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对奈达的“翻译八步”的逆向解读】 奈达的翻译三大理论

    时间:2019-01-06 03:37: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以奈达提出的翻译程序的八个步骤作为视角,结合翻译过程的分析、转化、重组和检验,逆向分析其所蕴含的核心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即功能对等原则、读者检验原则及搁置冷却原则。
      关键词: 奈达 “翻译八步” 逆向解读
      
      尤金・奈达(Eugence A.Nida)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语言、文化与翻译》(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等。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奈达认为实际翻译程序可以归纳为八步:
      1.快速翻译原文,侧重文体。……重要的是要使译文节奏流畅。
      2.初稿应该搁置一旁约一周左右。这样,修订译稿时就可以获得全新的感觉,更加客观地评估译文。
      3.认真检查译文,特别着重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4.修改后的译稿要再搁置几天。
      5.从文体上检查译文。
      6.检查译文拼写、标点符号和格式。
      7.译文送交编辑或出版商审阅。有时,在译文送审之前还须经过译文未来读者代表对译文进行检验。
      8.采纳编辑或出版商提出的建议,尽管有些建议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和讨论。
      通过分析上述翻译程序的八个步骤(以下简称“翻译八步”),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涵三大原则,即功能对等原则、搁置冷却原则和读者检验原则。
      一、功能对等原则
      译文是否得当,传统的衡量准则是源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对应程度。但是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信息、文化等的交流,翻译的过程取决于译文的听众和读者所能接受的内容。所以,对译文可靠性的判断不能只停留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的比较上,更为重要的是接受者能否正确理解译文。因此,奈达提出,将原文的接受者对原文的理解和领会的方式同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理解和领会的方式进行对比来表述功能对等(图1)。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译者应以功能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在译语中准确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功能对等的最低限度的定义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而最高限度合乎理想的定义是:“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因此,奈达在翻译的“转换”过程中强调“使译文节奏流畅”,在“重组”中也着力指出要“认真检查译文内容……”。在第二次搁置后的修改中才“从文体上检查译文”。他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在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中寻找和源语(source language)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是交流,交流就要达意,而意义的载体是内容。所以奈达在翻译过程中强调信息的保存,而并不太重视表现信息的形式。他认为过于追求形式,必然会引起信息的严重流失,“形式只不过是传递文本信息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以上所说的“风格”、“形式”(style)应该称之为“文体”才较为准确。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其构成包括显性的文本因素,如语言风格、表达手法、结构类型等,以及隐性的背景因素,如民族特色、时代精神、阶级烙印、地域特点等。奈达主张,在交际活动中,信息本身才是至关重要的,以何种文体(style)实现信息的传递是第二位的,诗歌的翻译尤为如此,在信息与文体发生冲突时,只能牺牲文体而保留信息。从“翻译八步”中可以看出,功能对等原则一反传统理论,将翻译的重心转置于翻译的交流功用上,使译文的接受者能准确无误地获取原文信息。
      虽然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是翻译的理论上的合理标准,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正如一个心理学家所说,我们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探测别人怎么想。我们无法得知古代的人是如何对待和理解《荷马史诗》的;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读者的反应可能截然相反,如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也会不同。比如对农村完全陌生的城市读者可能不太认同乡土文学。对以上情况,我们以哪些读者的反应为标准呢?另外,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在风俗文化上有不少差异,龙在中国是高贵非凡的象征,而在西方多为灾难与邪恶的化身,西方读者怎么能够基本上按照中国读者理解和领会中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呢?总之,笔者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是宏观而理想的翻译标准,但其可执行性还有待商榷。
      二、搁置冷却原则
      “搁置冷却”就是完成对原文的翻译之后,把译稿搁置一段时间(一周左右)后,拿出来再次修改。正如鲁迅所言:“等到成文后,搁它几天,然后再看,删除若干,改换几次。”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创作完成之后,译者一般会处于一种“修成正果”之后的欣喜甚至是狂热状态之中,这样势必会产生某种思维定势,陷入先入为主和孤芳自赏的旋涡之中,导致译者对译作的纰漏和错误难以发现,甚至视而不见。所以译者要搁置译稿,净化思想,然后再以读者的眼光、批评家的思维冷静地修改译稿,这样才能客观公正,有的放矢。奈达在“翻译八步”中也主张对译稿进行两次“搁置”:初稿冷却一周左右,然后检查译文内容,特别注意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二稿搁置几天为宜,接着检查译文文体、拼写、标点符号和格式。这样,搁置文稿,冷却思维,清醒头脑,译稿中的不足与错误也会浮出水面。另外,文稿搁置期间,译者可能会对原文内容与形式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修改时自然可以去伪存真,优化译文。
      三、读者检验原则
      奈达在“翻译八步”认为,译文完成之后,有时先要经过未来读者代表对译文进行检验,然后送交编辑或出版商审阅,采纳他们提出的正确建议。过去,译文的检验大都是指定一个懂得源语和译语的人来进行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测定译文和原文的对应程度。这个方法的缺点是,这位懂得双语的鉴定人可能已经熟悉文本和内容的类型,用不着花多大功夫就能理解译文。对译文的正确评估,只能是通过检测只懂得译语的读者代表的反应来实现。这是“读者反应论”在奈达翻译理论中的突出表现。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有“老妪解诗”的检验方法。“读者反应论”最初是由17世纪英国诗人和批评家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提出的,奈达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评价译文必须结合译文读者的具体反应,最有效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四种:(1)邀请几位水平高的读者朗读译文,问题或错误的共发处可能是译文需要修改的地方;(2)仔细分析朗读者的面部表情,朗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与否、理解程度、有无兴趣等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3)请听过译文朗读的人向没有听过译文朗读的人讲述内容,如果读完不知所云,或者几个人在理解上犯了共同的错误,那么译文显然需要修改。(4)填空检测法。每四个词后空一处,再请人根据上下文填空,通过正确率来反映译文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也可以每九个词后空一处,再请人朗读译文,根据相应的错误提出修改意见。译学史上,奈达首次将读者的反应纳入翻译标准,并作为检验译文的方法,建立了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之间的纽带关系。
      总之,“翻译八步”体现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即以“读者反应论”为灵魂的功能对等理论,也反映了奈达在翻译实践中的翻译技巧:搁置冷却法和读者检验法。可以看出,奈达不但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而且暗示译者与读者的地位平等。
      
      参考文献:
      [1]郝鹏飞.玄奘与奈达翻译过程对比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9):139-141.
      [2]林书武.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1,(2):1-7.
      [3]熊德米.奈达翻译理论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7(4):85-89.
      [4]尤金・奈达著.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2001.
      [5]尤金・奈达,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逆向 解读 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