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让学生学会读书,读出个性_保持个性还是学会适应

    时间:2019-01-07 03:21: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而且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出个性,进而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会读书 个性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些阐述的是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特别强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提倡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使其思维自由翱翔,产生属于“自己”的东西,收获应是“自己”的。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而且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出个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博览群书,形成积淀,提升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读出个性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做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真正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吸纳学生的正确意见,使课堂充满智慧挑战,呼唤情感投入,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活力四射的“群言堂”。如在讲《索溪峪的“野”》时,在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说:“同学们,这篇课文脉络清楚,这一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其中一个段(一个方面)为例,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索溪峪的野性美的,大家说选取哪一段?”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第二自然段。”我欣喜地说:“你们的意见与我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这一段的语言精炼优美,简直是诗一般的语言,让老师先给你们范读一遍吧?”一个叫郭闯胜的学生说:“老师,还是让我们自己美美地读吧,哪些句子不好把握,我们再请教您给我们示范。”我欣然应答:“好!你们带着问题自读自语,可以在书上作批注,不懂的地方合作交流,也可以问我,我愿意为你们指点迷津。”孩子们一个个神采飞扬,两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读得是那么投入,神情是那么怡然自得,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那么和谐,至今那动人的一幕还历历在目。
      二、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了解时代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等,要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备课不要依赖教学参考书,更不能只记“教参”中的一些结论,而要细细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感悟,像于永正老师那样读得课文倒背如流,熟记在心,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面对各种“生成”游刃有余、方寸不乱。每学一篇课文(讲读课文),我总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然后抓住重点语段细读品味。我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边读边画边作批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批注成果,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仔细聆听并适时适度地予以点拨,最后再由部分到整体,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让孩子们谈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或心得,从文章的写法上谈也可以,谈自己从文中受到的教育也行……这样一篇课文学完后,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比昨天更自信、更善良、更智慧、更善于思考,读书欲望也更强了。这样做也较好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又一核心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实施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搭建自己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
      (一)改变教师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像靳家彦老师那样进行“软备课”,即在备课时“预设”要充足,保证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所谓“富有挑战性”,不仅问题的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而且足以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如有的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有的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够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有的能够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如教学《军神》一课,我在引导孩子们初步整体把握文中的人物关系后,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题目是《军神》,“军神”指的是刘伯承,而文中却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沃克军医对刘伯承态度的前后变化,这是为什么?并让孩子们带着这个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反复读课文,细细品味沃克神态的前后变化,说话语气的前后变化等。孩子们时而皱着眉头,神情庄重地默读思考;时而在书上写着批注;时而情不自禁地与同桌唇枪舌剑;时而颔首点头;时而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的思维完全被这个问题激活了,整个课堂充满活力,精彩纷呈。
      当然,学生创造性的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成熟的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包含错误,但毕竟比那些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观点要好得多。同时,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管。教师要因势利导,巧于点拨,畅通学生的思维通道,关键是我们不能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认识的偏差,而要把学生认识的差异生成为教学资源,在阅读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对话、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学生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二)老师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对于文本材料来说,由于语言文字的包容性极大,因此,对同一个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语文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由于个性的差异而往往会出现多种答案。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学生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其阅读中的理解、感悟、体验、想象必然会有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设计问题时切忌用“一个答案的筐”,让学生往里钻。于永正、靳家彦、孙双金等名师在这方面都给我们作了最好的示范,我不再一一引述。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读书兴趣盎然,妙语连珠,思维与情感处于激活状态,他们的课例为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作了最好的诠释。
      教学无止境。我们要依托文本,根据学情,不断地摸索新的途径、新的方法,将新的教学理念无痕地渗透到阅读过程中,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方面多下功夫,使其真正学会读书,读出智慧,使每个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此而言,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永正.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于永正文集.
      [2]王一娴.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由翱翔”.小学语文教师,2003.5.

    推荐访问:读出 学会 个性 读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