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试论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0-03-23 07:43: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2-0000-01   �� 悲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在审美对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审美对象,悲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悲剧是指一切具有悲剧性质的艺术作品。当然,不同的艺术类型都有其典型的悲剧作品,并且都具备悲剧的功能。例如音乐《霸王卸甲》、舞蹈《叹百年》、壁画《二桃杀三士》、诗歌《孔雀东南飞》和小说《红楼梦》等,它们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出动人的悲剧精神,因此,我们一般都称它们为悲剧。然而在文学作品中,最能表现悲剧精神的是戏剧,它是在人物的行动中展开冲突的,是最有利于通过冲突来渲染悲剧气氛的艺术形式。所以,狭义的悲剧则是戏剧中的悲剧。本文就以我国古典戏曲为对象,简要探讨一下悲剧的美学特征。
      �一、戏曲悲剧的类型
      �我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悲剧占居了极大的分量,究其类型,大致可分为性格悲剧、英雄悲剧、生活悲剧和命运悲剧四个方面。历朝历代几乎都同时存在着这些不同类型的悲剧,它们分别以各自的风貌特征,在戏曲文化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所谓性格悲剧,德国美学家里普斯认为是“灾难是由主人公本身的邪恶招惹出来的”��[1]�之类的悲剧。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性格“悲剧里的流血灾变,不是偶然的和外部的东西”��[2]�,而是内在的必然结果。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等都是性格悲剧的典范之作。当然,我国的古典戏曲中也不乏此类作品,像《霸王别姬》、《斩马谡》、《长生殿》等都是。正是由于这些悲剧主人公的主观因素,即其各自的性格缺陷,造成了此般悲剧。但是,性格问题并不是先天的、抽象的,尽管有先天的成分,也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在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大背景下,人们所形成的待人接物的通常形式,绝非单纯的人类自然形式的个性表现。霸王的刚愎,马谡的轻慢,都与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地位相联系;唐明皇的昏庸放荡,杨贵妃的娇纵任性,也是和他们极高地位的奢侈生活分不开的。因此,性格悲剧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英雄悲剧则体现了明显的政治色彩。此类悲剧主题通常充满了正义色彩,矛盾冲突激烈,主人公具有刚烈的性格特征,并且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鼓舞。例如《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等,都是反映政治斗争或者民族纷争的题材,悲剧主人公程婴、岳飞、周顺昌等人都为正义事业作出了极大的牺牲,面对强大而凶恶的对手,他们威武不屈,给观众以强烈的振奋和鼓舞,甚至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大无畏的抗争精神依然在感动着我们。由此看来,优秀的英雄悲剧,都具有着感奋人心的作用。
      �与英雄悲剧不同,生活悲剧将笔触锁定在微小的日常生活上,其主人公也都是选择那些生活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虽不曾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事业,却在为争取生活最基本的权利而挣扎,结果又被强大的反动势力所吞噬。如《窦娥冤》、《鲁斋郎》、《替杀妻》等,主人公遭受冤屈却无处申诉,面对流氓无赖横行霸道、权豪势要为非作歹、官府统治腐朽黑暗的封建人间地狱,他们被逼得无路可走,善良温顺的性格也迸发出仇恨的火花,但是他们的力量太渺小,而导致了非常凄惨的结局。此类悲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具有很强的社会学和历史学价值。
      �二、戏曲悲剧的常见意象
      �我国古典悲剧为了营造酸鼻催泪的悲苦氛围,常常选取凄凉、哀伤的意象,打破儒家传统美学“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原则束缚,从而表现出哀怨、悲愤、恐惧等较强的美感情调。
