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冗沉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时间:2019-02-08 03:25: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解读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日渐丢失往日的本色。语文课堂丢失自身本有的芬芳,那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弥漫应有的芬芳――语文味?语文课堂必须“冗沉削尽留清瘦”,必须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才能积淀民族文化,丰富智慧,提升人生境界。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文味 理性回归
      
      一
      语文教学在本该有的轨道上日渐跑偏且渐行渐远,从教语文十多年,我越来越迷茫,语文课是越来越难上,越来越不会上,越来越不知道究竟该怎么上。
      我多次在县内开课,虽每次开课都会受到诸多好评,却有种说不出的莫名与怅然,总觉得自己的课堂少有了活力与灵气,就像穿着跑偏的小沈阳一样,顿悟却不知所措。近些年,我听了不少县内外名家大课,可越听心就越冷,熟悉的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学科独有的迷人魅力,钟爱的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学科独有的味道,肤浅的讨论代替了深入的剖析,热闹的课堂缺失精神内涵。
      二
      “语文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是人类生命真情的高歌低吟,其深沉的底蕴和巨大的张力要靠对文本语言的细细咀嚼和悠悠品味来领会”。语文深沉的底蕴与巨大的张力,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或许仅仅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于是语文课堂上呈现这样的风景:小组交流,学生代表交流发言,老师不管对错,皆给予鼓励性评价,学生的个性得到空前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体现,可老师是当讲的没有讲,当点的没有点,只要学生说就都对,只要学生活动就好。热热闹闹的课堂上,教材该挖掘的没有挖掘,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学生该咀嚼的没有咀嚼,学生该回味的没有回味。语文教师竟然忌讳“多讲”。为什么该多讲时不讲呢?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固然没错,但试问:有些问题教师不讲透,学生又怎么理解透?
      苏北某县的某个学校,竟提出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销声匿迹”,即语文教师上课什么都不讲,上课不进课堂。如此荒谬的做法竟然还有人附和。如果说“销声匿迹”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话,那么还要学校教育干吗?还不如让学生回家自学。
      难道语文课堂上的多说一点多讲一点就是“满堂灌”,多点评一点就是“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难道让语文教师“销声匿迹”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央视十套《百家讲坛》的大师们不就是用“一言堂”的“讲授法”,把中国的文化精粹完美地展示给观众的吗?
      “讲授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并不受推崇,可是在《百家讲坛》的大师手中却应用得如此成功。大师们的脱口秀如家长里短,似朋友在亲切地聊天,他们采用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甚至是有些“无厘头”的语言讲述历史、分析历史人物,看似为“趣说”,实质上是对语言一个创造加工的过程,其效果是使原本毫无生气的历史人物个个鲜活,跃然纸上。
      《百家讲坛》的大师们不曾与观众互动、对话,也没有交流,而是通过自己对传统文化道德的理解,传承给观众一生受用的东西,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真正做到“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主之情点燃观众之情”。
      就这一点而言,《百家讲坛》显然是成功的。而目前跑偏的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传承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了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跑偏的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真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
      仔细分析“语文”一词,“语”字,“言”加“吾”,语言,有口头的,有书面的。将“文”化为“语”,把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通过交流,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
      何为语文?袁卫星老师作过一段很有文采的表述。他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语文有着迷人的魅力,有着引人的魔力,那么语文课堂为什么会索然无味?语文教师为什么会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上课?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往往不是魅力语文的灵动体现,更不是魔力语文的磁性吸引,而是事先的预设与多层面的作秀。秀场上的师生配合简直天衣无缝,秀场上的学生表达简直滴水不漏。只要是公开课,只要是示范课,教师对于课的内容精心雕琢无可厚非,而对于学生表达的约定俗成简直让人忍无可忍。这样整齐划一的语文课堂,哪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么会有魔力?
      语文的魅力与魔力究竟在哪里?不管“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还“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都得让学生读得犹如亲历其境,读得如亲见其人,读得如亲染其情……“披文以入情”,这便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神思,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这才是魅力语文。当学生陶醉在书声里,两眼迷离,如临其境;当学生书声琅琅,笑脸涨红,如痴如醉;当学生读后不吐不快,手直举,嘴直嚷……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能绽放七彩花朵,释放迷人的芬芳。
      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有魔力的语文课堂,不是多层面的预设,而是预设与生成的交相辉映;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灵动睿智的多元对话,唯有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在不断的交流与思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
      四
      程少堂先生曾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味”是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的一种自然流露。“语文味”越醇,语文课就越有滋味;“语文味”越正,语文课就越有魅力。
      语文课堂为什么要有“语文味”呢?这些都是由语文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所谓人文性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语文,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曾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语文课堂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删繁就简一树花”,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进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教师是推手。作为推手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充满热情、富有激情的“情种”。语文教师充满热情地处理并把握好每一篇文章,富有激情地寻找每一篇文章与课堂、与学生、与文本悄然吻合的情感点,触动学生的情感深处最绵软的地方,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才能更好地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多元对话。曾有幸听过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任义斌先生教授的《背影》一课。老师巧妙地将朱自清先生的父子情深与生活实际链接,充满磁性的嗓音,富有激情的范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恰到好处的理解,感情水到渠成,在不经意间升华,学生理解独到,感悟独特。整个课堂紧扣文本,灵动与多元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多个学生的真情告白,让教者潸然泪下,听者泪如雨下。试想,这样的课堂震撼何止是学生的心灵?
      要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学生是主角。因此,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诵读文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自由读、轻声读、个别读、互相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要求学生读出情感,读出见解……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期待与思考主动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促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需要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的课堂才会出现“庄周梦蝶”,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才会悄然融合。而此时此刻弥漫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有魅力地哭,学生才会美丽地笑。
      五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弥漫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呢?
      首先,真正弥漫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没有读书声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任何涟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读书上下工夫,文本中的美景、美情,不应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理解,而应是学生自己在反复诵读中品悟出来的。只有在反复地诵读中才能悟出语文的魅力与活力,只有在反复的品读中才能培养语文素养,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其次,真正弥漫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厚积薄发”的课堂。正如老舍所说,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从“入”到“出”,既有学生对文章的“内化”过程,又有“外化”的过程。长期的积累,定能生成丰富的阅读积淀,语文味才能在动态生成教学中凸显。
      再次,真正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气氛和谐的课堂。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应情感交融,使学生体验到民主、尊重、关爱,得到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而“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
      最后,真正弥漫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指导学生认识母语的特征与作用,体会它的丰富的文化内蕴,培养他们对母语的感情。”所以,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于动态生成教学中,把语文课堂本色的味儿凸显出来。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情境的衔接是指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语文就需要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因此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人格。
      或许真是“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画如此,语文课程改革亦然。当我们越来越不会教时,当我们越来越迷茫时,或许我们需要涅�重生,我们需要像郑板桥先生那样“日间挥写夜间思”,在不断探索与反思中执著前行。我们渴望“真实、扎实、朴实”的充满“语文味”的常态课堂。
      ――那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4]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7).
      [5]程少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圳教学研究,2001,(4).
      [6]孙移山.语文课变味与母语教学的难题.深圳教学研究,2002,(2).
      [7]刘人云.“语文味”与语文课程标准.刷新课堂.华龄出版社,2002,(81).
      [8]赵万新,赵广才,《百家讲坛》引发的教学思考.教书育人,2008,(4).
      [9]王值深.保留语文教学的“原味”.新课程,2008,(2).
      [10]马恩来.“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深圳教学研究,2001,(4).

    推荐访问:清瘦 冗沉削尽留 画到生时是熟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