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在大漠里播洒希望|播撒希望

    时间:2019-05-21 03:27: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是一个城郊型农业小镇,位于乌达区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全镇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只有10333亩,其余大部分为沙漠。在这个全镇只有5708人的小地方,出了个大名人,他就是乌海市劳动模范郭金奎,多次被自治区、乌海市授予公益事业优秀个人、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农区实用人才、十佳科技先进工作者、生产能手、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当地人则称他为大漠神农。
      1992年,老郭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乌兰淖尔镇,满眼黄沙,身无分文。最初他守着一个单纯的梦想:勤劳致富,一定要让亲人过上好日子。他在农场承包了70亩别人不要的生地,带领一家人拉犁、耕种,辛苦一年,交了各种税费后却所剩无几。妻子埋怨、亲戚叹气,都没动摇他的决心。他一干就是四年。精心的耕耘终于换来了收获,全家人也觉得有盼头了。
      1996年,老郭响应发展温室蔬菜的号召,最先建了2亩温室。村里人说:“一个外地人,连水地都没种过,也没咋见过菜的人,还想温室种菜?真是异想天开!”。老郭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在科技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当年温室的柿子、黄瓜和辣椒一亩的年收入就突破了万元,老郭一下子成了万元户。那几年里,他购买了农机具,饲养了20多只羊、5头猪,还盖了新砖房,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正当老郭打算种养殖双管齐下,大干一场实现致富梦想时,黄河突发决口,新盖的房子、粮食、准备养殖的草料、农具和刚建的两栋温室瞬间化为乌有。灭顶之灾,一下让他回到贫穷的原点,眼前黄河泛滥过的一片泥泞中,发家致富的希望似乎渺茫了……
      灾难过后,他很快冷静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积极投入到生产自救活动当中。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他让孩子出外打工,自己养了1000只鸭。稍有好转,他再次新建了6亩温室,当年就实现收入6万元,他成了当地的能人。他在梦想征途上又起航了。
      勇于探索,大胆试验,穷则思变打开致富门
      老郭从承包70亩农田开始,就已不满足于大田作物传统的种植方法,为了找到致富路,他大量阅读农业科技书籍,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方法。在科技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1996年他在乌兰淖尔镇沙漠中建起了第一个日光温室。老郭带头种植温室蔬菜,在当地引起效仿。别看老郭文化不高,但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不只取经求教,更爱琢磨,每年都要拿出两栋温室进行新产品试种,进行多种方法的试验。一样的温室、土地条件,在老郭手里,产量大、质量高、病虫害少,产品价格自然也比别人高。
      他的致富故事轰动全镇,这种勤劳致富、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乡邻。
      科技创新拓宽致富路,温室大棚变成致富“聚宝盆”
      2004年,老郭在参加赴山东寿光现代农业的考察活动后,眼界大开,增加了他科技种田的信心。之后,他经常自费去外地了解、掌握更先进的种植培育技术。比如:改进温室通风和取暖措施,采用节水灌溉和膜下滴灌、暗沟栽培、卷帘机等新技术;引进西瓜“惠兰”、尖椒“长剑”、西红柿“美国一号”等新品种。他家31亩温室每年向市场提供无公害蔬菜瓜果约155万斤,一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2004年他开始尝试尖椒套西瓜的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尖椒套西瓜立体栽培技术”试验成功。这项技术操作简便,病虫害少,每亩收入达34000多元,比传统种植多收入10000多元。所产西瓜由于产品优质很快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几倍还供不应求。2009年此项技术通过了乌海市科技局的科技成果验收,2011年被乌海市科技局评为“科技创新三等奖”,推广到乌达区、海勃湾区各乡镇,每年覆盖150亩左右。
      几年下来,老郭真还成了一个种养殖的大行家、人人佩服的土专家,种植的30多栋温室大棚也成了他家的“聚宝盆”。
      合作社搭起致富桥,为农业增收上了一个“新保险”
      走上致富路,老郭的思想活了,思路宽了,眼光从小“家”转向了大“家”。想到自己一穷二白来到这里,他要报答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他开始琢磨如何使更多的乡邻富起来。
