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总部体制沿革】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时间:2020-03-30 07:46: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是在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下负责人民解放军军事、政治、后勤和技术等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其基本任务是:保障中央军委关于作战和建军的战略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实现。总部机关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总部体制大体上经历了四总部、八总部、三总部和四总部几个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总部时期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管辖和指挥人民解放军及其他武装力量。朱德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军委各总部改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简称总后勤部)。徐向前任总参谋长(1950年以后聂荣臻代);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兼任总政治部主任(1950年4月罗荣桓任);杨立三任总后勤部部长。为了加强对军事、政治、后勤工作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对总部机关进行了调整、充实。
      1950年后,在军队正规化建设中,军委总部体制陆续进行了调整。为加强对全军干部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准备实行军衔制,1950年9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干部管理部,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兼任部长。这样,三总部实行了将近一年,就改为四总部体制。四总部主要领导为:总参谋长徐向前(聂荣臻代);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后方勤务部部长杨立三;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兼)。
      1951年10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总后军械部改隶军委炮兵建制,称军委军械部。1952年7月3日,总干部管理部改称总干部部,其下属局改称部。1952年10月,中央军委任命黄克诚为副总参谋长兼总后方勤务部部长,杨立三改任第一副部长。1952年11月4日,成立军委军事建筑部(1956年2月24日划归工程兵建制,1958年1月1日撤销),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兼任部长。1953年6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原属总参谋部建制的军事训练部和军事学校管理部改为直属中央军委。军事训练部,萧克任部长;军事学校管理部,张宗逊任部长。1954年1月26日,总后财务部改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称中央军委财务部,杨立三任部长。
      这一时期,中央军委直属的部级机构有八九个,但带“总”字的只有四个,即总参、总政、总干和总后。1954年9月以后,我国国防领导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重新设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全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机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成立咨询性质的国防委员会,国家主席毛泽东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成立国防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撤销原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职务,原来冠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各总部,从当年10月起,一律改为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各总部领导人不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八总部时期
      
      1954年11月,副总参谋长粟裕出任总参谋长。11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军委军械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王树声任部长。1955年4月21日,中央军委批准,以总参军事训练部、军事学校管理部、军事出版局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领导全军训练工作,刘伯承任部长(在南京主持军事学院工作,未到职,由叶剑英代理)。6月22日,中央政治局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负责陆军、空军、海军和后勤财务监察工作,叶剑英任部长。8月11日,经国防部批准,军委财务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财务部,负责全军财务工作,杨立三任部长,余秋里任副部长,主持工作(1956年8月任部长)。
      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八总部领导体制,即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1955年10月,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当时有3位元帅、5位大将、26位上将在各总部任职,这是我军总部高级将领最多的时期。1956年12月,中央批准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因病辞职的请求,任命谭政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任总干部部部长。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以后,为了节约经费,集中财力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军队数量大幅度裁减。中央军委根据1957年1月扩大会议《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和八总部体制在实践中暴露的缺点,决定对总部机关作较大的调整和精简。1957年5月15日,总财务部缩编为总后勤部财务部。洪学智任总后勤部部长,余秋里任政治委员(1958年3月李聚奎继任)。7月1日,总军械部缩编为总参谋部军械部(1959年3月1日又划归总后勤部建制)。1957年11月,萧克任训练总监部部长。1958年10月1日,总干部部正式撤销,在总政治部建制下成立干部部。同月,黄克诚任总参谋长。
      11月1日,武装力量监察部撤销,军事、政治、后勤监察工作分别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管理。12月11日,训练总监部撤销,其所属各部、局整编为军事训练部、学校管理部、出版部,纳入总参谋部建制。人民解放军的八总部体制改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三总部体制。
      
