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素质培养_第二课堂注册登录

    时间:2019-01-13 03:25: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人数的激增,使人才培养数量的问题退居其次,而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人才素质培养
      
      随着上世纪末至今的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学生数量激增,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约为340万。199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扩大高等学校招生数量。2007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已达到了495万人。与在校生人数激增情况相反,高等学校的人力和物力条件却没有明显改观。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措施也跟不上,出现了高等学校各种软硬件不成比例,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尤其是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逐渐削弱,再加上师生比例的失调,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场化,社会用人单位对高等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工作已迫在眉睫。但是,高等学校的高速发展,导致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不足等客观原因,使得高等学校的学生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日渐削弱。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有一个必须把握的中心议题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具备相当水平的综合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扩招以来这些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就直接反映出大学生素质状况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学生专业素质本身的问题。包括敬业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人格品质、思想道德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状况更令人忧虑。大学阶段是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机,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在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教育既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又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况且进入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多次的职业转换的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可能一辈子管用。而那些“专业以外”的非专业素质,在某些领域、某些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起到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受益一生。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在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侧重知识传授即专业素质教育,而轻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也称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而这些非专业的素质正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并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当然,我们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以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还能让学生分享深入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领域的经验,帮助学生养成不懈探索的学术精神,锻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固有的弊端及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加上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素质缺陷尤其是非专业素质方面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缺乏远大理想、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社会公德、法律意识;缺乏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少在校大学生也以人才市场上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的大小。作为自己在校期间求知成才的唯一出发点,只注重与此相关的某一素质的培养,如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会话和应试能力等,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其结果是处于优势状态的某一素质因人的综合素质不高而很难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展现出来。
      高等学校讲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即“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综合能力等的养成,即“综合素质的培养”。显然,人才的这种综合素质的养成,仅靠课堂自上而下式的多种、多重、多类别的灌输是不够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框架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部分组成。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人才基本规格的培养,重点解决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问题;第二课堂是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能力素质、交际素质、外在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
      
      高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素质的熏陶、濡染
      
      教育的根本性功能是育人。在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单靠它。是远远达不到育人目标的。从文化学角度看,成才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是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人对文化的创造这一互动关系中完成的。学校的育人过程,绝非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教育过程,而是在因学校这一特殊的组织机构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化环境中的熏陶或濡染过程,是人的真善美和谐发展的过程。文化学上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氛围”。包含着大量的第二课堂教育因素。
      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从系统观点出发可理解为系统诸要素所具备的特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统一于系统这一整体,并通过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出来。对于大学生而言,素质就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总和。
      素质是可塑的,可变的,但不是教出来的,是氛围熏陶和环境熏染而成的。第二课堂就是这样一个环境、氛围。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那么第二课堂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影响和熏陶过程,它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影响细致入微,这是高等学校中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境界。高校第二课堂,它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在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外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学计划之外弥漫于整个校园内的潜课程,是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形象、提升索质的重要场所。其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利用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4年的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毕业前残杀四名同寝室同学的事件后,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一位教授为马加爵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了一首诗:《马加爵,我对你说》。诗中写到:“作为教师,你给了我们―个痛彻心脾的反省;当我们离开课堂,是不是感到还有更多的责任。”认真反思这个教师所写的诗,我们是否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大学专门知识教学即第一课堂之外的业余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时间段,对一般高校教职员工来说似乎不再有责任了。但对高等学校所培 养的学生来说。那却是关乎其成长全程的.关乎其终生成就的大问题。有个道理不难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把专业知识课程教授得怎样精彩,学生都需要课后的深入消化、吸收和提炼升华。按照这个思路,无论是在哪一级、哪一类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学习和辅导也同样是学校的责任。更何况是人才的综合素质养成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绝不是要求学生们选修几门伦理纲常的课程,就可以自然形成人们应当具备的良好品行。其实,这也正体现了高等学校第二课堂存在的意义。马加爵事件的出现恰恰引发人们去思索,即忽视高校本应有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教育问题,势必会导致更多的马加爵事件出现。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在学校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如前所述,素质就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总和。它不仅仅是指人先天的生理机能,更主要是指个体在后天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个性心理品质。大学生个体尽管都有先天的生理素质,但面对高于其自身现有素质状况的高校第二课堂文化,个体素质会因两者实际水平的势差而产生一定的压力,并以现有素质为基础,在第二课堂文化的感染、熏陶中,不断吸纳吞吐,从而提升发展素质。
      高校第二课堂是一种“无形的规则”,在高校教育中是最能感染人和塑造人的不见面的“老师”,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它对人的教育不是把道理、观点、要求等明白地告诉接受主体,而是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渗透、潜藏到相关的文化场之中,使接受主体在领悟其的价值意义的过程中感到自然、愉快、轻松,不伴随任何一种外在的精神压力。它是一种无讲台的教育,即所谓的“不教而教”,没有居高临下的有形的权威式的训导,不容易使接受主体产生逆反、戒备心理和对抗情绪。
      
