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从“独白”到“对话”_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

    时间:2019-01-26 03:39: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传统“独白式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讲授,这种讲授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较为沉闷,没有活力。著名的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对话式教育”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取得了较高的评价。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是否认识到“对话式教育”的意义?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又有多大程度采取“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与以往“独白式教育”相比有何优势?实行“对话式教育”要注意些什么?本文将着重对以上几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对话式教育” “独白式教育” 保罗•弗莱雷 探究性学习 创新 平等
      
      From “monolog” to “dialogue”
      ------Brief talk about the education view on the new curriculum
      Shao Long
      【Abstract】The basic character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monolog education” is to teach, which way makes students lack the go-aheadism and creativity. In other words, what students can do is to accept what teachers have taught them, which does not advantag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lf research abilit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more depressing without energy. In our classroom, do our teachers has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alogue education”? Fr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high school to college, has the “dialogue education” been adopted? Compared with the old “monolog education”, what is the advantaged of the “dialogue education”? What should our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in carrying through the“dialogue education”? The writer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Keywords】“Dialogue education” “Monolog education” Paulo Freire Exploratory learning Innovation Equality
      
      “教育具有对话性,教育应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只有建立在平等、爱、谦虚、相信他人的基础上的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行的关系――保罗•弗莱雷。”
      
      1.传统的“独白式教育”模式。我国传统“独白式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作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用传授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作为客体的学生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主要任务就是听讲,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储存起来。这种交流方式,表明了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垂直关系,不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2.“独白式教育”的弊端。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保罗•弗莱雷是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他提出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会产生如下的现象:①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被教。②教师总是无所不知,学生总是一无所知。③教师总是在思考,学生不用去思考。④教师总是讲授,学生总是顺从听讲。⑤教师总是执行纪律,学生总是只有遵守。⑥教师有权选择并制订规定,学生则遵守规定。⑧教师有主导作用,学生围着老师转。⑧教师有权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从未被征求过意见)则要适应这些教学内容。⑨教师利用自身的威望成为知识的权威,反对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只能听从教师。⑩教师是教学进程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客体。这种教育剥夺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看作是要进行适应的人和要进行调整的人,学生越是被动的学,越会倾向于去适应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未来的他们只能成为被动的、没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弗莱雷提出要用“对话式教育”来取代“讲授式教学”。
      
      3.现代“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是在对“独白式教育”反省的基础上提出的现代教育实践形态。对话的特征是:
      3.1 对话是平等的交流。弗莱雷认为对话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上的,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对话。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是一种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平等、双向、真实、积极的交流。
      3.2 提问是对话的关键。要求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也应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3.3 对话需要合作,在对话式教学中,不存在一个主体要使另一个成为课题,对话的双方都是主体,对话应具有自主性、主动性,而不是强制的,是一种双方的合作关系。
      
      4.“对话式教学”的优势。
      
      4.1 “对话式教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对话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对话,这与我们通常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如何通过对话方式进行教学是促进教师进行创新的一个动力,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的思考方式,这会逐步培养教师的不断创新精神。相对学生而言,他要逐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思索,学生的学习不再限于老师所讲的范围,而是要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因此“对话式教育”是培养师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
      4.2 “对话式教育”有助于促进民主平等。首先,“对话式教育”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平等的,而传统的“独白式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垂直关系,这种提问、对话、交流方式充分显示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民主与平等。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在这种过程中以民主、平等为导向的价值观激励教师和学生去了解世界,改造世界。
      4.3 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对话式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建立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友谊的基础是平等,师生的交往也是旨在建立一种友谊、一种信任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4.4 有利于建立充满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热情、缺少活力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因此那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们发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的呐喊。“对话式教育”对于师生而言没有预设答案的课题,因而在探索研究中的每一点进步,都体现着学生的思维向一个未知领域深入;学生的每一点收获,都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结晶,这种学生能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成长自我、渴望独立,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5.转变应注意以下几点:
      
      5.1 坚持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是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是人对人的交流活动。“人文关怀”对从“独白”到“对话”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2 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离开了探究,离开了实践,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学生作为教学时间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展必须在探究和实践中实现,而这种探究和实践必须是一种自由且自觉的过程,它不能被“给予”,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动进行研究、实践。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告知学生什么,而是真正将教学活动建设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
      5.3 注重师生交往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岚曾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她认为“人类的教育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那么,师生之间的课堂交往方式是什么呢?这种方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这种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推荐访问:独白 对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