      2007年,他注册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己组成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郭金奎蔬菜水果专业合作社”,作为法人他申请注册了“金奎”商标。合作社实行民主决策,科学种田,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种植全过程服务。合作社从最初6户基础成员发展到400多户,42名外出务工的农户也被吸引回来种温室。合作社统一工厂化育苗,在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共育黄瓜苗30万株,柿子苗50万株,茄子苗20万株,无偿发给会员,供200亩温室生产,减少农户购苗支出40多万元,当年平均一亩比传统育苗多收入5000元。合作社2008年产值达到750万元,带动大田种植300余户,技术服务面积总计3500余亩。合作社还与山东签订了长期购种合同,引进了节水灌溉、补光灯应用、立体栽培、生物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技术。2009年,合作社在老郭的带领下试验成功了日光温室尖椒、西瓜立体栽培技术,推广种植面积60亩,总产尖椒60万公斤,西瓜15万公斤,仅此一项技术实现销售收入240万元,每亩温室增收可达3万元。老郭温室里的种苗也成了金字招牌。
      在老郭的带领下,合作社收入逐年增加,社员每亩温室纯收入实现2万元左右。合作社每年定期召开2次现场观摩会,老郭实地指导、讲课,带动周边地区1500多人种植温室大棚一千多亩。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当地种植结构日趋合理,品种向多元化发展,品质日益提高。2011年,合作社总产值比2008年翻两番,社员纯收入达到4万元,农户们都说是合作社为他们的增收上了“新保险”。
      在蔬菜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老郭进一步开阔思路,抓住2010年在乌海举办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的契机,带动合作社成员培育60万株花卉苗木,为绿化乌海园林城市贡献力量。2011年,乌海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乌海园林绿化的花让农民种,政府的钱让农民挣,老郭积极响应,带领合作社成员承包农户29亩土地种花,每年育各类花草100多万株以上,全部用于海勃湾地区园林绿化,为合作社成员搭上了增收致富桥。
      做家庭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创造沙漠地区温室大棚致富神话
      2006年,老郭被评为农业科技特派员,率先成立了家庭党支部,以家庭党支部为依托,为周围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和技术指导,为他们垫付购买籽种、化肥、棚膜等农用物资,无偿帮助近50户周边居民发展日光温室。如郭胜利、张秀秀夫妇,上有老,下有小,土地少收成差,郭胜利只好出外打工养家。乡里分给他家一栋扶贫温室,村里有人小看他,说:“郭胜利、张秀秀会种温室,我们眼睛也会喝两碗荞面。”老郭知道这事后,手把手耐心地教张秀秀温室种菜,当年她的温室就挣了1万多元。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又承包了一栋温室,把出外打工的丈夫叫回来和她一起种温室。过去种大田,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在老郭的帮助下2亩温室年纯收入约3.2万多元。短短的几年里,她家装修了房子,买了各种家用电器和三轮车,成了村里的富裕户。农区居民罗贵平想建温室没钱,郭金奎知道后,主动帮他垫付了1.5万元。
      2009年和2010年老郭连续被乌海市和内蒙古科技厅评为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他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带动海勃湾地区的农业合作社更快发展,市政府请老郭去海勃湾高效农业园区作农业带头人。2009年以前,海勃湾高效农业园区有不少农户宁可去外面打工,温室租给别人去种。当时2000元就承包一亩温室,租种的人还不多。老郭通过蔬菜工厂化育苗,无偿给社员提供黄瓜、茄子、西红柿种苗等并进行跟踪技术指导,海勃湾地区有130户参加合作社,当年有50户农民种植他提供的种苗,平均每年每户每亩一茬收入就达2.5万元。在老郭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农民种蔬菜的积极性提高了,现在每亩温室承包费已提高到5000元。2010年乌海市4户市民慕名而来,承包温室学习种菜。陈四一家承包3亩温室,老郭提供黄瓜苗1万株并进行技术指导,当年纯收入实现6万元,2011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当地市民得到消息想过来和老郭学习种菜的络绎不绝,使当地温室供不应求。他带领家人集约化、工厂化无菌育苗,通过给社员无菌优质的苗木提供,再进行跟踪服务,制定详细的蔬菜生产标准,形成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用农家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最终统一品牌的“六个统一”,带领农区居民实现科学致富,走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市场”的农业合作新模式。
      由于他的家庭党支部的带动作用,家庭党支部已成为一条拉近党与群众关系的绿色通道,成为一个向群众传递真情的连心桥,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依靠、信赖、共同维护的“家”!乌达、海勃湾区有260多农户受惠,实现了家庭致富。
      老郭在追求梦想的征途上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各种荣誉桂冠。2012年元月中旬,乌海市冬季蔬菜现场会在郭金奎专业合作社基地召开,老郭成了名副其实的种菜明星。□
      (作者单位:乌海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滨艳

    推荐访问:大漠 希望 里播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