原作中的模糊美传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马萧.文学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1990,(4).
      [4]穆诗雄.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5]陶友兰.从接受理论看古诗英译文化差异的处理[J].外语学刊,2006,(1).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赵彦春.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推荐访问:美学 传达 看中 诗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