      �1.现实意象
      �悲剧意象中的现实意象,以自然意象居多。元杂剧作家常选用潇潇秋雨、飘飘冬雪等恶劣的自然现象来渲染悲剧情景,这些意象与故事人物的愁苦境遇相契合,也成为凄苦无奈乃至悲惨境遇的符号。如《汉宫秋》和《梧桐雨》中的汉宫秋雁与秋雨梧桐,凄清惆怅,是凄凉、萧瑟的符号,寄托了剧中人物绵绵不尽的愁思;再如《五侯宴》等作品,在冰天雪地的寒冷的冬季,凛冽的寒风和鹅毛般的大雪,不仅表现了恶劣的天气状况,也象征了死寂与愁苦,代表着摧残百姓的邪恶势力。
      �2.超现实意象
      �戏曲悲剧中的超现实意象可分为鬼魂意象和梦的意象两类。而鬼魂又包括冤魂和英魂。古典戏曲中的冤魂,多是社会底层的安分守己的小人物,他们被生活和社会逼迫得无路可走以至沦为冤魂,阴森、凄厉的气氛更增加了戏曲的悲剧情感。如公安戏《窦娥冤》中的窦娥生前尽受磨难又被诬陷致死,死后冤魂难散以求沉冤得雪。至于英魂,理所当然是担负正义事业的英雄人物的鬼魂,如《东窗事犯》中的岳飞父子,他们在抗金战争中浴血奋战、报孝朝廷、屡奇奇功,却被奸人秦桧所害,成了“负屈衔怨忠孝魂”,悲凄酸楚,却是民众崇敬、惋惜的对象,从而流芳百世。
      �作为超现实意象的梦,也可分为两类,即爱情梦和冤情梦。首先,爱情梦是因为剧中人物因相思之情在现实中无法被满足而在睡梦中的宣泄。如《汉宫秋》、《梧桐雨》等,帝王、嫔妃无法左右自己的感情和命运,遂以梦来转移心中的苦楚,抒发爱意与相思,结果梦境又终被打碎,情感就更加地凸显出来。而反映冤情的梦,是那些深受封建政治经济压迫的普通劳动人民,有苦不能诉,有冤不得伸的现状在睡梦中的不自觉流露。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作者借他人之梦表达自己所想。如《蝴蝶梦》、《绯衣梦》等作品中的梦,皆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借梦来抒发幽怨和愤怒,寄托了人们对“青天大老爷”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戏曲悲剧的审美价值
      �1.“哀而伤”、“怨而怒”的抒情性
      �我国古典诗歌文学因长期受儒家传统美学“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原则的束缚,表现出含蓄蕴藉的特点。而戏曲悲剧不同于此,它在讲述故事的同时,着力宣泄创作主题的主观感受,甚至对有些场面反复吟唱,具有“哀而伤”、“怨而怒”的抒情性。如《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承受着天大的冤屈,临死前向天哭诉,直接抒情,情感表达极为夸张、强烈,这一点与古典诗歌有明显的不同。
      �2.求喜尚乐的娱乐性
      �比较文学学者乐黛云曾说:“中国的戏剧虽然也用于酬神,但不是为祭奠,主要是为娱众。如何使群众更乐于欣赏接受,这才是主要的审美要求。”��[3]�戏曲悲剧也无例外,具有求喜尚乐的特征,注重娱乐性,被称为“寄情消遣之书”。
      �从内容上讲,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擅长表现重大严肃的社会政治事件不同,它更侧重于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满足人们的消遣需求,具有娱乐的功能。因此,即使剧中人物的遭遇非常悲惨,依然会有或多或少的喜剧性情节的插入,造成我国古典悲剧悲喜混杂,很少有“一悲到底”的情况,更多的是以“大团圆”结局来结束。这样非但不影响作品本身的悲剧性,还成为一种独特的悲剧形式,也丰富了戏曲悲剧的类型。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审美追求等密切相关。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悲剧作品众多,其美学特征也极为丰富,我们应该运用理性的思维透过戏曲故事的表象深入分析其本质,探寻悲剧的成因,从而激发起整个民族的自省精神和觉醒意识,加快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国的悲剧理论。
      �
      �注释:
      �[1] (德)里普斯.古典文艺理论译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17
      �[2]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82
      �[3] 乐黛云.中西文学比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11

    推荐访问:美学 试论 中国古典 试论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 悲剧的美学特征 悲剧与喜剧的美学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