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公共新闻环境下受众角色转变与异化 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

    时间:2019-05-19 03:28: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公共新闻正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视野,受众与媒介之间扮演的角色也随之转变,甚至出现异化,受众不再是传统新闻中扮演的接受者或者受害者,目前的受众正在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更成为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与此同时受众收到网络手机等媒体的影响而产生异化。
      [关键词]公共新闻;受众角色;异化
      马克思用“异化”的概念深刻揭示了工业革命给人与人类社会带来的副作用,而近年来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公共新闻正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视野,受众与媒介之间扮演的角色也随之转变,甚至出现异化,受众不再是传统新闻中扮演的接受者或者受害者,目前的受众正在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更成为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与此同时受众收到网络手机等媒体的影响而产生异化,特此讨论下受众角色在网络的作用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众角色转变开始于公共新闻的出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公共新闻这一思潮在美国兴起,首先从一些地区性报纸中生长起来。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的唐思在他的研究中总结了公共新闻兴起的主要原因:公众对于政治兴趣的丧失,公众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公众对于新闻界不信任感的增强,技术进步及其引起的新闻媒体生存环境的改善,战后西方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
      公共新闻这一概念自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很快。对于什么是公共新闻,目前比较权威的理论是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Theodore L. Glasser提出的:即把受众作为公民和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和受害者; 帮助政治团体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了解问题;改进公共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坐视其恶化; 帮助公共生活顺利进行。
      国内的一些学者则提出“公共新闻”的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就具体新闻理论和实践而言,“公共新闻”超越了简单的客观真实报道,进而强调媒介对社会生活的能动性改变。公共新闻更加重视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禀赋客观公正、解决问题的立场来报道新闻事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新闻”互动性和主动性的优势。
      由此可见,“公共新闻”一般是以新闻为由头,提供的“公共领域”保证政府声音的同时,也赋予了百姓平等的话语权,使舆论引导和政治监督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众地位是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受众的角色一改传统新闻中的地位,而在公共新闻中他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公共新闻的出现,使得受众得到了与媒体和政府契合的平台,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
      公共新闻泛滥同时使得受众角色异化
      2004年以来,在对于公共新闻的研究中,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被学界称为公共新闻实践的始作俑者。2004年9月,江苏省公推公选进入最后阶段,江苏电视台为此停播下午时段的全部节目,将整个节目时段让给1860节目组,对推选进行卫星直播,此次直播推进了选举制度的透明和完善,也成了公共新闻的初次探索。
      在第三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讲座”上,该节目主持人徐浩然把《1860新闻眼》定位在公共新闻(公共话语平台),他说“我们走的是一个中间路线,说任何新闻我都会保持中立,既不感性,也不理性,”如果说中央台新闻是以“上情下达”为主的“国计”新闻,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城市台新闻是以“下情上达”为主的“民生”新闻的话,那么,《1860新闻眼》可以说是作为省级卫视新闻的一次突围,是“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国计”与“民生”的有机结合,打造了整合“国计民生”的崭新平台。虽然目前的《1860新闻眼》已经停播,但是其首开公共新闻先河,浙江电视台便随之出现了类似的栏目《1818黄金眼》,该栏目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宗旨,以百姓的眼睛看百姓,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节目直播时长 60 分钟,这是浙江电视媒体首个直播时间长达 1 小时的新闻节目,也是浙江电视媒体中唯一一档 24 小时开通新闻热线的新闻栏目。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受众有更多的渠道参与新闻事件,随后公共新闻的栏目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如浙江经视打造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就增加了“网友有话说”,每天都会将网友关注的话题和评论播报出来,而采用网友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作为新闻播报的一部分已经不是一个栏目的做法,《都市快报》就专门有一个版面为摄影爱好者打造,刊登普通市民拍摄的照片,而网络制造的一次又一次受众参与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公共事件更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比如最近微博士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也正是通过网友的转发传播而上升到一个公共事件成为社会热点新闻的。
      一方面各种新媒体出现,将受众参与新闻的渠道大大拓宽,另一方面,受众的角色也在这些过程中逐渐有异化的表现。
      1.信息汪洋中的受众
      在众多媒介中,受众的求知心理在并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仍无法拒绝信息的易得性,而保持了这种信息获取的习惯,这便使人们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来扩展自身能力和本领的途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束缚。
      尤其是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超越时空的、高度密集的、极为现成并且获取便捷的各类信息,但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和网络信息的无限性成为了一对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选择太多就意味着无从选择,受众常常迷失在信息的汪洋中,我们无数次地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比较、选择,花掉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气力淘汰那些重复的、质量不高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但是,人们还是愿意接受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并常常不假思索地以它们为出发点,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选择和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下意识地逃避了在现实社会中努力获取经验这一自然而传统的方式。
      2.眼球利益下的受众
      媒体为扩大广告收入片面追求点击率何收视率,尤其是网络媒体不惜以大量媚俗信息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和庸俗的感官刺激的需要,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导致受众文化品位的降低和社会责任感的减弱。
      媒介为了争取巨大的商业利益,需要尽可能多的受众,于是把满足人们感官刺激的需要作为一种吸引眼球的有力手段,大量发布“黄色新闻”。媒介抓住受众的猎奇心理大做文章,夸大逸闻趣事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的部分,也许是一张新鲜刺激的图片,或是一个隐讳的标题,吸引许多受众点击进入页面看个究竟;还试图用偷拍等内容来留住访问者,刺激受众的偷窥心理。致使侵犯受害者隐私权的偷拍行为时有发生,而且网络媒介对这种行为结果的扩大传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近杭州电视台热播的《好奇害死猫》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抓人眼球的节目。
      某些网络媒介不择手段,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对一些“网络红人”大肆进行恶意炒作,追捧这些所谓的娱乐猛料的受众们的狂热与躁动同时也被用来娱乐着其他人。网络环境下“眼球经济”的概念盛行,必须要有新奇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才可能引起公众的注意,造势、炒作成为网络媒体惯用的伎俩。而最近一次便是国庆期间由天涯论坛策划的“小月月”这样一个虚拟的不存在的媚俗形象,在公众关注度上甚至超过了“芙蓉姐姐”的影响力。

    推荐访问:异化 受众 角色 环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