      实行了40余年的三总部时期
      
      1959年,总参谋部撤并了军校部、出版局,增加了管理局、外事局。原直属军委领导的通信兵部、防化兵部划归总参领导。
      1959年8月,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上,错误地批判彭德怀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并决定将彭德怀、黄克诚调离国防工作领导岗位。9月,免去彭德怀国防部部长、黄克诚总参谋长职务,罗瑞卿继任总参谋长。10月,洪学智因受彭德怀、黄克诚错案的株连,被免去总后方勤务部部长职务,邱会作任总后方勤务部部长。1960年4月,总后方勤务部改称总后勤部。1961年1月,谭政被撤销总政治部主任职务,罗荣桓复任总政治部主任。1963年12月,罗荣桓病世。1964年9月,肖华任总政治部主任。1965年6月,人民解放军取消军衔制。12月,罗瑞卿因受林彪诬陷被迫停止工作,由杨成武代理总参谋长。
      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三总部机关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经常不能有效地履行总部机关职能。1967年7月,张池明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1月军委组成政工组,取代了总政治部。1968年3月22日,黄永胜任总参谋长。1969年6月以后,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机关作了较大调整,撤并了一些职能部门,变更了综合、计划、供应、军工和科研管理体制,取消了不少综合工作和专业工作,削弱了对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领导。与此同时,由于形势所迫,又把中央调查部和国家体委、邮电部、四机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央气象局划归总参谋部建制。这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对于稳定形势,保证正常生产和工作,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些部门被纳入军队序列,与军事部门合并,使军队领导机构臃肿不堪,既不利于军事指挥,也不利于地方工作。1969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总政治部恢复办公,总政机关总人数不足200人,任务仅是负责公文的承办批转工作,大大削弱了总政治部的领导职能。1970年4月30日,李德生任总政治部主任。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黄永胜、邱会作等人被隔离审查。10月,被毛主席誉为“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开始着手整顿总部组织机构。从1972年开始,又逐步恢复总参谋部原编制体制,相继将原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一些部、委、局重新划归党和政府建制系统,总部机构臃肿状况得到缓解。
      1973年6月,张宗逊任总后勤部部长。8月,郭林祥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75年1月,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同时,张春桥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同年,根据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的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决定,三总部的编制体制又作了相应的调整。总参谋部:将直属中央军委的通信兵部改为总参谋部通信部,组建了第四部,恢复了动员部、装备部。总政治部:重新设立文化部和联络部。总后勤部:司令部改编为办公室,将供应部、企业部重新编组成财务物资部、军需部,恢复了军械部。为了加强全军的电子对抗和雷达工作,总参谋部于1976年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再次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职务。
      1976年10月6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张春桥被隔离审查,并撤销其总政治部主任及其他职务。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职务。三总部陆续进行清理整顿。8月29日,韦国清任总政治部主任。12月,王平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78年2月,张震任总后勤部部长。3月,杨得志任总参谋长。1978年还恢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和军事检察院,直属总政治部领导。1980年1月洪学智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在1980年进行的精简整编中,三总部机关人数减少了25%。1982年9月,又将直属中央军委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领导机关改为总参的业务部。同时,还调整合并了一些业务性质相近的部门。
      这两次精简整编,虽压缩了定额,体制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组织编制仍不够科学合理,机关大、干部多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1982年9月,余秋里任总政治部主任。1985年3月,洪学智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
      1985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的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三总部机关再次作了较大精简,机关人员压缩了45%。1987年11月,迟浩田任总参谋长,杨白冰任总政治部主任,赵南起任总后勤部部长,刘安元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88年9月,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总参谋长迟浩田、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1990年4月,周克玉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90年5月,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并入总政治部,成立纪律检查部。1992年9月,总参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防化部合并,组建总参兵种部;总后军事交通部与车船部合并为军事交通运输部,物资部与油料部合并为物资油料部,军械部改为军械供应部(1994年1月并入总参兵种部),解放军审计局改为解放军审计署。1992年10月,张万年任总参谋长,于永波任总政治部主任,傅全有任总后勤部部长。1995年7月,周坤仁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9月,傅全有任总参谋长,王克任总后勤部部长。
      
      世纪之交开始新的四总部时期
      
      20世纪末,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新的四总部体制。1998年4月3日,中央军委决定以国防科工委为基础,将总参谋部装备部、总后勤部的有关单位合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为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全军武器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任命曹刚川为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为总装备部政治委员。这次调整后,军队实行中央军委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四总部体制,改变了延续40年之久的三总部体制。总装备部组建后,军区机关装备部、军兵种机关和部队的装备部门也作了相应的调整,逐步建立起新的武器装备管理体系,实现全军主要武器装备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提高了武器装备建设的整体效益。
      至此,中央军委的办事机构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四总部,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装备部部长均为中央军委委员。
      2002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了四总部新一任主官:总参谋长梁光烈,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张文台,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政治委员迟万春。目前,四总部领导为:总参谋长陈炳德,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政治委员刘源,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政治委员王洪尧。
      
      (责任编辑 李树泉)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