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谦虚”、“谦和”的儒道渊源探:谦虚和谦和的区别

    时间:2020-03-26 07:46: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老》《庄》深蕴谦虚之道,《论语》厚含谦和之风;然当今辞书对“谦虚”“谦和”二词的内涵阐释及源流追溯均不尽人意。分析老子之“虚”、庄子之“河伯”及早期儒家典籍的“谦”与“和”,不难得知,我们的现今所说的“谦虚”,当渊源于道家思想;而“谦和”,则应是早期儒家“谦”、“和”精神媾合的产物。二词在词义上既交叉互补,又旨趣不同,也正由二家学说分歧所制约;是其对立依存关系的一隅体现。
      关键词:谦虚;谦和;《老子》;《庄子》;《论语》
      
      《老》《庄》深蕴谦虚之道,《论语》厚含谦和之风。查《现代汉语词典》,“谦虚”、“谦和”二词,分别训为“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和“谦虚和蔼” [1];与读书悟得大致无差。然寻根溯源,翻检《辞源》,“谦虚”词条所引文献晚自西汉杨雄《太玄经》;“谦和”则付之阙如①;甚觉未足称为“正本清源”。窃以为,二词所体现的精神实分别与我国早期儒道学说有着深刻的渊源;其词义差别也当因二家学说的分歧所致。
      
      一、“谦虚”与老子的“虚”及庄子的“河伯”
      
      应该说,《老子》五千字并没有单独论及我们今天所谓“谦虚”。但其“虚”的思想是该书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足够为“谦虚”的内涵提供充足的哲学依据。
      首先,“虚”是《老子》中关乎本体的概念。所谓“虚”者,即“空”:“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2]橐龠者,风箱。风箱中空,正合道体;正所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2]。(“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陈鼓应译,下同)
      在《老子》中,道“虚”的其它说法是“冲”或“不盈”。例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四章)[2](道体是虚状的。这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却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冲”者,古字为“盅”,器皿。以之喻道,取其中空,合乎道体“渊兮,似万物之宗”[2]的性质。
      此外,在方法论意义上,老子由道之“虚”而强调为人处世的“不盈”。他强调“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九章)[2],否定自以为是,自满自骄的浅薄行径。不过老子的“不盈”,却并不是要人因故守成,不思进取;而是要做到“洼则盈(低洼反能充盈)”(第二十二章)[2]的相反相成;进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四十五章)[2]。不难看到,这正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道体性质在人生层面的体现。
      与强调“虚”的精神相应,老子还将“谦下”的精神引申到政治层面。他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第六十一章)[2],认为大国要像大海居于江河下流。正所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2]可见,老子的“谦虚”,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2]的大气魄、大境界。
      与《老子》一样,《庄子》一书也并不直说“谦虚”,却充满着体认天道,保持谦虚的智慧。《秋水》篇中,“河伯”与“北海若”的寓言可说对此做出了最好的注脚。其开篇写道: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俟崖渚之间不辨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
      河伯由“持而盈之”到“望洋兴叹”,隐喻着面对“大道”要保持谦虚的道理。接着,由于河泊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骄妄,“北海若”遂语以大道,对河泊予以开悟。
      虽然,庄子只是借河伯引出“北海若”的谈话以阐发他的哲学思想,但故事的逻辑前提无疑包含着“满招损,谦受益”的谦虚精神。因为河伯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夜郎自大之“丑”,他与北海的对话将无从开展;他也就只是“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3];终究不过“坐井观天”,自居浅薄而不自知而已。
      
      二、“谦和”与孔子之“谦”及儒家之“和”
      
      如果说道家之谦是对道体体认前提下的“谦虚”,重在一“虚”,所谓“虚怀若谷”;那么儒者则是“彬彬有礼”原则下的谦和。
      首先说“谦”。与道家相通的是,儒家也明确戒绝骄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4];把“谦”作为自我定位的智慧:“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4],对天、道、人之大者保持敬畏。不同的是,儒家的“谦”更在于礼的要求:“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4],表现儒者身处庄重场合之时,哪怕被人看作“无知”,也不妨明知故问,保持谦谨;以避免出错或造成凝重的气氛,契合礼的精神。此外,谦还是儒者不断砥砺修习、提高自我的前提。对此,孔子堪称表率。弟子说他“循循然善诱人”(《子罕》)[4],“天纵之将圣”(《子罕》)[4],对他尊崇有加;时人也称赞他:“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4]、“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罕》)[4];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谨慎的。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4]、“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4]……可以说,正是孔子永不自满 的“谦”的精神,才使其不断超越自身,达到儒者“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4]的大自由境界,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
      其次,关于“和”。“和”的早期经典论述见载于《国语・郑语》。公元前774年;在周天子朝廷作司徒的郑桓公向郑国的史官史伯问周朝的政治弊端,史伯回答时认为周王朝所存在最大的弊端是“去和而取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5]将“和”与“同”区分,认识到某一系统需要不同事物调和搭配,以相摩相化,生生不息,保持系统的活力。此外公元前552年,齐国的晏婴认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以相济也”(《昭公二十年》)[6],与史伯的观点一脉相承。之后,史伯和晏婴等人的“和”被儒家的礼乐文化予以改造和发展: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7]
      将“和”作为“乐”的根本属性,阐释为系统中多元存在的的和谐运动;并意在通过“乐”将其施之于人伦,达到“大乐与天地同和” [7]的政通人和之境。正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7]。儒家将“和”作为乐的属性,其旨归在于促进等级制度下多元人伦序列的和谐共存。那么,在儒者的立身处世上,除了戒骄持谦外,当然也要“和为贵”(《学而》)[4]]了。只不过,这种“和”有所原则,与好好先生的“乡愿”不同,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4]的相异相磋之“和”,是“以礼节之”(《学而》)[4]之“和”。
      可知,早期儒家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谦和”一词,但其学说精神已经明确要求儒者要有“谦和”的风范。但“谦和”之“和”的内涵则与现在的“和蔼”颇有差异,其价值指向是儒者的和谐处世之道。
      
      三、结语
      
      儒道释三家学说,在中国素称“三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乃至至今),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显在与潜在意识之中。尤其儒道二家思想,作为本土学说,更加源远流长;我们当今使用的很多词语,都直接或间接渊源于其经典著作。例如,“天大地大”出于《老子》二十五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于《论语・颜渊》的“驷不及舌”(《论语・颜渊》)[4];“见笑大方之家”、“井底之蛙”出于《庄子・秋水》的寓言……等等不一而足。而从以上对道、儒二家相关资料的梳理,不难得知,我们的现今所说的“谦虚”,当渊源于先秦道家思想;而“谦和”,则应是早期儒家“谦”、“和”精神媾合的产物。它们在词义上既交叉互补,又旨趣不同,也正由二家学说分歧所制约,是其对立依存关系的一隅体现。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李梦生.左传译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之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注释:
      ①分别见《辞源》2911页“谦”字条及0502页“和”字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另,《辞海》与《辞源》大致相同,唯“和”字条训义出现“谦和”一词。分别见《辞海》914页“谦”字条及3983页“和”字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魏超(1981- ),男,湖北天门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