      大众教育形势下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
      
      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在《我之见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第二课堂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高校必须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跃的第二课堂。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从大学生个体成才和发展的角度看,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良好个性、品格:素质的培养,是第一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是能令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经历,所以,第二课堂建设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要重点加强校园网、学生社团、宿舍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第二课堂的领域。在当今信息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和信息技术早已进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广大青年学子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和丰富生活的便利工具,也已成为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运行载体和支撑手段。因此,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以促进学生素质健康发展是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学校应充分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使它成为改进和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大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广阔平台,开创传统第二课堂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新方式。针对部分同学反映的,活动资讯无法获得的情况,可以尝试建立相关网站或网页,以此为媒介,开辟第二课堂信息传递的新途径,使内容能在第一时间传送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要使活动内容和形式与新型媒体的互动性、同步性、及时性的特点相兼容,让每个参与者体会到互动式参与的乐趣。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巨大的诱惑力博得了学生的喜爱,成为学生生活的第二课堂。要发挥网络优势。引导学生的网上行为。因为平等、自由、宽容等观点现今已成为网络交流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网络对学生的诱惑多是由此而始。因此,构筑网络文化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宽容、公正的姿态适应网络时代学生的心理要求,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判断力,引导他们自觉维护科学的网络价值观、网络道德观,在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网络世界,体会数字时代以知识论英雄的创业精神,充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网络素质。
      
      2.利用学生社团,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种组织形式。已越来越被广大同学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融人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生社团既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实际上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表现方式,对于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由于有兴趣一致性、年龄趋同性、活动针对性、锻炼有效性、管理自主性等特点,学生社团吸引、聚集着众多同学,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改进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各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学生社团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学生社团的育人职能,但仍需不断深化以下工作: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学生社团活动多元化、精品化;积极支持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学生社团“借船过海”,自觉与其他正式组织加强联系,整合各种资源,取长补短;鼓励学生社团发挥群体优势,积极参与学生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深入研究社团的发展规律,提高服务育人能力。
      
      3.利用宿舍文化,营造第二课堂氛围。宿舍是大学生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成员间天天见面,朝夕相处,在社会知识与行为规范方面无形中起着交流和促进作用。同时,宿舍每个成员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在宿舍集体生活中,宿舍成员在与各种性格、特点的同学相处中,从他们那吸取长处。丰富自我。可以说,宿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学校育人的“第二课堂”。有一项调查表明,93.8%的大学生认为宿舍文化在大学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见,学生宿舍作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阵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必须把宿舍文化建设置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下定位,深入研究,立足实践,不断创新,力求突破。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宿舍基础建设的投入,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载体;二是完善宿舍管理体制,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保证;三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高校既要重视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同时也应加强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和支持.为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到整个教育计划中,统筹规划、加强整合、明确分工,从体制机制的完善、师资资源的配备、学生参与的引导、物质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人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独特的育人功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推荐访问:素质 培养 高校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