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让语文课起笔生花】 语文课

    时间:2019-02-09 03:28: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上课伊始,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诱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完成教学任务呢?成功的导语,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手段。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精心设计的导语,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精彩起来,整节课也如高崖泻水,让学生一听倾心。由此可见,导语是否精彩,关系到授课的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我就从导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语设计的原则
      1.导语内容的相关性。
      一篇语文课文涉及的作者情况、文体特色、写作背景、语言特色等相关资料很多,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承上启下,让学生既能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又能快速地进入新课学习。
      2.导语情境的趣味性。
      导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3.导语语言的艺术性。
      导入环节受时间的限制,语言必须从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做到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不能泛泛而淡。元代文人乔梦符形容优秀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分别为“凤头”、“猪肚”、“豹尾”,言下之意,开头应该短小精悍,神秘动人。
      二、导语设计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实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导语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法。
      1.温旧故,引新知。
      用旧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引导出来,温故而知新,使学生既复习旧的知识,又获取新的知识。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引出给“我”讲故事的长妈妈阿长。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普通女工,鲁迅没有为自己的母亲写过专门的纪念文章,却在46岁时,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长妈妈写了一篇专门纪念她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这样的题目特别吗?因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而作为文盲的阿长怎么会与这样一部名著联系起来呢?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带着对“美女蛇故事”的兴趣和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2.设悬念,激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向学生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解欲望,使其很快地投入课堂学习。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鲁迅先生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为什么他偏偏喜欢《孔乙己》呢?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课的开始我就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对解疑有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
      3.创情境,调激情。
      教师可借助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创设一个美妙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我首先用幻灯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生感受北国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然后撤去图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并播放课文上阕的磁带录音,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海的印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接着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和运用。在导入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适合每篇课文的导入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感情,从而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

    推荐访问:起笔 语文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