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浅析隐喻认知与新词的语义变化_2018最火网络新词

    时间:2020-03-06 07:30: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1-0077-01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新词新语层出不穷。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人类语言中隐喻的运用,阐释隐喻和词语发展的关系,以便加强对新词新语或旧词新意的理解。
      关键词:隐喻认知 语义变化 山寨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更加促使了新词语的诞生。认知学的兴起和发展为词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隐喻是人类重要的和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言中隐喻的运用,阐释隐喻和词语发展的关系,以便对隐喻和认知语言学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加强对新词语的理解。
       一、什么是认知隐喻
       传统的隐喻研究一般把隐喻当作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段。现代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刘丽2004)。著名学者汪榕培认为隐喻是人们用一个领域的经历的用语来表达另一个领域的经历。经常是用日常生活领域的用语来表达抽象的或者新的经历(汪榕培2003)。网络中出现的很多新词语就是这样产生并被人们接受的。学者赵艳芳也认为,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赵艳芳2000)。隐喻创造了新的现实,隐喻把这种现实限定在语言之内,从而使运用语言的人易于接受(刘丽2004)。如3Q 为"Thank you ! ",B4/BS说成是“鄙视”,RPWT 意为“人品问题”,BH 意思是“彪悍”,HC意思为“花痴”,等等。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人类使用隐喻,可以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情况。被动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的限制,或者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的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其结果就是隐喻。所谓主动使用隐喻的情况, 就是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着现成的词语或表达式,但为了更好地表达他的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他选择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束定芳2000)。
       二、隐喻是词语的变化机制
       隐喻与词义的转移,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外在世界的一面镜子, 在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层次, 即人的认知。人类存在于客观世界中, 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对其进行认知加工, 形成身体经验、认知策略、文化规约等方面的概念结构, 通过语义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概念和意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 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王寅2002)。最终必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来分析(Langacker 1987)。由于客观世界及人类的认知水平都处在不断发展深化之中, 所以语义体系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不断扩展演变, 以适应新的需要。
       语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义上。词义的改变主要有三种形式: 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指称对象的范围扩大。如汉语中的“江”、“河”, 古义分别指“长江”、“黄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指称对象的范围缩小。如英语的net 原指任何“网”, 现在的一个新义是“电脑网络”。词义的转移是指词的指称对象改变。转移后, 有时新旧义同时并存, 但通常是旧义不复存在, 而新旧义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涕”原指眼泪, 现代汉语中, 除成语“感激涕零”、“痛哭流涕”还保留原义外,“涕”均指鼻涕。不难看出, 语义演变就是指称转移, 即意义从一个所指转到了另一所指, 其中隐喻起到了载体作用。隐喻包括转喻, 因为隐喻和转喻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机制, 而是一种连续体关系(刘正光2002)。
       隐喻思维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Lakoff & Johnson (1980) 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的本质是隐喻性的。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 即始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target domain) , 它的基本作用是将始源域的某些特性映射(mapping) 到目标域上, 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语义扩展和演变得以实现。
       三、“山寨”的演变
       流行的词语“山寨”的波及范围很广。"山寨"的意思本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或有寨子的山区村庄;也可以指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如云南侗族山寨等等;在现在社会中“山寨”还有地理位置偏远隐蔽、政府难以管理的隐含意思。因此,“山寨”首先因聚居地偏僻难管的特点与地下工厂发生相似联系,于是“山寨”工厂指代那些偏僻隐蔽难以被政府部门查封的工厂;“山寨” 手机最初只是“山寨”工厂生产的产品,由于这种产品与三无产品的“防伪”特性发生相似联系,“山寨”的词义发生了二次隐喻,产生仿冒、伪造的新义项。“山寨”经过无数反复的使用和联想,其仿冒、伪造意义逐渐巩固并约定俗成, 完成了从言语词向语言词的转型,并为人们所接受(孟凡启,赵海燕2009)。于是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诸如“山寨”张柏芝等等之类的词语。其实正如孟凡启、赵海燕在其文章中所说的: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之中。词的多义在本质上源于词的隐喻性表达,而且是普遍的。词义的变化总体上遵循从一个领域或逻辑的意象进入另一个领域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建立在人的隐喻或转喻认知方式之上的(孟凡启,赵海燕2009)。
       四、结语
       隐喻对新词新语的出现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隐喻这一认知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新的事物和现实;反过来,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方式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和接受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为我们语言的发展贡献很大。我们可以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于词汇学和传统隐喻研究提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以及新词新语是如何经过隐喻产生新的意义, 这对于我们做研究工作以及传播我们的文化所做的翻译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胡湘婉,女,(1986.06 ),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09级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推荐访问:语义 隐喻 新词 浅析隐喻认知与新词的语义变化 隐喻认知新词语义变化论文 浅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