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时间:2019-02-09 03:28: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和焦虑,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这就需要大家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就业心理障碍的解决方法,引导他们减轻就业压力、克服心理焦虑,尽快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解决办法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心理上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大学生难免会产生诸如压力过大、焦虑之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从而直接影响顺利择业和就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认知心理。
      第一,自我认知不准确。一是产生自负心理。表现为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二是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第二,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于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一类就业乐观专业和金融、财经、政法类职业前景较好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情绪。
      1.悲观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主要出现在就业的去向是回生源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或一些在学校受处分学生身上。
      2.不满情绪。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市、省不满(包括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对家庭成员不满(包含对其的指导、干涉,对家庭的经济条件限制等)、对周围同学不满(如嫉妒),等等。视具体的个人的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
      3.焦虑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使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
      (三)社会心理。
      1.从众心理。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从众心理。
      2.攀比心理。它导致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舍其所长,就其所短。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因素,但关键在于自身的因素。毫无疑问,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骤增,远远超过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这些社会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但社会因素需通过自身才能起作用,若自身就业观念合理,能够正确地评价和对待自己,心态健康,也不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关键还在于就业观念不合理,不能正确地评价和对待自己。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解决自己的就业心理问题,首先是应该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
      (二)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主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努力寻求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确立就业目标。
      确立就业目标是保持良好就业心理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确立就业目标要注意正确认识自我,即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然后是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立就业目标,就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避免过高的心理预期。
      (四)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大学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搜寻就业信息及求职材料准备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大学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单位才可能信心十足。
      (五)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就是非常有用的。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的打击,依旧保持进取的勇气。真正的强者面对求职失败,会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
      (六)克服从众心理。
      大学生应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克服从众心理,不与同学搞盲目攀比,相信自己的实力,人的能力有大小,只有适合自己的地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价值。在众多的求取者当中,大学生应通过细心了解、精心准备,让自己的优势当“先锋”,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展示给用人单位。
      (七)提高大学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
      就业指导工作从只是“产品销售”转变为参与“产品设计”。从简单地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转变为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能较为全面地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摆脱原来就业指导工作“就事论事”的方式,注重从学生全面成长角度,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3]康文.大学生就业择业心里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

    推荐访问:解决方法 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