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园林的生态启示 北京园林博物馆门票

    时间:2019-01-20 03:29: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一般认为,中西方两大古典园林风格之间之最大差异是自然和规则形式之间的差异。实际上两者的根本差异在于:文化追求的差异造成的理想环境模式不同。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中西园林的差异,揭示中国园林的未来发展价值,以及中国园林对未来园林设计的生态启示。
      关键词:自然观;理想环境模式;生态启示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6(c)-0040-02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看,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重要转折点。对中西方园林的研究,我们更应该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去审视其发展继承。
      
      一、中西园林的比较
      
      中西园林由于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产生、发展,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1、起源差异。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园林的兴盛,古希腊造园就如古希腊建筑一样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是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古希腊被古罗马征服后,造园艺术亦为古罗马所继承,并添加了西亚造园因素,发展成了大规模庭院。到此,西方园林雏形基本上形成了。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农业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天人相胜”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迅速发展的园林已具雏形。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然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园林一脉继承的基本思想已扎下了根,它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而非斗争对象。基于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的不同,中西方传统园林发展产生了迥异的结果。西方园林从一开始就同秩序密不可分,从一开始就是与自然抗争,并试图征服自然来产生他们认为的和谐美。而中国园林一开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他们利用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人与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随着时空的发展变化,人被动地从随同自然向改造自然进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改造和征服自然,因此,中西园林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和风格。
      2、风格差异。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园林中处处呈现出平面的、立体的几何形,一切景物,无不方中矩,园中规,体现出精确的数的关系。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传达一种秩序与控制的意识,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以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园林则大异其趣,中国园林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追求。总而言之,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则强调“秩序和控制”。
      3、审美差异。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这也和西方美学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从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中国造园注重“景“和“情”,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二、自然观与理想环境模式
      
      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持有其独特的理想环境模式。一般认为,中西方两大古典园林风格之间之最大差异是自然和规则形式之间的异。实际上这种差异只是表面的、而非本质。两者的根本差异在于文化追求差异导致的理想环境模式不同。“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两种截然的生存观念,导致了中西方截然的理想环境模式。
      1、顺应自然与“自然化理想环境模式”。中国人的自然观很独特。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似乎很少把自然看作是一种需要人为改造的异己的存在。只是在关于洪荒时代的传说中,保留了一些人以自然为征服对象的思想痕迹,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后来,自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便逐渐有了新的意义。自然与人之间开始建立起和谐的联系,成了人亲和的对象。“天人合一”这个淳朴的自然观,反应了中国人特别的理想追求――天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孔子、孟子曾以山川之美喻人格之美,以山水比附人格特征。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老、庄一派的哲学思想更把自然存在与变化上升到“道”的高度。自然成了永恒法则的体现,成了人所效法、顺应的对象,而不是改造、征服的对象。这比之孔孟的山水一一人格联系更为深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自然意识对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都有深远的影响。这种道法自然、顺从自然的思想,真正形成风气,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时期是自然美真正为人发现并自觉追求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士人自然山水园的兴起。他们把荒山野岭中的穷困隐居变成了人工经营的园林环境中的自娱自得。中国园林的理想环境模式“自然化模式”也得以显现。
      2、征服自然与“秩序化理想环境模式”。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竞天泽;康德宣称“理智的先天法则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而黑格尔索性宣称“绝对理念”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界是人精神的“外化”,理性创造了自然界。在西方哲学传统主流中,几乎一边倒的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在西方园林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园林经过古罗马、文艺复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形成的法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一直强调一种秩序,都是人对于自然的强制性的约束。西方园林的理想环境模式是“秩序化模式”。
      
      三、西方的历史反思与东方的生态智慧
      
      从牛顿的发明、发现开始,西方历史进入了新的工业文明时代。在这三百年左右的历史中,人们凭借着各种科技手段,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给人类生活不断带来了幸福欢乐,这首先是应予高度肯定的。但是,事物发展是复杂的,当人们还在高诵工业文明的凯歌的时候,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悄然逼近。全球人口暴涨,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出现了,并且越演越烈。人们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从传统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这是历史的必然。近代西方世界用坚枪利炮打开了古老东方文明的大门,东西方文明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在这种强势文明的攻击下,我们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文明产生了怀疑、自卑心理,失去了忍耐性,急功近利地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思想文化,用全部的热情投身到没有根基的西方文化中去。殊不知我们对自己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就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背叛。回首历史,恰恰是我们所放弃的传统文化,顺应了今天生态安全的需要。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和未来的意义,最主要的是应吸取其有益于生态安全的“绿色启示”――“天人合一”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的、美学的思想渊源,否则,研究就必然会脱离优秀文化传统,不能深层地发掘中国古典园林美真正的生态学价值乃至未来学价值。孔子有云:“欲去明日,问道昨天。”中国古典园林正是最具典范性,最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艺术。因此,对景观、园林的研究,我们必须根据新的时代需求,更新理念,力求面向生态危机的世界,面向生态觉醒的现实,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春林.园林美学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
      [2]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5]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6]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
      [7]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8]童.造园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推荐访问:中国 启示 园林 生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