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若干关键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时间:2019-01-15 03:34: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入手,探讨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运作层面更具针对性,使之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关键;反思��
      
      一、合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科学发展的需要和推动成为课程分化与综合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尤其是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要在各学科领域间建立普遍相关的态度和观点,需要在广阔的认知层面上合理筹划生命本性,诸种合力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其强劲态势。�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式,使学生在直接经验中实现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间接知识,注重实践活动,超越教材,使知、情、意相互结合,反对单纯以知识传授为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
      1.统整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统整性包含了整体性、选择性和综合性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统整各门课程内容而组织起来的,其整合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它的价值表现为取消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各学科间的界限,以复合的知识为背景基础,通过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性,不仅包括其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的统整性,而且包括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统整性,其内容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强调多方面的有机融合,突出了很强的选择性和综合性因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价值并养成不断探索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它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要求施教者从实践活动中选择相应的内容,组织学生去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课程的实施面向每个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比其他课程形态更富柔韧性和生成性,因此,灵活性和开放性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特色。�
      2.自主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整合原有分科科目基础上的一体化的课程组织模式。其统整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客观上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兼具较强的灵活性特征。在课程的组织层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使得其操作层面在兼顾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教师实施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新观念,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是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一种课程模式。在施教过程中,教师的生成性教育教学智慧尤为重要。在实施前,教师必须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规划而并非根据预定目标机械照搬。随着活动的展开,新的教学目标不断生成,教学过程中的认知要素增强,创造性不断得以激发,由此可见,这种整合性的课程形态使得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创造性尤为突出。�
      统整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属性,而自主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则是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自身发挥主动性的体现,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这两者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学科知识的琐碎化倾向�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组织模式,当前课程结构呈现出分化与综合并驱的趋势,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凸显的要点之一。然而在具体的课程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怎样的合理实施度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分科课程中,一位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任务或活动的需要,将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加以整合,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一门学科既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综合的基础之上。分科是综合的基础,只有在深入分化的基础上,才能有较高水平的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和普遍联系性,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其组织原则超越了各课程形态,是按照新的逻辑重新整合形成的学科,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各门学科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整合形态的、更高层次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合理构建自身课程素养�
      1.转变原有课程观念,培养课程整合意识�
      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挑战。成功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有的课程观,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意识,认识到这一课程形态的特征和其意义。其次,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运用,就有可能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同虚设,意义丧失。因此,应着力培养教师对多科知识信息的整合、迁移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筛选、整合信息,摒弃课程知识的琐碎化,促进课程资源的整合化。�
      2.正确处理教材、经验之间矛盾,合理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教师应积极投身并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总结自身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充分理解并加强实践应用,处理好自身所学、教材书本和经验知识的相互关系。教材只是进行教学的客观依据,在实际中,教师应当在反思的基础上把书本与经验紧密结合,为学科知识的整合提供必备素养。分科和综合是相对而言的,在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知识体系时,若是把教师自己已知的学科知识简单罗列,那么综合便显得极为肤浅。丰富性、普遍联系性和实用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亮点,教师应当在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强化其创造意识,主动生成教育教学智慧,融学科的知识性、逻辑性、关联性于一体,合理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尊重学生差异,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定义为一种课程组织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考察并探究一个中心或问题,以此为前提,在课程的整合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体差异是客观的存在,课程的施授者是具有鲜活个性的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要求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整合形态的课程因其难度较高,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更应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其知识掌握程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知情结合的方针,将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结合,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重视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多样性,不断在学习上给予指导与鼓励。�
      
      (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也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分科课程因其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评价工作较易实施,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不然。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可以从其课程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来切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及具体实践的意识态度,在于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层面,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与发展做出有根据的决策,以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多样评价方式的运用,加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价值上做出科学的判断,为课程研究者和决策者及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为己任,丰富了课程资源,有利于践行课程目标。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在课程的组织方面难以达到尽善尽美,在实施和评价时也有相应难度。因此,在实际实施中,我们应以理念为先导,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定与实施的目标体系,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整合课程理念,在师生的相互交往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3]陈时见,李晓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http://www.省略�
      [4]马振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0问[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P16.�
      [5][11]姜夏青.关于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推荐访问:综合实践活动 若干 关键 课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